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浩特市二职中专高三语文高考模拟练习题(二)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答题时请使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提供供给供不应求供认不讳B、应酬应聘有求必应应接不暇C、中心中肯空中楼阁正中下怀D、押解解元浑身解数解甲归田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开诚布公言简意赅贻笑大方安然无恙B、雅雀无声游刃有余莫名其妙脍炙人口C、历兵秣马郑重其是不胫而走墨守成规D、礼上往来拾人牙慧老生常谈长篇累牍3、下列造字法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雨从功帝B、爸鱼看分C、井龙首车D、爬高羊肌4、下列短语结构全都相同的一项()A、动静塞外名城心悸披红戴绿B、美丽洋洋洒洒失望夜郎自大C、国庆杞人忧天秋分叶公好龙D、皮鞋言简意赅曲直孜孜不倦5、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看来跟他毫不相干,惹得他闷闷不乐。他的一个同事到教堂参加祈祷式去迟了,要是他听到流言,说是中学的学生闹出了乱子,他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A.总是虽然但是要是或者还是B凡是虽然却要是或者总是C.要是虽然却凡是或者总是D凡是然而却如果那还是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A、“比赛真精彩啊!——你什么时候走?”王强对张玲说。B、“跑啊!”他说,“慢了就赶不上飞机了。”C、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D、学校领导讨论要不要采取措施保护学生的视力?7、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即将毕业的他,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B、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山区农民,为了让孩子上学,省吃俭用,辛勤劳动,几乎到了穷年累月的程序。C、教育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求得发展,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D、这处旅游圣地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谁也不能以任何理由赡养父母的义务。②要合法经营,不能靠搞歪门邪道来。③能力差,遇事爱冲动,是你最让人担心的问题。④咱们认真一下这件事该怎么办。A、推托盈利自制合计B、推托营利自治核计C、推脱营利自制合计D、推脱盈利自治核计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的学习成绩一天比天地不断地继续提高。B、我今后学习外语一定要下苦功夫不可。C、小明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D、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成绩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10、对下面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春天,蝴蝶又要回原地产卵,传宗接代。②父亲是个庄稼人,劳累了一辈子,只有碗底大小的一块地。③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④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痣一点。A、反语比喻对偶比拟B、比拟比喻引用比喻C、反语夸张对偶比拟D、比拟夸张引用比喻11、将下列句中表示年龄的词按从幼到老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得分评卷人①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②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④夫人年逾耳顺,视听不衰⑤余自束发读书轩中A、⑤③②④①B、③⑤②①④C、③⑤②④①D、⑤③④②①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鲁迅先生确乎不是个“冷静”的人,他的憎正由于他的爱;____________这是“理智的结晶”,可是不结晶在冥想里,而结晶在经验里;经验是“有情的”,所以这结晶是有“理趣”的。开始读他的《随感录》的时候,________。他所指出的“中国病症”,自己没有犯过吗?不在犯着吗?可还是常常去翻翻看看,____________。①他的“热讽”其实是“冷嘲”②他的“冷嘲”其实是“热讽”③一面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一面却又往往觉得毛骨悚然④一面觉得毛骨悚然,一面却又往往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⑤吸引我的是那笑,也是那“笑中的泪”吧⑥吸引我的是那“笑中的泪”,也是那笑吧A.②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⑤D.①④⑥13、下列作家按时代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司马子长杜甫朱自清关汉卿B、司马子长杜甫苏轼关汉卿朱自清C、苏轼司马子长关汉卿朱自清杜甫D、司马子长杜甫关汉卿苏轼朱自清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注:①造口:一名皂口,在万安县西南60里。南渡之初,金人追赶隆祐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②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14.对这首宋词文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中间多少行人泪”,直接点出造口当年事。词人身临宋隆祐太后被金人所追之地,将满腔的悲愤化成这悲凉之句。B、“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指汴京,遥望长安,可惜被无数青山重重遮拦。C、“东流去”用来比喻正义所向,任何人也阻挡不住浩浩的江水。D、最后一句借闻鹧鸪之声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北方失地充满了希望之情。15.关于这首宋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全词起笔横绝,郁孤台三字劈面便突起一座郁然孤持之高台,进而更写出台下清江之水。B、作者用“可怜”二字,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当年隆祐太后被金人追杀无力还击的落魄情景。C、这首词运用比兴手法,以眼前之景说出心中之事,达到意内言外的极高境界。D、这首词抒发了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的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的深情索念,表现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1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雷鼓大振,北军大坏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廉颇老矣,尚能饭否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C、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和“于”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A、两个“为”的意思相同,两个“于”的意思相同B、两个“为”的意思相同,两个“于”的意思不同C、两个“为”的意思不同,两个“于”的意思相同D、两个“为”的意思不同,两个“于”的意思不同19、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B、师之所为,郑必知之C、内惑天郑袖,外欺于张仪D、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20、下列加点的字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C、可谓智力孤危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二、填空和判断(10分)(一)填空、(5分)1、被称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作品是。2、“乐府双璧”指是的《孔雀东南飞》和《》。3、被马克思赞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是英国戏剧家、诗人。4、,长使英雄泪满襟。5、两情若是久长时,。(二)判断题(5分)1、《过秦论》选自《嘉佑集》,作者苏洵,唐宋八大家之一。()2、、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元稹合称为“元白”。()3、有“俄国诗歌的太阳”之称的普希金的代表作有诗歌《叶甫盖尼·奥湦金》和小说得分评卷人《上尉的女儿》。()4、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中所说的“王杨卢骆”分别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5、《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黄昏”指一更时分,”人定“指三更时分。()三、现代文阅读(甲)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不出门去吧。()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1.在文中括号处填人恰当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只要……就B.即使……就是……也C.虽然……但……也D.即使……只要……就2.作者不写名胜古迹,而是着力描写普遍存在于家家户户、街头巷尾的景象。对作者这样选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只有这些平凡的景物才能代表北平秋色的特点。B.表明北平的秋意无处不在。C.着力写普通百姓生活中的平凡景物,体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D.名胜古迹处繁闹之境,而且秋色较为明艳,与作者当时的心情不合拍。3.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等描写,是从视觉人手,描写北国的秋高气爽和天色清纯。B.“驯鸽的飞声”,是从听觉角度写秋天的“静”,静中有动,更显其静。C.“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这“日光”给人明丽灿烂的感觉,使作者感到秋光的丝丝暖意。D.作者认为牵牛花“淡红者最下”,因为淡红是暖色调,与作者当时的心情、审美追求都不相符。4.作者希望“在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是因为()。A.只有这样,才能显出牵牛花的勃勃生机,借以表达作者内心的追求。B.只有这样,才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秋天的气氛才会显得更和谐。C.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韵,理解作者“悲凉”的心境。D.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秋天的萧瑟与寒冷,使画面更客观。5.选文中的秋色以“清”“静”“悲凉”等为基调,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各项中不能正确说明原因的一项是()。A.作者受到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心境不佳。B.作者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C.故都之秋在客观上能给人以“清”“静”“悲凉”的感受。D.受古诗文的影响,潜意识里有悲秋之感。(乙)①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中对荔枝的介绍有这样的记载:“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②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决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③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做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于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④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延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场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⑤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候算起,也已在二千年以上了。唐代对四川荔枝多有记述。自从蔡襄的《荔枝谱》(1059)成书以后,福建荔枝也为所重视。广西和云南也产荔枝,却有少有人说起。⑥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八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清初陈鼎一谱,则对川、粤、闽三省所产都有记载。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的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内容包括荔枝的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以及有关荔枝的史事,并记载了荔枝的三十二个品得分评卷人种。其中陈紫一种现在在仍然广为栽培。“宋公荔枝”现名“宋家香”,有老树一株,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