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解读MicrosoftWord文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中国模式的解读和思考摘要:中国模式很早就提出来了,但没有像近年来如此引入注目。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模式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有关中国模式的争论也日益热烈起来。争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模式是否存在,中国模式的特征是什么,以及中国模式的意义等问题上。中国模式是中国近几十年来成功发展的客观模式,它强调独立思考,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它可以供别国借鉴经验,但又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强加于别国,它还应不断的发展自我,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来契合符文中国发展的道路。关键词:中国模式;中国道路;解读;思考一、中国模式的起源自从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经济腾飞,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可以称之为世界之奇迹。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的成功慢慢成为世界的焦点,于是,人们渐渐开始争相讨论并探究中国成功的经验和中国模式。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源自于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乔舒亚·库珀·雷默(JoshuaCooperRamo)于2004年5月11日在英国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发表的一份题为《北京共识》的研究报告,这篇报告全面总结了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作了全面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指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他把这一模式称之为“北京共识”或者“中国模式”。①第一次在国际上提出了“北京共识”(BeijingConsensus)雷默认为,“北京共识”将取代“华盛顿共识”。他认为华盛顿共识是一种经济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华盛顿最清楚如何告诉别国管理自己,这种理论曾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华盛顿共识使全球各地的经济受到一系列的破坏,使人们产生反感。中国的新发展方针是由取得平等和平的高质量增长的愿望推动的。严格地讲,它推翻了私有化和自由贸易这样的传统思想有足够的灵活性,几乎不能成为一种理论。不相信对每一个问题都采取统一的解决办法。这种定义是锐意创新和试验,积极地捍卫国家边界和利益,越来越深思熟虑地积累不对称投放力量的手段。既讲求实际,又是意识形态,反映了几乎不区别理论与实践的中国古代哲学观。其实在雷默提出中国模式之前,国外早就在使用中国模式这个概念。比如说1980年,日本季刊《现代经济》刊登了日本一桥大学石川滋、东京大学宇泽弘文、内田忠夫等人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文中多次使用中国模式的概念。他们把20世纪70年代的“毛泽东战略”称为中国模式。同年5月30日,前西德《时代》周报刊登罗斯·特里尔的一篇访华观感,题为“北京的粗暴刺耳的声音”副标题为“中国模式的结束”,该文谈到的中心问题是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大规模建设带来的问题。②雷默不是提出中国模式的第一人而是“北京共识”的首创者,但需要承认的是雷默对中国模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这也许是国内学者认为雷默是中国模式的发明者的重要原因。二、关于国际上的几种模式“模式”一词不是今天有了中国模式才有的,国际上曾经就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模式。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模式,有“苏联模式”、“华盛顿模式”。本文就这两种模式进行分析,来探究其中的经验及教训。首先,“苏联模式”。所谓“苏联模式”,是指从斯大林直至苏联解体前苏联所实行的经济政治外交的政策和方针。在经济上,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①高建.中国模式的争论与思考.[J].政治学研究.2011(03)②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02)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代替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城市居民改善生活的手段,达到高积累多投资的目的。政治上苏联是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命令体制,其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随之而来,苏联解体,苏联模式在世界上遭到众人唾弃,受到了普遍的谴责。其次,关于“华盛顿模式”所谓“华盛顿模式”也被叫做“华盛顿共识”。学界最早提出“华盛顿共识”概念的是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约翰威廉姆森。这是一套主要针对拉美国家与苏东剧变后的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理论其理论基础是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主要内容包括全面实施私有化和自由化保护私有财产权开放市场实施贸易自由化放松政府对经济的管制主张政府从经济领域完全退出放松对外资的限制美国和西方一些经济学家极力向世界推销华盛顿模式把它作为医治一些国家经济衰退的特效良药当时实行华盛顿模式的地区和国家主要是东欧拉丁美洲和亚洲的部分国家实施的结果是使得这些地区的国家经济蒙受巨大损失被世界称为三大经济重灾区。③以上只是简单地考察分析了这两种模式,结论是清楚的,几乎没有一个模式是世人认可、真正成功的。客观地讲,模式本身的问题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在于使用模式的人,不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和实际,生搬硬套别人的模式,即使模式再好也不能成功。“苏联模式”在当时影响是强大的,对我国的发展起过一定作用,但毛泽东并没有生搬硬套“苏联模式”。他反对照搬苏联的做法他说:“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④三、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的关系中国道路的主题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的结晶。在中国共产党人之前,中国的仁人志士们苦苦思索、流血奋斗,没有找到破解近代中国道路主题的入口,但是,他们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奠定了基础。毛泽东研究“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就决定了中国道路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两大阶段,只有实现了革命的胜利和民族的解放,中国才能走向现代化,屹立世界民族之林。⑤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反复强调在民族解放、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阶段过去以后,实现现代化就是中华民族的主要任务和雄心壮志。他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⑥有些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完全不同,特色论与模式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发展战略思维方式。总结三十多年改革发展史,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条正是反对模式论坚持特色论的伟大成果。⑦众多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等密切相关,十七大报告中所说的“道路”、“理论”、“体系”共同构成了中国模式。用中国模式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分简洁,也有利于开展国际对话。应抓住热议中国模式这一契机向世界“说明中国”,破除“误读”,减少“误导”,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影响。⑧以中央领导同志相关重要论述为指导,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汲取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的合理论述,是回答有关中国模式相关问题和今后继续研究的基本点。③李士坤.对模式和中国模式的思考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03)④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⑤王庆五.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03)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⑦朱相远.中国特色比中国模式的提法好,载北京日报2010年4月12日⑧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02)四、中国模式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中国的成就赢得了世人高度关注,有学者分析,三十年来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从忽视到重视,中国道路正成为国外学界探讨的热点;国外政要对中国模式从否认到承认,中国因素正成为国际政要认识把握世界格局的重要因子;外国政府对中国模式从戒备到借鉴,中国经验正成为国外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国外学者主要有“可效仿的榜样说”、“西方的威胁说”、“历史重燃希望说”等众多评论。⑨中国模式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既有从全球治理、发展模式、国家软实力建设视角等客观层面对其进行肯定的一面,也有从西方国家的政治价值观和维护现存西方国际政治体系的主观层面进行不实批评乃至妄加指责的成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首先,多年以来尤其是此次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人们将许多不平等现象归咎于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全世界对这些不平等现象的不满,可能会将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模式”。但若据此就认为中国模式会对世界产生什么胁,那无疑是错误的。中国模式本身既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也坚决反对强加于人的做派行径。中国作为许多国家的希望和生计的重要部分,已经深深地融入整个国际秩序。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寻求加入世贸组织时,大概还能用剥夺贸易机会等做法操纵中国。但是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现在自己推动着自己前进,而且它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一部分。其次,中国模式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既证明了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原理,也证明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力的事实,无疑会使真正关心世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世界进步人士重新燃起希望之火。金融危机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反资本主义行情看涨,社会主义在某些基本层面成为“金字招牌”、西方学界重现“马克思主义”的复兴现象,以及西方左翼终于开始获得巨大的发展契机等事实,无疑会使更多的人们相信,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并非历史的终结,进步人类有必要更加认真地思考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对所谓资本主义的胜利从新的视角进行思索。中国用一种谨慎多于热情追求的方式对待自由贸易和私有化观念,国家坚定不移地致力于革新和实验,并创造了一系列的特别经济区来验证新的观念。其外交政策为一种强烈的保卫国家边界和利益的情感,以及日益增强的致力于多边体制(如联合国)的决心所驱动,以此牵制美国。所有这些政策都已经使中国发展而不必依附于像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跨国公司这样的金融机构,或布什政府……中国模式正对诸如越南正在从前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思想中采纳有关商业的忠告;巴西正在派遣研究小组前往北京;以及印度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观察道:“中国的实验在人类历史上最令人羡慕,中国有自己的道路。”这样不同国家的领导人产生诱惑力。⑩再次,虽然中国模式具有较强的民族色彩,或说中国特色,但这丝毫不意味着中国模式不可以供外国学习和借鉴,也丝毫不意味着可以否认中国模式给世界提供了普遍适用的经验正如邓小平早就对外国元首所说的:如果说中国有什么适用的经验,恐怕就是按照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政策和计划,在前进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十七大报告总结的十个结合的经验,客观上会产生国际影响。中国模式既是对中国过去30年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中国未来发展战略的基本构架;要坚持内部与外部的统一,即中国模式是中国内部的发展战略,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和平也需要中国的发展;因此,中国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某种全球治理作用当然,中国模式还不完善,它需要随着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也必然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但它的基本骨架是相对稳定的中国模式的生命力就在于,在基本骨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随着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而在内容上机制上不断创新。⑨程恩富胡乐明刘志明.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难点问题探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01)⑩唐晓.欧美媒体对“中国模式”的评价及其启示.[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2(01)参考文献:[1]高建.中国模式的争论与思考.[J].政治学研究.2011(03)[2]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02)[3]李士坤.对模式和中国模式的思考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03)[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王庆五.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03)[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7]朱相远.中国特色比中国模式的提法好,载北京日报2010年4月12日[8]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02)[9]程恩富胡乐明刘志明.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