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献学主讲人:叶斌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文献学研究的范围和任务一、文献的含义:“文献”一词始见于《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也。”汉、宋学者加注释时,把“文”解为“文章”,“献”解为“贤人”,即博闻多识,熟悉掌故的人。宋元之际马端临,名其著作曰《文献通考》,他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怪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文献通考.总序》)司马迁写《史记》,一方面要“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另一方面,又做了大量实地的调查工作,所谓“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为撰写《史记》作了大量实地调查的工作。在《史记》中,可随时看到司马迁“探访耆旧”的痕迹。比如《淮阴侯列传》“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魏世家》:“吾适故大梁之墟,墟中人言曰:”,《郦生陆贾列传》:“平原君子与余善,是以得具论之。”等等。现代“文献”的定义:“文献是记载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见1985年1月31日国家标准局《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根据这一定义,文献不仅包括用文字表述的具有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图书资料,而且还包括博物馆、声像馆及至家庭私人所收藏的一切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载体。二、何谓文献学文献学,以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为对象的学科,就是文献学。“文献学”一词,是近代出现的。梁启超将广义历史学解释为“文献学”,见于1942年成书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书中说:“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第一部以“文献学”命名并对“文献学”以此作定义界说的是郑鹤声、郑鹤春的《中国文献学概要》(193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在《例言》中援引马端临《文献通考》关于“文献”的释义后说: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三、文献学研究的范围及任务:文献学研究的范围涉及到各式各样包罗古今的文献。从时代上说有古代文献、近代文献、现代文献、当代文献。从科学上则又有语言文献、文学文献、历史文献、哲学文献、医学文献、法律文献、经济文献、宗教文献、科技文献等等。从文献族群看,则又可分出土文献、敦煌文献、地方文献等等。文献学的任务,张舜徽先生的《中国文献学》做了很精当的概述,即“对那些保存下来了的和已经发现了的图书、资料(包括甲骨、金石、竹简、帛书),进行整理、编纂、注释工作,使杂乱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古奥的文字通俗化、明朗化;并且进一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条别源流,甄论得失,替研究工作者们提供方便,节省时间,在研究、整理历史文献方面,作出有益的贡献,这是文献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第二节文献的载体文献的载体,就是记录文献的物质材料。我国在纸发明之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文献载体(1)甲骨:龟甲兽骨的总称。龟甲多用腹甲,少数也用背甲,兽骨多用牛胛骨,少数也用其它动物如鹿、猪等的骨,故合称甲骨。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文献载体,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上刀刻的文字称甲骨文,是殷商时代贵族占卜吉凶祸福的卜辞。(2)金石:是指以青铜器和石块为文献的载体,也是钟鼎和丰碑的总称。在商代至秦汉的青铜器上面铸上或刻上的文字,称为“金文”,又称“钟鼎文”。传世的器物数量很多,大体可分为礼器、乐器、兵器、食器等。秦以后,普遍以石刻代替金刻。“石鼓文”是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行各地。刻石记功。共刻了峄山、泰山、芝罘、东观等七块刻石。东汉灵帝“熹平石经”、三国齐王曹芳“正始石经”、唐文宗“开成石经”(现存西安碑林)。(3)简牍简牍,即竹(或木)简与木版的合称。古代把书写的狭长竹片,称作“简”,把木版称为“牍”或“版”。版牍呈四方形,亦称“方”。把诸简编连在一起称“册”,是编连诸简的象形字。“册”通策,亦称“策”。古人常说的“简牍”、“方策”就是指写在竹片木版上的书籍。(4)缣帛缣帛,丝织品的总称。古代的丝织品作为文献的载体,一般称为帛书。丝织品又称素、缯、缣,故亦可称之为“素书”、“缯书”、“缣书”。还可简称为“素”和“缣帛”。帛书的产生大概在春秋简牍行时,已开始用丝织品写文章。因简牍笨重,保存、携带、阅读都不方便,于是在使用简牍的同时,出现了缣帛。(5)纸张纸张,作为一种价廉易得的书写材料,是较为理想的文献载体。(6)胶片与磁带胶片,感光材料的总称。胶片的构造,主要有片基和感光层两部分。磁带,通常是在塑料的薄带上,涂敷一层粉状磁性材料制成。磁带可以用来记录声音、图像、数据或其它电信号,免去文字印刷和书写,是一种记录和贮存文献的最新载体。第三节文献内容方面的体裁古代文献从内容体裁上,大致可分为:著作、编述、抄纂三大类。一、著作。所谓“著作”,按照古代的要求,是专就创造性的写作说的。无论它的内容,是抒情、是纪实、还是说理,但由于它们同有一个条件,便是这些内容,都是前人没有说过或记载过的,第一次在这部书内出现,这才算是“著作”。简言之,凡是前无所承,而是个人的创造才称作“作”、“著作”。二、编述。所谓“编述”,是在许多可以凭藉的资料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制作的功夫,用新的义例,改编为另一种形式的书籍出现。仅管那里面的内容,不是作者的创造而是从别的书内取来的;但是经过了细密的剪裁、镕铸,把旧材料变成更适用的东西,这便是“编述”。简言之,编述就是集合各种文献资料,重新加以编排整理,“述而不作”,称为“述”,也称“编述”。三、抄纂。将过去繁多复杂的材料,加以排比,撮录,分门别类地用一种新的体式出现,为抄纂。第四节编纂形式的体裁一、总集总集,指多位作家诗文词曲之汇集。其单收一人之作者为别集。总集可单收一种文体,亦可兼收多种文体,亦可兼收历代。二、别集汇集个人多种文体作品为一书,称为别集,与总集相对而言。多数别集都是汇集文学作品,有的别集则还包括论说、奏议、序跋、书信、语录、传记等,内容较为宽泛。三、类书是指汇抄古籍中的史料典故、名物制度、诗赋文章、俪词骈语,按照类别或韵部编排,以供检索的书。四、丛书汇集多种单独著作,汇编成一套大书,冠以总名编成的书,称为丛书。又称汇刻、合刻、丛刻、丛刊、丛搁、丛编、类编、全书等。丛书,丛字具有总括、聚集之意。丛书所收的著作,多的有几千种,少的只有几种。类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并依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供寻检、征引的工具书。以门类分的类书有二:兼收各类的,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玉海》、《渊鉴类函》等;专收一类的如《小名录》、《职官分记》等。以字分的类书,亦有二:齐句尾之字,如《韵海镜源》、《佩文韵府》等;齐句首之字,如《骈字类编》。清阮葵生《茶馀客话·文章分类》:“《唐志》:类事之书,始於《皇览》。《通考》:类事之书,始於梁元帝《同姓名录》。晁氏亦云:齐梁喜徵事,类书当起於此时。”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典论》的零零碎碎,在唐宋类书中;一篇整的《论文》,在《文选》中可以看见。”第五节古代文献的散亡一、文献的散佚:(一)有形的摧毁:(1)秦始皇焚书(2)王莽之乱(3)董卓之乱(4)八王之乱(5)侯景之乱与周师入郢(6)宇文化及兵变(7)安史之乱(8)黄巢之乱(9)靖康之变(10)绍定之祸(11)乾隆年间的编《四库全书》(12)鸦片战争以后(13)日本侵华战争期间(14)十年浩劫(二)无形之摧毁(1)重德轻艺(2)以新掩旧(3)重视文词,鄙弃朴学(4)因人废言(5)秘不示人(三)现存文献的类别和数量:(1)经部文献(2)史部文献(3)子部文献(4)集部文献(5)现存历史文献的数量:参考书目: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齐鲁书社)张家璠《中国历史文献学》(广西师大出版社)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大出版社)杨燕起等《中国历史文献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一章历史文献的产生与聚散第一节历史文献的产生、形体及内容性质的分类一、历史文献的产生:我国现存最早的典籍当推《尚书》。该书保存了世界是最早的历史文献。其中《虞书》、《夏书》是春秋战国时人根据相传旧说综合整理而成。《商书》5篇,其中除《汤誓》被认为是后人追记的以外,其它都是原始的档案文献。《盘庚》三篇,写作时间最久,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距今已有3700多年历史。《尚书·多士》“维殷先人,有典有册”。说明商代已经出现典册。二、记录文献的载体:在我国纸张尚未发明之前,各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书写材料,比如印度人用棕榈叶抄写佛经,巴比伦人用泥板,埃及人用纸草,小亚细亚人用羊皮。我国在纸发明之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文献载体(1)甲骨:龟甲兽骨的总称。上面刻的文字称作甲骨文,是商代占卜的“卜辞”。(2)金石:“金文”指商代至秦汉时期青铜器上面铸上或刻上的文字,又称“钟鼎文”。秦以后,普遍以石刻代替金刻。“石鼓文”是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行各地。刻石记功。共刻了峄山、泰山、芝罘、东观等七块刻石。东汉灵帝“熹平石经”、三国齐王曹芳“正始石经”、唐文宗“开成石经”(现存西安碑林)。(3)简牍:古代以木为牍,以竹为简,合称简牍。居延汉简、云梦秦简、银雀山汉简等。(4)缣帛:在竹简盛行之时,缣帛已用于写书。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30多种12万字的帛书。其中有《老子》、《经法〉、《称〉、《道原〉、《周易》、《战国策〉等。还绘有导引图、地图、驻军土、街坊图等。纸:纸字本义,是指漂洗蚕茧时附于箧上的絮渣。《汉书·外戚传》中记解光奏“发箧,中有裹药二枚,赫蹏书”。应劭注:“赫蹏,薄小纸也”。当指缣帛。甲骨文毛公鼎毛公鼎铭文简牍长沙马王堆帛书1957年在西安灞桥出土的纸雕版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三国志·文帝纪》裴注引胡冲《吴历》“帝以素书所著《典论》及诗饷孙权,又以纸写一遍与张昭”。《北堂书钞》引《崔瑗与葛无甫书》“今遗送《许子》十卷,贫不及素,但以纸耳”。东晋元兴三年(404)桓玄自立为皇帝,下令说“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初学记》卷21引“桓公伪事”)从此确立了纸作为主要文献载体的地位。三、历史文献的内容、性质的分类:我国历史文献从内容体裁上可分为:著作、编述、抄纂三大类。著作:凡是前无所承,而是个人的创造才称作“作”、“著作”。顾炎武《日知录》“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卷19)清焦循“人未知而已先知,人未觉而已先觉,因以所先知先觉者数人,俾人皆知之觉之,而天下之知觉自我始,是为作”。(《雕菰集》卷七“述难”)(2)编述:集合各种文献资料,重新加以编排整理,“述而不作”,称为“述”,也称“编述”。(3)抄纂:将过去繁多复杂的材料,加以排比,撮录,分门别类地用一种新的体式出现,为抄纂。丛书:丛字具有总括、聚集之意。汇集各种单独著作,汇编成一套大书,而自立名称的书,称为丛书。类书:汇集古籍中的史料典故、名物制度、诗赋文章、俪词骈语,按照类别或韵部编排,以供检索的书,为“类书”。它把许多古籍中的原文,按其性质内容,分门别类的编排、摘录,汇集成书。第二节古代文献的散佚及现存历史文献的类别及数量一、历史文献的散佚:(一)有形的摧毁:《隋书·牛弘传》记隋秘书监牛弘在开皇初曾上书请开献书之路,总结了隋以前文献所遭受的“五厄”:(1)秦始皇焚书、(2)王莽之乱、(3)董卓之乱、(4)八王之乱、(5)侯景之乱与周师入郢。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一补论“十厄”:(6)宇文化及兵变、(7)安史之乱(8)黄巢之乱:“宫庙寺署,焚荡殆尽,曩时遗籍,尺简无存”。(《旧唐书·经籍志》(9)靖康之变、(10)绍定之祸。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又补论“四厄”:(11)乾隆年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