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巴蜀地理环境对巴蜀人性格的影响11级汉本一班任国尧11260156说到四川人,在其他省份人的心目中应该都是这样的:四川人好战,也好骂,嗓门高大。而且四川男人身材多为矮胖,面宽,鼻塌,眼大,聪明而伶俐。好喝酒,酿酒技术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名酒繁多。四川人讲究吃喝玩乐,好赌,自古有“少不入川”的说法。好吃麻辣,麻辣火锅和毛血旺已风靡全国。四川人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是别具一格,我们再来看看四川的一些小历史,四川古称“巴蜀”位于四川盆地:东有巫山,南有大娄山、大凉山,西有龙门山、大相岭,北有米仓山、大巴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上交通的不便利,给四川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四川古称巴蜀,战国末年秦统一巴蜀,置巴郡和蜀郡。汉代称为益州,晋代分为梁、益二州,唐太宗贞观元年改益州为剑南道,唐肃宗分剑南道为东西两川,此时的“川”不是河流的意思,而是平原之义。唐太宗时称三川节度使,宋代分为益、梓、利、夔四路,“四川”的称呼由此开始。又由于巴蜀地区交通不便,用“蜀道难”来形容巴蜀的地理环境真的十分恰当,由此巴蜀地区在古时一直被人们视为蛮荒之地,天子将犯错的臣子也派到巴蜀地区。这是人们认识的误区,但是随着巴蜀地区逐渐被人们认识,巴蜀地区又有了新的面貌。巴蜀地区处于盆地之类,巴蜀盆地面积辽阔,为一种文化的发生、繁衍、运行、壮大提供了适当的空间;境内水系纵横交错,平原、丘陵、高山、岭谷等各种地形地貌及各种地表裸露色彩兼备,以及因为亚热带气候的温湿宜人,四季变化分明,自然景观缤纷多姿,在这样优美的地理环境的下熏陶着人们对“美”的认识,所以巴蜀人天生就有一种优越感,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十分自豪的。“巴蜀地区包括着西部高原,和由东部岭谷、川中丘陵、成都平原三者构成的‘大盆地’的两部分。这种地域位置,使黄河流域的北方文化,与长江流域的南方文化都在其中交汇、熔铸,青藏高原的游牧文化与东南水乡的渔耕文化互为贯通。北方中原文化的质朴和现实主义、南方文化的浪漫热情,西部游牧文化的粗狂豪气,都在巴蜀大地上运行化合,逐渐积淀成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1】在这样质朴与现实,浪漫与粗犷的环境下孕育着的巴蜀人的性格当然也很特别,作为一个地道的巴蜀人,在我眼中的巴蜀是热情的,对待外省人、客人他们总是做好东道主的角色,在餐桌上你可以明显的看出他们的真诚。巴蜀人有什么爱好呢?有人会马上说喝茶、打麻将,对!四川人在外省人眼中是最懂得享受生活的一群人,在周末或者节假日他们总会约上家人朋友游山玩水。巴蜀地区的茶楼也是特别多的,如果你空闲时到成都这些地方的沿江城市去走一走你会发现很多巴蜀人会坐在河边的藤椅上喝着茶和朋友们谈天说笑,逢着闲暇的时候你总会听见闹哄哄的声音,你会惊奇这是什么声音,这么吵,你走近去看的话就会看见一桌一桌的麻将,人们热火朝天的吼着“胡了”、“碰”,有一些甚至可以在那里坐上一整天,麻将也是属于巴蜀文化的一种。巴蜀的环境影响人的性格也在于地处盆地,气候湿热,,所以四川人很爱吃辣,为了排除体内的湿气,爱吃辣的人脾气都是比较火爆的。所以巴蜀人也是比较好斗的,比如巴蜀人在处理邻里问题时在我看来有时是“简单粗暴”的,有时又是彬彬有礼的。巴蜀人有时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往往会争得面红耳赤,用上一口地道的四川话站在家门口两人对骂,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好心的人会走过去劝一下,一些呢,当做没看见就从旁边走过了。我们都知道共和国时期的“十大元帅”其中就有四个是四川人,有朱德,陈毅,刘伯承,聂荣臻这四位,如此看来四川人的好战是在历史上都有所遗留的,如果这些不是骁勇善战的巴蜀人这场战斗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取胜的。巴蜀人也有着独特的优越感,巴蜀地区的环境优美,人文历史资源丰富,战国时期开始就有北方的游牧民族往南迁移,文化的大融合。近代开始,巴蜀地区的经济有所滞后于沿海地区,所以四川人往外省务工的人员也是特别多的,巴蜀人走出了蜀道,传播了巴蜀文化。因此,近年来到巴蜀旅游的人也是特别的多,加上巴蜀自身种类繁多如古建筑、古遗址、石窟、三星堆文化遗址、峨眉山、三苏祠、李太白故居、、、、、、而且巴蜀还是道教的发祥地,在这样丰厚的历史底蕴下,作为一名巴蜀人走到哪里都有天生的优越感,他们会向人们介绍自己的家乡以及家乡的美食,发自内心的赞美自己的家乡。巴蜀地区复杂多姿的客观景象,四季分明,自然植被四季代换不停,缤纷多姿的自然客体,决定着巴蜀先民从开始具有“人”的意识,就处在一个天然的审美场中。随着巴蜀的不断开放,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赞美巴蜀的文人骚客也是比比皆是,如陈子昂、李白、杜甫、郭沫若、巴金、、、、、、有的是在巴蜀暂居的诗人,如李白等,有的就是土生土长的巴蜀人如郭沫若、巴金、李劼人等优秀的文人,巴蜀是块好地方,孕育了太多的文人骚客,如此浓厚的文化底蕴让巴蜀人感到了无比的自豪与愉悦。巴蜀文化的模塑影响,使李白常常以地域文化价值标准和审美取向,去看取人的生命形态,写下大量有关酒、女人的诗作。诗人杜甫来到巴蜀以后他也一改以往“忧患苍生”的诗风,入乡随俗而诗风大变,其“沉郁顿挫”诗风的形成和诗艺的精美化,正有着巴蜀文化的熏陶作用。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些都是杜甫入蜀后的作品,较之以前感怀苍生,心系天下的诗作,后来的诗都主要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巴蜀文化影响了“诗仙”、“诗圣”的创作特点,由此看来巴蜀真是个魅力无穷的圣地。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回首巴蜀,它孕育着一群质朴,善良的巴蜀人,巴蜀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会一直关注。【参考书目】《大盆地生命的记忆——巴蜀文化与文学》,邓经武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