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导论四大文化系统:中华文化系统(儒家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伊斯兰教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希腊罗马文化系统、基督教文化系统)文化的构成要素:1.物质要素: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尤以生产工具为重。——反映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艺术文化)2.精神要素:思想观念,尤以价值观念为重,是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形成。(宗教,文学,艺术)3.语言和象征符号要素:符号是无声的语言。4.制度要素: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反映的是人与人相处关系的准则。5.行为要素: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民风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1.人伦为本的社会规范。(强调人本位,将天地人三者并列,以人宇宙的中心。)2.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3.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归属感。)4.地域性(中国地域辽阔,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特别是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提供了农耕的良好条件,这就为农业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形成了具有农业经济特征的思想和行为方式。)5.和谐圆满的生活信念(中国传统文化把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作为理想目标。)6.务实入世的处世态度(告诫人们立足于此岸世界,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1.地理环境:半封闭的温带大陆型自然地理环境。(一面临海,三面与域外陆路交通不便利的地理环境,妨碍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文化按期自身规律而自我发展。)(1)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华夏中心主义的心理定势。(2)偏居一方的地理位置,行程了中国文化的“保护反应机制”,使中国文化具有连续性、稳定性。(3)疆土广袤,腹里纵深,有着极为宽绰的余地2.农耕经济:农业型自然经济3.社会结构: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以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宗庙祭祀制度为标志的宗法制)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文化第一编制度文化第一章经济制度一、自然经济形态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以生产使用价值为目的,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以营利为宗旨。)自然经济延续到近代,形成了几千年来稳定的生产格局和劳动组合方式。1.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生产格局(它构成了封建经济的基石,但使劳动者互相分离难以组织,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2.男耕女织的生产格局和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二、土地所有制形式原始社会的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奴隶社会的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形成于战国、定型于秦汉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历代政府以行政干预的手段抑制土地兼并、整理户籍、实行授田法(均田制、租庸调制),出发点在于强化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来维持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形态。三、经济结构特点1.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在经济结构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手工业只是维持生计的补充手段。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被少数人所占有,广大劳动者处于无地、少地的境遇。2.中国古代除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构外,又存在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商品经济在近代前的历史境遇:1.商品经济不能摆脱农业社会经济结构的制约,农民的贫困导致购买力极低。2.官商盛行,社会不能提供市场自发培育和良序运作的环境和条件。(重税勒索,政治腐败与商品经济发展并存,制约了尚处微弱状态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3.城镇中形成的手工业行会制度,具有很强的封建性。4.商人经商致富后,很少将财富向产业资本转化。长期的自然经济所形成的价值导向,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名词解释重本抑末=重农抑商:是历代封建统治者制定和实施的基本经济政策。“重本”即奖励农耕,“抑末”即限止工商业发展。先秦各家的经济思想都以重农抑商为旨归。重本抑末的经济思想与基本国策,作为一种历史产物,植根于小农经济的土壤中。(把农民牢牢的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避免道德体系崩溃。赋税是朝廷财政主要来源。)但抑商思想极力排斥社会经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工商业和工商业者,这表明了传统的经济思想体系存在着扭曲和偏差。所以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步履艰难,处于受自然经济支配的地位。重义轻利:重义轻利的思想不仅属于价值与伦理范畴,也属经济范畴。义即道义,利即利益或功利。重义轻利要求人们在义利关系的处理上,把履行道德义务放在第一位,而把获取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在义利观上,儒家重义轻利,墨家贵义尚利,法家重利贱义(小人无义,行义是君主特权)。随着百家争鸣的消逝,儒家被定于一尊,历代统治者大都儒表法里。第二章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包括政体(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和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政治观念及社会意识形态)周代:向心型政治结构的初建(三方面具体表现)1.重农抑商的经济范型的确立2.树立君主权威【周天子不仅是天下的共主,而且又是天下的大家长。】3.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实行,造就了一个向心型的统一大势,形成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秦朝:中央集权政治模式的确立(三个具体特征)1.君权至上(国家的最高权力全部集中于皇帝一人。尽管有宰相,作为行政首脑的宰相和作为国家元首的皇帝在名义上是分职的,但在行政决策层面,最高执政者却不是行政首脑宰相,而是皇帝,皇帝凭借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和垂直型的官僚机构,一统天下。)2.皇权不可转移,皇位父死子继(皇位的继承严格执行世袭制,终身任职。宰相可以随意撤换,但皇帝不可更换,除非改朝换代。)3.官僚系统庞大(官员与日俱增,官制体系日益庞大。一方面冗员众多效率低下,一当面又像一张网,稳固了专制王权。)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1.为君之方:亲贤远佞(强调人的作用,而非法。强调为君者要亲贤臣远小人。)2.为政之道:提倡德治(而非法治,儒家所提倡的“礼治”、“德治”、“王道”、“仁政”等理想模式,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长期占有主导地位。德治主义将政治伦理化,其本质是人治。执政官员注重道德修养,执政者以道德教化百姓,道德教化是为政的重要手段。)3.治国之道:以民为本(民——“农业劳动力”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第三章职官制度一、宰相制度(宰相一词泛指辅助君王,宰制万端。古代一般都把执掌朝政,统领百官的中枢职官泛称为宰相。宰相无定称,无定职,无定员,因时而异。)秦汉的三公制秦朝中央设丞相(最高行政长官)、太尉(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最高监察长官),为中央政府最高官员,并称三公,位同后世的宰相。汉初官制因袭秦制,仍立丞相。但因皇帝宠任外戚与近臣,相权被逐渐削弱。汉武帝万年,形成“内朝”。后来,尚书的权力日益扩大,丞相则逐渐变为听命于内朝的执行官,失去参与最高决策的权力。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东汉初,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至此,三公已成了没有多少实权的挂名宰相。而尚书令实权已超三公,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东汉时,由宦官担任的中常侍一律,权力颇大,成为新的内朝,可控制尚书台。隋唐宋元的三省制隋唐建立了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结构的中央官制。三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执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宋代在三省之外另设宰相的办公机构于禁中,称为“政事堂”或“中书门下”,简称“中书”。真正的宰相是“同平章事”,其下设“参知政事”,是为副相。宋代掌管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是枢密院。宋代宰相没有与皇帝和同僚议政之权,有事需请旨,由皇帝亲自定夺。元朝以中书省总理政务,枢密院执掌兵权。中书省成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必以皇太子担任,为荣誉性头衔。实际上以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右丞相必定为蒙古人。明清的内阁制丞相吴惟庸以谋反罪被诛,朱元璋撤销中书省,废丞相,一切政务统归六部,由皇帝亲自辖制,传统宰相制度从此废除。明成祖时,开始命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务,始称内阁。内阁大学士号称辅臣,首席大学士称作首辅。清代设内阁大学士,不设丞相。军机处的设立与运作,一方面在于提高行政效率和确保机密,一方面在于削弱群臣议政的权力,使皇权专制达到顶峰。二、监察制度御史制:秦——南北朝台院制:唐——元都察院制:明清三、地方官制秦:县令(县长),郡守东汉末+魏晋南北朝:县令、郡守、州牧隋:州(刺史),县(县令)唐:设“道”,道、州、县宋:州县——路(帅、漕、宪、仓四司)州(知州)县(知县)元:行省明清:省、府、县四、古代官制的特点和官僚的政治人格1.文官制度的实施中国地广人众,主要靠文官体系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和对民众的治理。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儒者出身的文官始终都是官僚队伍的主体。文官组织的持续运转离不开后备官员(等待选拔的文士)的支持,因此文官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导向功能十分明显。文官制度造就了一大批脱离狭隘地域,以儒家思想为共同信仰的知识分子。为了培养文官制度,中国培养了一大群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带动社会来抗衡国家。作为文人的士大夫【主体意识】:上以德于君,下以风于民。作为政治家的士大夫【主体意识】:以天下为己任文官制度强化了上述意识。文官政治崇尚的是“大一统”的理念。1)大一统作为一种理性自觉,始终是文官政治的价值取向。因此文官政治有利于国家和政体的统一。2)儒家强调修身,主张为政以德。要求在以德治国的原则下为官治民,较之武人政治,文官政治显得较为温和3)文官一般具有文化素养,文官政治体现了中华民族“尚文”的传统,对于文化的发展是较为有利的。2.中央集权的强化中央集权以对帝王的绝对崇拜和无条件服从为依归,是中国古代官制的基础与内核,也是古代官制嬗变的直接动因。中央集权下的官僚体制【显著特征】1)君主独揽最高权力(天地君亲师代表了古代社会的绝对权威。君权天授,国家一切重大事务由君主一人作出制裁,庞大的官僚机构只是驯服于君主的政治工具。)2)君尊臣卑,君臣关系本质上是主奴关系。(可以通过宰相职权的落实,进一步说明君尊臣卑的事实。由于皇权至高无上,宰相的自主性和客观性得不到保障。相权能否生效,不在于法理,而在于能否备受君王的宠信。尽管宰相位极人臣,但既然定位于臣,就必须恪守君尊臣卑的法则。)3.官僚的政治人格君尊臣卑的政治背景,模塑出传统官僚的复杂人格。1)强烈的参政意识与企盼知遇意识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其主流是以经世致用、兴邦治国、教民化俗为己任。知识分子发挥自己学识才干的主要途径,就是“货与帝王家”。入世参政的意识从一开始就少有个人奋斗的色彩。2)自觉的忠君意识臣僚极易养成一种依附性人格,把人生价值与崇高理想都寄托于高高在上的君主3)主奴意识上级对下级颐指气使,下级对上级曲意逢迎,奴姓十足。一级驾驭一级的政治格局,塑造出传统官僚主子与奴才兼具的人格。权力界限的模糊,导致了权威者和服从者的关系异化为人身依附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官僚的政治人格。第四章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的一种制度。宗法建立在宗族的基础之上,宗族由若干个同血缘的家族集合而成,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成宗族,结成乡社,进而成为国家的基石,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事实。二、家庭结构与家族观念中国封建家庭的结构是以父子、婆媳为主轴的典型的父子型家庭。家庭关系是以亲子的血统关系和夫妻的婚姻关系为基本构造。【家族成员的关系受制于血缘关系。】1)父家长重子轻女,形成家族内部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关系。2)男子中长子或长兄的地位高于家族同辈中其他成员3)家族内部财产分配不均等【姻缘关系从属于血缘关系】1)娶妻需由家族中主要成员过问和决定2)家族中女性处于从属地位3)同一家族中的女性,也有高下之别。婆媳,嫡长子之妻与庶子之妻,主妇与媵妾家族观念:1)血缘观念古代帝王世系,普通家族延续,都把巩固血缘联系、维护血缘世系的纯度视为头等大事。(家谱、族谱)2)门第观念门第:封建时代地主阶级内部家族的等级,以族姓、门户、地望为标志。(世家寒门,选官+婚姻)3)孝悌观念儒家伦理以孝悌为本。作为家庭标准的“孝”,在国家和民间的倡导下成为社会道德规范。孔子三个层次“养-敬-无违(绝对服从)”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以家族为本位的人伦思想,重家族而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重人治而轻法治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