象山建成优秀旅游城市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朱彬娴2003年9月24日2目录引言3第一节象山旅游和城市发展的现状与概况4一、象山城市发展概况4二、象山旅游发展现状4第二节象山旅游业SWOT分析8一、自身优势(Strengths)8二、象山县与周边区域优势比较9三、自身劣势(Weakness)10四、外界机遇(Opportunity)10五、挑战和威胁(Threat)12第3节象山旅游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3一、旅游核心要素中的主要问题和原因13二、旅游综合环境要素中的主要问题和原因15第四节象山旅游城市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8一、旅游产品开发18二、旅游要素开发19三、城市形象方向203引言城市在资源开发、设施建设、市场促销以及创汇创收等各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旅游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旅游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表明这样一个事实: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旅游的带动,旅游和城市之间双赢(Win-Win)的互促互动关系,日益显现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旅游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形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桂林旅游业:规划与发展》一书中对旅游城市是这样定义的:所谓旅游城市,是指在城市经济中,要素投入(如劳动力、资金等)不断向旅游部门集中,旅游部门的产出在城市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市(或县级市)。其基本条件如下:1.具有丰富的、有特色的旅游资源。2.旅游服务设施及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城市环境基础性良好。3.高效的服务,旅游产业发展水平高。4.旅游产业对城市发展具有主导作用。旅游产业的催化、波及效应,不仅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影响甚至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城市的功能定位。为进一步提高旅游城市的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提高中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信誉和影响,国家旅游局于1995年开始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活动,这一活动得到了全国75个城市的积极响应,其中54个城市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的验收,成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港城宁波就是其中之一。宁波目前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为“东方商埠,时尚水都”,作为宁波“一区四带”旅游框架中“一带”的象山县将于2007年实现撤县设市的目标,逐步建成现代化的生态滨海旅游城市,并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象山建成优秀旅游城市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是象山县旅游局今年即将启动的一个县级重点课题。此次调研目的在于为旅游局的课题提供比较准确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并为创优工作做一点点前期的准备。4第一节象山旅游和城市发展的现状与概况一、象山城市发展概况(一)城市区位与规模:象山县居浙江省中部沿海,地处宁波市域东南,三面环海,县境北枕象山港,南控三门湾,东濒东海,西连宁海县,一路穿陆,由象山半岛及沿海608个岛礁组成,陆域1175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800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六分之一。辖10个镇、5个乡、3个街道,712个行政村。2002年末总人口532388,有回、蒙、壮等14个少数民族50人。(二)资源种类及特色:滨海风光优美,拥有华东地区少见的大批陆岸沙滩,是全市唯一拥有山、海、岛、崖、滩等特点的滨海资源地区。空气品质良好,大气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米高达14700个,达国家一级度假区标准。广阔的滩涂资源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可广泛开展泥浴泥疗项目。海洋人文景观众多,有渔港、渔村、大桥、灯塔等。象山海产资源丰饶,海鲜产品闻名遐迩,以象山海鲜为代表的甬菜成为全国新八大菜系之一。早在6000多年前的塔山先民就开始耕海牧渔,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底蕴深厚的渔文化。作为东海前哨的象山,还有众多的海疆海防遗址可供开发。(三)经济特色和水平:特色效益农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三水一菜”(水产、水果、水禽、蔬菜)主导产业,200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7.5亿元;工业经济快速增长,4000余家工业企业中,形成了以华翔、天安、巨鹰、甬南等大企业为龙头,以针纺织、机械电子、水产品加工等为主体的门类较为齐全的体系,其中针纺织业是象山的传统优势行业;建筑产业特色优势明显,驰誉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多次获全国建筑“鲁班奖”,被省政府授予“建筑之乡”称号,全县有建筑企业54家,其中国家一级资质企业5家,拥有宏润、龙元、中达等著名建筑企业,连续7年包揽外省市进沪施工企业综合考评冠亚军。曾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渔业生产先进县、科技先进县、小康县等。二、象山旅游发展现状(一)旅游接待规模和发展速度、旅游的经济地位:5象山县旅游业自1997年开发以来,旅游产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全县上下合力兴旅的氛围已经形成。在政府的主导开发下,旅游总投入达12亿元,先后建成了松兰山度假区、中国渔村、红岩长廊、花岙石林、金沙湾度假村等景区,成功举办了中国开渔节、象山海鲜节、三月三海鲜旅游周等节庆活动,旅游综合接待能力有较大提高。石浦渔港开发、老街包装等项目正在建设过程中,,并于2003年年初注册了“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的新旅游品牌。经过六年来一系列的促销活动,以松兰山为龙头的象山海洋旅游业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来象山观光旅游度假的客源增长势头较猛,目前客源市场已遍及华东地区,并呈现出较猛的增长势头。2002年,全县旅游业收入达45600万元,比1997年的5000万元翻了9倍;2002年接待海内外游客总计100万人次(其中县外游客90余人次,县内游客10余万人次,外国人100余人次)比1997年25万人次翻了4倍。2000年县委、县政府把旅游业确定为全县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表1:象山县年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统计表(1997—2002)年度年旅游人数年增、减百分比经济收入199719.37万0.5亿199823.12万19.36%0.67亿199928.90万25%0.93亿200036.80万27.34%1.29亿200165.00万76.63%2.74亿2002100万53.85%4亿数据来源:象山县旅游局(二)旅游接待质量和水平:相比国内、省内以及宁波市旅游大县,象山目前的旅游接待设施容量小、服务质量一般,附加值低,如旅行社规模小,经营单一,服务功能不全,组织客源的主渠道作用没有发挥。旅游局数字显示来象山旅游的游客人均消费额达380元,我们在此次问卷调6查中,64.10%的旅游者表示在象山的消费在400元以上,而且重游率较高,三次及三次以上的游客占到了52.11%。(三)总结象山旅游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目前象山的旅游业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效应.2002年全县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4%,还未形成支柱产业。表2:全县游客接待量预测年份接待游客(万人次)相当于GDP(%)旅游收入(亿元)20021004.5420031405.2720041706920052007.31220062308.51620072501020200830012302009350144220103801650数据来源;象山县旅游局《浙江省旅游规划》将象山确定为全省海洋旅游开发重点地区之一,《宁波市旅游业“十五”规划和2020远景目标纲要》把象山确定为宁波市旅游总体规划“一区四带”中的滨海旅游带,明确象山作为宁波旅游发展的主要阵地。象山城市发展的进一步方向是:以海洋经济、旅游为主体的宁波南部副中心城市,生态型的滨海旅游城市。象山旅游发展的进一步方向是以长三角滨海度假胜地为目标,整合资源,营造特色,着力构筑百里黄金海岸旅游带,提炼和丰满“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的旅游形象,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全面提升旅游经济综合竞争力,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目前在建的旅游生产力布局7主要是两区一带六个产品。两区:一带:六个产品:以丹城为核心的“不老文化区”以岛屿为核心的”海山游览区”滨海黄金游览带松兰山黄金海岸红岩月亮湾石浦东海渔文化区道人山养生园花岙仙子岛新桥知青度假村8第二节象山旅游业SWOT分析一、自身优势(Strengths)(一)象山县经济社会发展优势1.象山县社会经济基础雄厚,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正在迅速增强,已经具备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2.象山县城市基础设施正在加快,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加,城市旅游环境已具备一定水平.3.象山县旅游行业的基础格局已经形成,产业规模在不断壮大,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旅游综合生产力体系正在完善,旅游行业正在具备内求质量、外求规模的双向张力之中.4.县委、县政府领导已经高度重视旅游业全面发展的决策公识,政府主导型的全县各行业”合力兴旅”的社会氛围已经开始形成,旅游业的联动功能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二)旅游资源优势1.类型丰富象山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拥有全国78%的景系和景类,67%的景型。丰富多样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为象山县开发系列性旅游项目和产品提供了极其广阔的空间。2.特色鲜明性以岛屿山脉为骨、以海湾沙滩为魂、以“不老”文化为脉,地文、水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象山地文、水文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占总普查单体数量的70.69%。旅游资源的主体是:大海、岛屿、阳光、沙滩、清新的空气和异彩纷呈的地质奇观。3.形态多样基本类型占全国全部类型的54%,海岸线和岛屿地带植被覆盖率较高,动植物类型丰富。而且由于开发迟缓和保护有序,众多岛屿上的植物群落仍然保存原始状态。清新的空气、漫野的花草、原始的植被、珍奇的物种,为发展旅游业奠9定了基础。4.局域垄断性象山县位于浙东,东海大陆架西岸,低海拔区,火山岩地貌,气候温和,植被覆盖率高,特别是800千米的海岸线、600多个岛屿和负氧离子达15000/cm3清新空气.这里人口平均寿命2000年已达到80岁,提早50年达到国家人口平均寿命指标(全国2050年人口平均寿命达到80岁),可谓”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因此,象山的旅游资源拥有一定的区域优势和局域的垄断性。5.旅游资源类型组合的协调性象山县旅游资源类型组合的协调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海洋自然景观和象山县独特的历史文化要素组合的协调性,二是区域旅游资源类型的多样性与和谐性,最为典型的是象山县集中了海、山、崖、岛、滩、湖(水库)、泉、洞、地质奇观、森林、历史文化古迹等多项旅游资源类型。二、象山县与周边区域优势比较象山县上述优势与周边区域比较各有所长,宁海旅游资源优势是秀丽的中低山脉和水质优异的温泉;奉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丰富的历史文化;余姚旅游资源的优势是山、林和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慈溪旅游资源的优势是在建的杭州湾大桥;宁波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资源分布于四周区县,市区是游客的集散地。因此,具有丰富的海洋、海岛、阳光、沙滩和清新空气的旅游资源组合优势地非象山县莫属。但是,资源总体相象的临近区域是舟山,因此象山县必须进一步找出与舟山旅游资源的不同点,在地貌类型上舟山是岛屿型地貌,而象山县是半岛,而且海岸优质泥源丰富为开发康体养生、保健泥疗奠定了优势基础,同时半岛交通优越于舟山岛屿,旅游交通设施和景区景点的可达性远不能与象山县相比,资源综合特色明显逊色。象山县旅游资源的劣势也比较明显。主要的是资源开发层次较低,人文内涵挖掘不够;历史遗迹保存完好性差,缺乏观赏性;服务旅游资源明显不足,使旅游业整体形象受到影响。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过程中必须遵循“扬长避短”的原则,尽快将象山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10三、自身劣势(Weakness)1.旅游资源开发的配套深度不足,系列主打产品有待建设,策划运作能力有所欠缺。象山县复合型旅游资源的显著特点是资源类型多,个体资源虽有一定的旅游价值,但单纯就个体资源或某一类型资源进行开发,则缺乏知名度。象山的自然景观在国内缺乏独特性和影响力,缺少在国内国际上叫得响的名山大川;象山的人文资源则比较分散,绝大部分尚缺乏具有较强历史震撼力的景观载体。象山目前的旅游资源开发,表现有点多面广、不成规模的缺憾。系列主打产品有待建设重构。日常的具体工作中,对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认识不足。因为策划力的欠缺,多数景点的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