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Content01新型城市化的基本认识02新型城镇化下突破胡焕庸线城市化相关概念城市化:指人口等生产要素由农村流入城市所引起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化过程,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狭义是指人口城市化,即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或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由此使城市人口规模增大、比重提高的过程。迁移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就地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城市化的广义概念除包括人口城市化之外,还包括人们常说的土地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土地城市化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增大,造成城市地区扩大或设置新的城市,这样就使农村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原农村地区的人口就地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通过城市化改变到城市工作生活,逐步适应并接受不同于农村的城市生活方式。新型城市化的多维内涵时间:时代性、阶段性空间:不同区域、地域的城市应走差别化的城市道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经济:以新型工业化为先导;城市产业结构层次不断演进和高级化;经济的高效发展。环境:建设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城市系统。社会:城市社会的各种矛盾由激烈对抗到逐步缓和;居民广泛参与城市社会事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管理:城市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民主、法制。文化:居民文化水平大提高;城市文化产业大发展;城市精神文明大提升。城市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人口增长速度、数量、密度、迁移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因素制度、制度创新城市规划生态文化因素土地制度改革、产业政策和主导产业选择影响中国城市化的主要机制经济、政治、人口因素与人口城镇化关系密切。“比较利益---互补利益---选择利益”共同构成的利益关系链,是引起城市聚集的基本动力。产业结构演变与区域城市化存在互动机制,产业结构的有序演变引起城市化动力机制变化,使区域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地域模式。城市化对区域产业结构具有支撑、拉动和载体的作用。就业结构转换、人口迁移是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追溯与人口迁移区域布局相关的经典理论,以“配第—克拉克经济定律”和“推—拉理论”较具代表性。交通、通信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我国城市化也起到动力作用。对外开放、新国际劳动分工以及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化的动力作用。生态环境、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效应、自然灾害等城市化具有制约作用。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化具有集约性并能创造效益城市化过程中非农产业和农业生产应协调发展人口城市化决定土地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应与人口城市化相适应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居民共享城市化成果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化发展进程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周期性城市化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城市化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新型城市化被定义为科学城市化新型城市化是体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城市化,集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城市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新型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转移,使城市结构发生变化,这样的城市化道路,可以称之为新型城市化道路。包括三个内容:1.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逐渐增加而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镇人口在全国和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农村比重相应下降。2.城镇的形态和分布,由各自独立的状况变成联系密切的城镇系统。3.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扩散,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日益接近城市居民。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包括农村人口转换为城市人口和转入城市的那部分人的生产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前者是形式,后者是内容。新型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化的区别城市化社会效应不断加剧的城乡二元结构,表现为贫富差异与区域差异越来越大,最终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社会对抗逐步缓和和消解城乡二元结构,表现为贫富差异与区域差异越来越小,达到共同富裕,最终形成城乡一体的社会城市化哲学思考在低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从同化走向异化、从均质走向差异、从和谐走向矛盾在高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从异化走向同化、从差异走向均质、从矛盾走向和谐城市化核心标志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小为标志,农村不能充分享受国民待遇以城乡统筹能力与城乡一体化水平的高低为标志,全体社会成员实现共建共享“人流、物流、信息流、货币流”在城乡之间的单向流动,城市化以聚集为主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简单,互不联系,界限分明,不利于获取“发展红利”城乡之间贫富差异逐步向城市内部贫富差异推移和传布城际之间独立分离,产生同构化,形成恶性竞争大量占有资源、大量消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不利于公共健康“人流、物流、信息流、货币流”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城市化表现出聚集和扩散并重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复杂,界限模糊并互相长入,有利于获取“发展红利”城市效应外溢,城市内部的富裕能力逐步向农村反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错位发展,形成区域互补与区域联盟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推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城市化要素流动城市化产业关系城市化演变趋势城市化地域联系城市化发展路径城市污染集中、生存空间狭小,污染物向农村转移,忽视生态伦理城市大工业与农村小农经济并存趋向于奢华和占有的非理性消费,人居环境与生活质量下降削弱或消灭文化多样性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不利于人与人和谐,以“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的全面发展”城乡环境统一规划,共建绿色家园,实施生态补偿,达到生态文明城乡作为共同体实现区域的合理分工推崇简约和绿色的理性消费,人居环境与生活质量提升保留乡村文化遗产,倡导文化多样性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统筹城乡发展,以人的全面为核心城市化环境效应城市化生产方式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文化方式城市化发展战略关于城市化道路的研究我国城市化道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研究城市化道路的三大派别1982年全国城市规划会议提出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化战略。1998年国家提出“小城镇、大战略”城市化策略。2000年国家“十五”计划提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战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协调发展都市圈化是一种新型的中国城市化战略构建大都市区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最佳选择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和空间布局的研究关于人口分布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学者普遍认同这一观点,人口分布格局是在自然、历史等多种因素影响下自发形成的。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地区差异性,使我国人口分布存在不均衡性关于人口分布不平衡是否合理,存在不同的意见。人口分布不平衡和人口分布不合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人口分布不平衡可以兼具合理性,其是否合理主要表现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方面。根据人口适宜分布模型,将地区的实际人口密度和计算人口密度进行对比,得出西部地区的宁、贵、青、甘等省份现有实际人口超出了当地的人口承载力,其面临突出的人口压力;而东部沿海省份的人口承载力却远远大于现有人口。我国经济承载力与资源限制出现了不匹配。东部经济承载力大而资源紧缺;西部经济承载力小而资源充足。“李克强”之问“胡焕庸线”提出80周年仍未变动通过采用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结果显示中国自1960年以来,人口分布的地理格局并未发生改变。以2010年中国县级行政区人口数据为研究基础,得出我国东南和西北两部分人口比例93.77∶6.23,面积比例为43.18∶56.82,这一比重与1935年的情况相近。李培林提出“胡焕庸线”在某种程度上还是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这条线的东南各省份,绝大多数城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条线的西北各省份,绝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充分说明我国当前人口的跨区域流动并没有打破“胡焕庸线”预测的人口分布格局。“胡焕庸线”与城镇化水平密切相关。突破“胡焕庸线”的方法1.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思想,即将“胡焕庸线”以西的广大地区直接推向开放前沿,并且形成与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开展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由此,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空间将被迅速打开,从而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不断进入。以此激活西部地区的资源红利和区位红利。2.认为突破“胡焕庸线”有两个关键。第一,发展以信息化经济为龙头的中国新型产业;第二,突破以中心-腹地结构为基础的中国经济独立布局,发展枢纽-网络型的空间组织,全国一盘棋,不搞地区封闭,不优先保障某些发达地区的发展。3.研究发现:中长期尽管有促进均衡的力量存在,但胡焕庸线反映出的空间失衡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但从更长期来看,随着西部人居环境的改善、中国向高收入国家的迈进以及全球格局剧变中欧亚大陆的再中心化,中国经济空间有可能突破“胡焕庸线”,实现更均衡的发展。中国经济空间呈现出“东中一体、外围倾斜”新格局,中国城市体系呈现出“一团五线、开放互联”新格局.4.新型城镇化是突破“胡焕庸线”的一个有利契机。新型城镇化不能把眼睛只盯着建设国际大都市、建设特大城市群,也要注重改变乡村的面貌、改变中西部地区的面貌。应顺应城镇郊区化和逆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因势利导,善加利用。人口分布的测量方法人口密度和人均可耕地面积①人口集中系数(人口集中系数=1/2*∑|各地区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该地区土地面积在总面积中的比例|)②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偏离度指数HD,评价人口分布的合理性。发达国家经济HD位于0.4以下,其中澳大利亚为0.095,接近完全协调程度我国的HD高达0.539,甚至高于印度和巴西我国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经济水平协调性较差,还存在合理改善的空间突破“胡焕庸线”的适用条件自然条件从水源上来讲:胡焕庸线是气候变化的产物。与中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是中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因此胡焕庸线的形成是气候导致降水差异形成的从气候上来讲:基于中国历史人口数据采用ABM模型模拟了2000年代中国人口分布,发现最大气候突变还没有发生,还不足以引起人口分布的大规模变动,可见气候对人口的影响具有恒定性。技术条件农业生产:在研究中发现:随着全国气候变暖影响,西北地区气候出现暖干化趋势,自然因素使得地表径流量不同程度的减少。提出政府要做好监测和预测气候异常活动,及时发布信息,重视农业水利工程,发展节水农业和绿洲农业。胡焕庸农业生产潜力锁定正在被突破,胡焕庸线左侧的云南省北部地区和川西地区,农业生产潜力明显提高。而胡焕庸线的右侧南方主梁产区农业生产潜力不断下降。02004006008001,0001,200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111.5897.6449.38104.8474.15276.02285.6684.39496.021009.941128.76出售粮食产量.千克十年间西部省份家庭平均每人出售的粮食产量2003年2013年020406080100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40.7255.1224.3339.7618.3819.7619.7523.1239.7444.1175.64出售畜产品量.千克十年间西部省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出售畜产品量(kg)2003年2013年西部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外售。农牧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得农牧产品已不再是制约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的关键因素。农业土地上挤出的部分劳动力,不再满足于农业收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如果此部分农民工不往别处转移,那么这部分群体就必须在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就地转移。实现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目标势在必行的趋势。有形和无形的传递交通运输: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构思,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西北地区和东南地区的流通通道的必然打开。铁路和公路的营业里程大幅度提升,比如:新疆高铁的开通,青海公路的延伸。我国西部地区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过往交通闭塞的现状将逐步消失,因此西部地区的生存空间也会不断扩大,外来流动人口也会增加,西部和东部的资源、信息和技术人才的交流频率进而升级,使得流动人口快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