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一、关于文化文化的定义至少已有上千种之多。换言之,也就是文化本无可能精确定义。文:五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书证】化:改变、化育。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书证】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书证】西方诸多文化学流派对文化概念的定义:1.古典进化论的定义:最早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来使用,并给以定义的是被成为“人类学之父”、现代文化学奠基人、英国的泰勒(E·B·Tylor)。他先后下过两次,长期被作为经典性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2.传播学派的定义:是若干文化特质或文化元素的集合,这种集合体是从一个地域播散到另一地域,从一个社会传递到另一社会的,从一个中心点生发、播散的。后期强调文化的主体——人的心理因素。认为文化是人的个体心理的抽象物,是人类创造的不断传播的信息系统。传播是人类联合发展的创造力,是人类社会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其代表人物有:拉策尔、史密斯)3.历史地理学派的定义:认为群体的文化是社会遗产的组合与总体。基本受历史—地理因素的塑造。强调传统及地域性。代表人物:孟德斯鸠、拉策尔4.文化形态史观派的定义:人类文化是由各自独立的,经历盛衰兴亡(起源、生长、衰弱、解体、灭亡)的过程的不同文化形态构成。代表人物:英国汤因比5.功能学派的定义:文化的特质在其功能。为了满足人生的需要。由器物和习惯(物质和精神)两大成份。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6.结构学派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心理结构的外现。是由彼此关联,彼此相互依赖的习惯性反应方式所组成的系统。强调文化的相似性。重视对文化结构的探讨。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7.新进化论学派的定义:文化分蒙昧、文明两大阶段,私有制是其分别的基本标志。强调其功利性,其功利和目标是保障人类生命的安全与人类种属的延续。以文化生态的差异解释各民族文化的区别。代表人物:怀特8.符号—文化学派的定义: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于1952年发表《文化的概念》,对西方当时能搜集到的160种关于文化的定义进行梳理、辨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影响较大: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及传授,并构成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体现于人工制品中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也可被视为限制人类作进一步活动的因素。9.现当代华人学者的定义二、关于历史广义来说,过往一切,均为历史1、本课程所涉及的历史范围1)人类出现以前的历史【不讲】无人则无所谓文化。(2)旧石器时代的历史约180万~1万多年前【不讲】第一,材料太少;第二,不确定的东西太多(3)新石器时代以后的历史(约前1万年~今)2、历史的态度:只谈事实,不问利害。3、历史研究的局限性①历史认知,可以无限接近,而永不能到达历史事实。②因此,观点大可争论;尤其是绝无什么不容置疑的“一般性历史理论”。③但绝非历史认知全无客观性的标准可言。经部:《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史部:《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宋元明史纪事本末》;(《世说新语》)子部:《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集部:《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发祥一中国人的起源★旧石器时代1、早期:元谋人、北京人——血缘家庭时期,使用天然火2、中期:大荔人、丁村人——族外群婚,摩擦生火3、后期:山顶洞人——制作工具(石镞、骨器),原始宗教,母系氏族公社形成★新石器时代1、母系氏族公社:(氏族就是一个确定的,内部不能通婚的血缘亲属集团——恩格斯)代表:①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马家窑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等——黄河中下游②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特点:出现农业,图腾崇拜,组成部落,实行对偶婚2、父系氏族公社代表:龙山文化——黄河流域良渚文化——长江下游特点:锄耕农业发展,家畜饲养,形成部落联盟,私有制产生,一夫一妻制。出现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经济分开)二初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原始宗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原始文化文字:符号(半坡遗址刻画符号、象形类符号)三传说时代:世界任何民族最初的历史,总是用“口耳相传”的方法流传,古文献中保存的古代传说,都是因当时没有文字而流传下来的史料,用这种史料所记述的时代,被称作“传说时代”。★三大文化集团1、华夏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位于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分布区。内部分为两支:姬姓的黄帝氏族,姜姓的炎帝氏族。2、东夷集团,在黄河下游,属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等分布区。(蚩尤、后羿)3、苗蛮集团,主要活动于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伏羲、女娲)三大集团之间矛盾冲突,最后华夏集团取胜。多民族融合发展。“华夏”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称号,“黄帝”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祭奠的人文始祖。★禅让:尧、舜、禹——家天下第二章青铜时代一文明的初现①“文明起源”的标志:文字的使用,城市的出现,青铜器的使用,国家的出现等。②中华文明起源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中华文明西来说”,一种是“黄河流域中心论”。(文明发生的一元论)③根据李学勤先生的研究《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把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国家形成划分为三大阶段:大体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含有初步分化和不平等的中心聚落形态;都邑国家形态、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继承制度和国家发展:同一发展阶段,大同小异二青铜器及三代物质文明①金属器的发明和使用通常被视为文明时代出现的重要标志,而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器主要是青铜器。②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主要是用于祭祀神灵的礼器和作战的武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器具被赋予了政治权力和等级地位的象征意义。③青铜器主要分类:饮食器,酒器和水器,兵器,生产工具,乐器等④都城、宫殿:政治控制、军事攻防和神圣崇拜,是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功能。三文字的早期形态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牛肩胛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四三代的天命观念和人文传统☆殷商时代,“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殷商时代,据甲骨卜辞和青铜器而言,神巫明显处于文化的中心地位。“上帝”之称,最早见于卜辞。殷商的祖先神祭祀,也已相当成熟。☆西周继承了殷商的祖先崇拜与上帝观念。出现了“天”的观念。神本走向了人本。☆占卜:殷人笃信龟卜,周人则多用占筮。五礼乐制度☆宗法制:基本内容是确定继统秩序和家族内部依血缘关系区分尊卑亲疏,规定各自不同的义务和权利。☆礼乐文明:礼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礼的产生,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人类由愚昧走向文明的产物。☆周礼:周公“制礼作乐”。周代形成的礼仪制度,实际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概念。☆礼仪制度是为处理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三大关系而制定的,礼分别代表了神权、族权、君权。☆周礼奠定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基础。第三章解放的时代一礼崩乐坏☆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史为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折时期。这一时期,铁器出现,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农业生产跨上新的台阶。☆此时期争霸战争、兼并战争愈演愈烈。政治上的争权夺利,破坏了周朝的宗法礼仪制度,出现了孔子感叹的“礼崩乐坏”的局面二士阶层的兴起和私学☆学术下移、私学兴起1殷商、西周时代,“学在王官”,巫史掌管文化教育。(P63,有关“巫、史、祝、卜”的介绍)只有贵族及其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东周时期,周天子权力旁落,公室衰微,原先设立的国学及乡学难以为继,“学在王官”的局面被打破,这使得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出走,学术下移成为大势所趋。2“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士人散落民间,凭借掌握的六艺知识,或聚徒讲学,或著述立说,学术授受从官府转向私门,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并且文化知识渗透到社会的不同阶层,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如孔子倡导“有教无类”。)春秋战国时期,私学规模已相当可观。(“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孟子·滕文公下》)聚徒讲学成为时尚,各家立派建说,终致百家争鸣之势。☆士的崛起:1.士的来源:原先贵族的最低等级“士”;一批丧失了世卿世禄生活得贵族子弟;庶人中的佼佼者。2统治阶层的“重士”: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争霸图强的政治环境,突出了人才问题的重要性。做为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士成为王侯公卿竞相招揽的对象,“蓄士”、“养士”蔚然成风。(如战国四君子)3士的品格:胸襟博大,以天下为己任;政治参与意识强烈;道德自律严格。主要反映在士对“道”的追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这个时期的士人群体,应时而生,才俊辈出。使中国文化出现了群星璀璨的一页。三百家争鸣:春秋末年,儒、墨号称显学,战国时期,则是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四区域文化周统治时期,王室掌握主流文化,但在更广大的社会领域内,土著文化各有其传统,并没有被周文化同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统治近乎崩溃,诸侯国各自为政,文化各异,各具特色。李学勤综合文献和考古成果,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化,大致可以划分为七大文化圈。☆中原文化圈:黄河中游,以建都洛阳的东周为中心,北到晋国南部,南到郑国、卫国。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重要国家是晋国,是法家学说的重要发源地。☆北方文化圈:中原北部,包括赵国北部、中山国、燕国以及更北的方国部族。原居住游牧民族,后被中原文化同化。☆齐鲁文化圈:鲁国,周公封国,保留周文化传统最多的国家。鲁文化的内容,是以儒家思想为宗,以礼乐文化为中心,在保存传播古文化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齐国,经济发达,文化呈现出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稷下学宫”。☆楚文化:杂糅中原文化和长江南北众多土著文化而成。道家思想。☆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秦文化:吸收了周文化和戎狄文化。尚武。变法彻底。法家思想。第四章帝国时代的文化大一统一大一统的历史观念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而整合后的一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又反过来增进政治一统。经过秦汉四百余年的文化建设,树立了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观念核心,早就了全社会强烈的文化认同心理。统一是合理的、正常的,分裂是违理的、反常的,成为中华民族的心理定势。先秦诸子学说中的大一统观念。(儒家学说,两汉谶纬学说等等)二秦汉制度层面的整合举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王朝。其确立的统一国家的专制集权制度与整合文化的努力,为后世列朝所沿袭。秦始皇实施的政治举措:确立皇帝名号,实行郡县制,三公九卿制,乡里制等。文化举措: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统一度量衡,货币),行同论(五德终始说)地同域(迁六国富豪于咸阳,开发边疆)汉汲取秦亡的教训,实行较为宽松的政治措施,并加大了文化整合的力度。【汉承秦制,初年实行“黄老学说”,郡国并行;王朝巩固后,加强中央集权(分封诸侯-削藩-七国之乱-推恩令),确立儒家文化的核心地位。经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