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含义: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内容:与历史相结合与文化相结合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时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时间基础:中国的革命实践开创的道路: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时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践基础:中国的建设实践开创的道路:中国特色的建设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作用和发展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一.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内含含义: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系构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二.邓小平理论1、形成前提条件①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②历史依据:我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③现实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④理论基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2、四个阶段①初步形成:197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82党的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1982党的十二大~1987党的十三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③走向成熟,形成系统:1987党的十三大~1992年南方谈话和十四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④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被写入党章:1992十四大~1997十五大“邓小平理论”3、具有标志性的重大事件①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邮箱成熟的标志是1992年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贡献A.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把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十二大中,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④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⑤1992年南方谈话的内容A.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B.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C.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⑥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⑦十五大:提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把它写入党章,并确立党的指导思想4、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5、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背景:时代背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现实依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历史地位:①党的地位②党的历史任务③党的发展环境2、主要内容①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辩证统一关系: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3、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四.科学发展观1、背景:根本依据:基本国情现实基础: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重要借鉴:当代世界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马列主义,毛思,邓论,三思2、内容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②核心是以人为本③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④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五.“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一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1、毛泽东七大,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2、邓小平领导全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并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3、21世纪,江泽民加入了“与时俱进”4、胡锦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二.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前提和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本途径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验证条件和目的: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第二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①解放是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归宿和目的②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在时间基础上达到统一,归根到底共同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③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④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第三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含义:①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表明了我国的社会性质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这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基本特征: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开始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结束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必然性:从根本上讲,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三个没有变”:①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③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根本途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①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②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五.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①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了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③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1、提出:1987年党的十三大2、简明概论: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3、核心和主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①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换工作的中心,是发现之要②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政治基石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活力之泉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97党的十五大)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第一节社会主义本质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关键是: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1980年5月,邓小平提出)1、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表现在: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②生产过程和必然结果的统一③手段和目的统一④根本任务与个根本目标的统一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意义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理论)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践)4、胡锦涛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其确立的依据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条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而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②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确立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及教训的总结;③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和各种问题需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④建立强大的是社会主义物质、技术条件,需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为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我国贯彻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三、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仅要发展,而且要科学发展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三步走”战略{1987党的十三大}①到1990年,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②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③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目前的小康;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2012.11.29习近平提出)1、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实现途径①坚持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弘扬中国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第五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原因或依据)①国内情况,这是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当时的严重局势的要求;②国际环境,这是应对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挑战的要求;③发展成果看,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性质)三、改革开放的作用: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一、坚持“三个有利于”1992年邓小平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核心: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①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相互促进、不可分割②发展史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1978年邓小平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一、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我们始终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对外开放的特点①立足国情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②实现改革和开放良性互动③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④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三、全面提尕奥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引进来,走出去第六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经历的三个阶段①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②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经济师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