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文学思潮、30年代小说(一)•一、概述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30年代文学•30年代文艺的基本特征:•(1)五四时期相对思想自由氛围消失,文学主潮政治化•(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3)左翼文学之外,自由主义及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共同发展•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国民党的党制文化和党制文学•占主流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文学•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一)倡导•主要团体:创造社(后期),太阳社。1926年郭沫若《革命与文学》一文可视作革命文学运动的宣言。•人物:郭沫若、成仿吾、李初梨、彭康、冯乃超、朱镜我等。•文章:郭沫若《英雄树》《桌子的跳舞》,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刊物:《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革命文学观点受当时苏联和日本等国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左”倾机械论•“无产阶级文化派”•文学组织”拉普”•(一)、革命文学内部•革命文学派与鲁迅、茅盾等人的论争。•革命文学派: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全面否定五四文学,就“中国浑沌的艺术界的现象作了全面的批判”。称叶绍钧“最典型的厌世家”,郁达夫“悲哀者”。•《文化批判》4月号出版了“批判鲁迅”的专辑,批判茅盾专辑。•鲁迅反击《醉眼中的朦胧》《革命时代的文学》,茅盾《从牯岭到东京》“一切文艺固是宣传,一切宣传并不是文艺。”•机械论-简介••拉普-拉普•RAPP(三)主张•1、文学是有阶级性的,要提倡无产阶级文学。•2、文学是宣传武器。•3、无产阶级文学作家一定要获得阶级意识。•(四)左联成立及经过•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参加会议的有鲁迅、冯雪峰、柔石、沈端先、冯乃超、李初梨、彭康、蒋光慈、钱杏邨、田汉等四十余人。郭沫若,茅盾,郁达夫等都参加了左联。•主要刊物:《前哨》《文学导报》《北斗》《文学月报》《十字街头》《拓荒者》等。左联主要以从事无产阶级文学为目标。•左联的成立,对于团结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和推进革命文学运动,扶持信任的繁荣创作,作出了积极贡献。1936年宣布自动解散。•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左联”的成就及局限•成就:•1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2加强了世界无产阶级文学阶级运动的联系•3推动了文艺大众化运动••三、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两大思潮的论争•自由主义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有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等人。•反对“为艺术而艺术”,认为“文学应该关注人生”,本质是承传五四文学的人文主义思想。••(二)“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1928-1930)左翼作家和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文学没有阶级性”“天才创造文学”•左翼作家:鲁迅《文学的阶级性》三)文艺自由的论争/“第三种人”的论争。胡秋原、苏汶和左翼作家第三种人:文学绝不应当堕落为政治的一种留声机创作的标准不只是正确,而更应该是真实。瞿秋白:“文艺永远是,到处是政治的留声机”••(四)对林语堂周作人性灵文学的批判(1932-1935)•30年代,林语堂以《论语》半月刊、《人间世》、《宇宙风》三个刊物为阵地,提倡自我表现的性灵文学。什么叫“性灵”呢?这里的“性”是指一个人之性,“灵”是指一个人的灵魂或精神。周作人和林语堂的主张是一致的。•其共同特点是:都强调对灵魂的自我审视与表现,强调人的自然本性的流露,认为文艺应该摆脱社会的约束,回到自然,提倡小品文,重视明清小品,推崇闲适。•同京派作家的论辩(1935)•“京派”,指的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居住或者求学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坚守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体,它的基本成员是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其代表作家是沈从文、朱光潜,主要的理论主张是: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朱光潜提出和平静穆的美是诗的极境,美的最高境界,而鲁迅立即对此提出驳斥,指出历来的伟大的作者,是没有一个浑身是静穆的,热烈地提倡战斗的力的美。他在《白莽孩儿塔序》中称殷夫的诗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炼,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此期,沈从文和茅盾还就作家把握文学的艺术与时代的问题上也发生了争论。•30年代文艺论争的特点•从以上几次论辩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论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始终集中在文学艺术发展的外部关系--诸如文艺与阶级的关系,文艺与政治革命的关系,文艺与生活、时代的关系、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上,而文学艺术内部的关系问题、美学范畴问题,却没能得到全面的探讨。••四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影响30年代文学创作潮流因素分析•(1)社会历史巨变:”五四”为个性解放,30年代为”社会解放”•(2)中国作家结构巨变•创作潮流表现:•1题材得到开拓,表现角度创新•2文学形式丰富,以小说成就斐然.•3艺术表现出现新特点•文艺大众化运动和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一、文艺大众化运动•二、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所谓两个口号,一个是周扬提出的国防文学口号,另一个就是冯雪峰、胡风、鲁迅等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30年代小说(一)•(一)、概述•1928—1937,中国现代小说明显成长的十年•原因:•东南沿海一带的局部资本主义化,现代都市上海的勃兴,出版业的发达,城市阅读现代小说新读者群的形成。•上海文人的大量涌入。•三十年代小说的特点:小说作者新人迭出,小说体式日益丰富,中长篇数量激增,三部曲作品的大量出现。•30年代小说的主要代表群体(流派)•自然形成,地域文化特色•(一)、左翼新人小说•左翼新人:张天翼,沙汀,艾芜,叶紫等。•左翼小说:从革命的“浪漫蒂克”倾向走向现实主义。•注:革命浪漫蒂克主要表现为“革命+恋爱”小•说模式。代表作家蒋光慈•1928—1930年,他先后出版《菊芬》《最后的微笑》《丽沙的哀怨》等小说,构成他创作生命的巅峰。“辉煌的蒋光慈时代”•革命浪漫蒂克小说•主题:革命决定爱情,或者革命产生了爱情•缺陷:艺术上粗糙,简单,结构上通俗化,公式化,人物脸谱化,定型化,现实生活的理想化,神秘化。••张天翼•作者简介:•张天翼(1906—1985),原名张一定,祖籍湖南湘乡,出生于南京。讽刺小说家。•擅长用讽刺的笔法触及三十年代社会的各种畸形病态现象,塑造了一系列独特的讽刺形象。•作品内容:•(1)从“笑料”暴露社会弊端,讽刺丑陋灵魂。•A、暴露芸芸众生的社会相:短篇《脊梁与奶子》、中篇《清明时节》、长篇《鬼土日记》•上层人物的“禽兽”面目——小市民的灰色人生——旧知识分子的虚伪无聊•B、讽刺传统的文化心态:《包氏父子》•C、讽刺抗战阴暗面:《速写三篇》(《华威花生》《谭九先生的工作》《新生》)•《华威先生》•人物形象:“忙”,性格的中心就是狂人的权力攫取欲。•忙于赴会、忙于发言、忙于打探消息,忙于钻进所有的抗战团体。他忙得任何会议都坚持不到终场。•他的忙就是要在各种会场上露面,要在任何一个与抗日有关的组织里插一手,要到处兜售他那个“领导中心”的滥调。•写作手法:速写小说体•“问题是在这一点:你们委员是不是能够真正领导这工作。你能不能够对我担保棗你们会内没有不良分子?你能不能担保——你们以后工作不至于错误,不至于怠工?你能不能担保,你能不能?你能够担保的话,那我要请你写个书面的东西给我,以后万一——如果你们的工作出了毛病,那你就要负责。”•当青年们去参加日本问题座谈会他没有到场的时候,非常恼怒:“混蛋!你们小心!你们!你们!妈的!”••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湖南临澧人。著名女作家。•生平经历:•14岁以第一名考取女子师范,1922年到上海寻找学习和革命的机会。1924年北上遇到胡也频,与之同居。后辗转南京、上海、延安等地。政治上非常积极,毛泽东有诗“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1.个性解放和女性意识的反映:•1927年底1928年初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早期小说主要收入《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女人》等三个集中。•2.反映革命与恋爱的冲突•中篇《1930年春上海》,长篇小说《韦护》•个性解放主题的淡化与阶级解放主题的强化•3.为工农代言•中篇小说《水》是丁玲创作转换方向和内容的重要标志。•《田家冲》、《母亲》、《奔》,早期艺术个性失落,革命倾向增长。•4.飞向新天地•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夜》、《三八节有感》等•其艺术个性的回归与拓展期。•《太阳照在桑河上》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2等奖。•5、在逆境之中•复出以后:《牛棚小品》《杜晚香》•评价•丁玲是“满带着五四以来时代的烙印的作家”。•丁玲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早以明确强烈的女性意识写作的女作家,是20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姑娘》《我在霞村的时候》等。•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发表于《小说月报》1928年19卷第2号•毅真《丁玲女士》:•“好似在这孤寂的文坛上,抛下一颗炸弹一样,大家都免不了为她的天才所震惊。”•茅盾《女作家丁玲》•“丁玲女士是满带着五四以来时代的烙印的,她的莎菲女士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莎菲女士是一位个人主义,旧礼教的叛逆者,她要求有些热烈的痛苦的生活:她热爱着又蔑视她的怯弱的灰色的求爱者,然而在游戏式的恋爱过程中,她终于从腼腆拘束的心理摆脱,从被动的地位到主动的,在一度吻了那青年学生的富有诱惑性的红唇以后,就一脚踢开了他的不值得恋爱的卑琐的青年。”•莎菲: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追求人格的平等——追求“灵与肉”和谐莎菲狂狷孤傲乖张,但实际上这是她追求理想而不得的苦闷,追求理解而不得的孤独的表现。反对封建礼教,争取个性解放,尤其是女性的个体意识。渴望与人之间的尊重和理解,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坦率与真诚。对友情、爱情。执着追求而最终以放弃、自戕的生活的方式来表示自己对社会的失望和反抗。•③莎菲们——叛逆的、矛盾的、孤独的形象•梦珂《梦珂》•莎菲《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阿毛姑娘》•贞贞《我在霞村的时候》•陆萍《在医院中》•东北作家群•“东北作家群”:形成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萧军、萧红、端木蕻良等流亡到关内的东北籍作家组成。作品主要描写处在民族危难之中的东北生活和抗日斗争。第一次将作家的心血和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等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作品主要有萧红《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萧红•简介:(1911——1942),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著名女作家。是一个文学创造力特出的女作家。•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成名作《生死场》•描写了沦陷前后故乡东北人民的生活,愚昧的思想与异族的侵略,双重的挤压使人民几乎窒息。•鲁迅称它为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往往力透纸背•代表作《呼兰河传》•带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以童稚的目光为视角关注故乡。•《呼》中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幕幕悲剧性生活图景:令人窒息的东二道街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会、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小团圆媳妇的惨死、冯歪嘴子的一家不幸生活……•结构•开篇写景,突出“严寒、冷酷”•“大泥坑”——象征人们的愚昧、麻木、庸俗的精神状态和灰色生活。•其后写小城的精神盛举为鬼非人•第五章写小团圆媳妇之死对被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习俗荼毒了的人们的灵魂作了深刻的揭示。•《呼兰河传》深刻揭示我国农村在封建统治下的社会弊端,特别是控诉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封建思想、封建习俗对人的戕害。•李颉人的“大河”小说•“大河小说”定义——•“大河小说”的缘起:•“大河”三部曲之一:《死水微澜》(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