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冯勤文学与新闻学院(序幕):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化一:古典文学的终结和现代文学的兴起⒈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古典文学终结于何时?现代文学始于何时?近代文学应归于前者还是后者?)⒉中国对自身反思的三个层次(器物-制度-思想文化)⒊制度文化上的变革对文学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废除;近代报刊传媒业的兴起)文学现代性转化之初的代表人物二:文学观念的变革•⒈梁启超的中西文化观(两难选择:是否走西方之路)•⒉梁启超与五四(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者)•⒊王国维的文学观念(西方哲学思想和文论的最早引入者)三:林纾的翻译及贡献•⒈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增进了对西方的了解•⒉改变了国人固有的文化文学中心观•⒊大大提高了小说的地位•⒋丰富了小说的叙述技巧和手段,推动了小说文体形式的现代性转化四:苏曼殊的创作(其小说创作对创造社浪漫派和鸳鸯蝴蝶派影响都甚大代表作:《断鸿零雁记》)五:谴责小说与鸳鸯蝴蝶派小说•⒈谴责小说(兴起于1903年;四大谴责小说)•⒉鸳鸯蝴蝶派小说(起于1908年;主要刊物:礼拜六;作者:周瘦鹃,包天笑,张恨水等)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一、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⒈新文化运动为其提供了动力和契机(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因及其本质P4-6)⒉文学革命运动的兴起(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及《建设的文学革命论》P6、P16;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P6-7;周作人的《人的文学》P17)新文学初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先导者二、外来文艺思潮的涌入⒈中国文学革命最初的酝酿离不开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⒉新文学的建立过程也参照了西方的文艺思潮⒊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们纷纷投入到大规模的译介活动中三、20年代的文学论争⒈新文学运动中的“林蔡之争”P8⒉新文学派与学衡派P8⒊新文学派与甲寅派P8-9(两者的区别:①对人文主义的不同解读②对传统文学的不同理解)四、文艺社团和流派⒈文学研究会P13⒉创造社P13-14⒊新月社P14⒋语丝社P14第二章:鲁迅专题鲁迅的选择:“立人”与“立心”•“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鉴赏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呐喊〉自序》•《呐喊·阿Q正传》曾描写阿Q上法场时,“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彷徨·示众》里写有犯人上街,“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人们又须竭力伸长了脖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一、鲁迅虚无主义情绪与其小说格调“忧愤深广”的形成实业救国—文化重建—现实的复杂和残酷—自身思想矛盾与精神焦虑使其更倾向深刻的内省—不懈的战斗精神与文字中频频出现的绝望、死亡及孤独、消沉意象—虚无主义情绪正是内心苦闷、心灵挣扎的极端表现—苦闷焦虑的心态与自觉的克制形成了一种张力二、鲁迅在小说现代性上的突破与贡献⒈题材的变革与突破(平凡的人与事)⒉独特的艺术想象和构思(发掘得很深—对人生、人性有哲理性、超越性思考)⒊灵魂的揭示(精神与心理刻画)⒋格局和语言的创新(文体家—白话文)三、鲁迅小说对乡土小说与讽刺小说的影响⒈鲁迅小说的讽刺风格直接影响的作者有叶圣陶、许地山、矛盾等,甚至对张天翼和沙汀等讽刺小说也仍有影响。⒉鲁迅是乡土小说的开启者,其他的作者是王鲁彦、彭家煌、台静农、许钦文、蹇先艾和许杰等。•☆乡土写实派小说:乡土写实小说于1923年前后陆续出现,鲁迅是首次使用“乡土文学”这个术语来概括这个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为主忆述故乡情与事之流派的人,并把王鲁彦、台静农、许钦文、蹇先艾等作家归入其中,而他本人也在创作实践上成为乡土写实小说流派的艺术楷模。乡土写实派小说:•王鲁彦:《菊英的出嫁》;《黄金》(朴实沉着细密的写实手法)•废名:《菱荡》;《竹林的故事》(静美朴讷的田园风格)•彭家煌:《怂恿》;《茶杯里的风波》(稳健质朴的笔力,结构单纯,描写深婉)•台静农:《拜堂》;《烛焰》(善于剪裁,笔墨经济,笔调冷隽浑厚)•蹇先艾:《水葬》;《盐巴客》(格调阴沉压抑)•许钦文:《石宕》;《鼻涕阿二》(感情郁结,落笔深沉)•许杰:《惨雾》(视野开阔,笔墨纵横,元气淋漓,好胜斗狠的民风)☆现代散文体式:“闲话”与“独语”的开创者——鲁迅•“闲话风”的散文追求一种日常交流的语境,以聊天、闲谈的方式结构文章,通常有种开放的格局,风格上也讲求娓娓而谈,“信口信腕”。(《朝花夕拾》)•“独语”则与“闲话”相对,是一种内敛式的话语方式,注重内心的自我满足,强调独立、孤独的生命体验,风格上也比较偏向奇崛与沉思。(《野草》)第三章:二十年代的小说•☆新小说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人生派写实小说;“自叙传”抒情小说(新小说发端于五四前后的“问题小说”,之后过渡到人生派写实小说,乡土写实小说也可归入此类。)问题小说: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此特指五四前后三四年间的一股小说的“题材热”,当时作家们借小说的形式提出有关社会、人生的诸多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代表作家有冰心、叶圣陶、王统照、庐隐、许地山等。二十年代的问题小说家们☆人生派写实小说:随着1921年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人生派写实小说成为了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气度最为开阔的一个小说流派,在艺术宗旨上它坚持为人生而创作,尽管起初艺术追求颇为多样化,但或迟或早都开始趋向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这一派的作者最众,作品也最丰富,主要代表作家有叶圣陶、王统照、许地山及鲁彦等乡土派小说家们。☆“自叙传”抒情小说:它是在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与20世纪二十年代日本的“私小说”影响下形成的小说体式,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以郁达夫的小说为主要代表,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为中国后来的现代小说发展开了重要的源头。(抒情小说的先行者――民初“诗僧”苏曼殊,其小说《断鸿零雁记》以旧形式始创了近世的浪漫主义)郁达夫小说的特点•自叙传的抒情小说(其大部分小说都有自叙传的倾向)•零余者的形象(屠格涅夫的《零余者的日记》)•感伤美与病态美(时代病-忧郁症;病态性欲描写的争议)•松散的结构和优美的文笔(重在情绪的宣泄,心理写真)第四章:志摩的诗与新诗的规范化•☆前期新月派:指1927年以前,以徐志摩、闻一多和朱湘等为代表的诗人群。为使新诗走向规范化,他们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新诗格律化的主张,强调诗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新诗创作于是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期。•☆后期新月派:是前期新月派的继续与发展,它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为标志,主要以徐志摩为核心而形成的诗歌流派。前后期新月派一致之处在于其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立场,不同之处在于后期“诗感”更趋近现代派了。志摩的爱情与诗歌徐诗与郭诗的比较⒈以徐诗为代表的新月派诗歌创作从内容上看,更重视其“东方主义”的文化观,不太关注诗与时代的直接联系,而郭诗正好相反,特别强调诗的时代性、现实针对性与政治尖锐性。⒉新月派诗人在艺术上有新的突破与发展,变郭诗的“直抒胸臆”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加强了诗歌中的叙事成分,尝试新诗戏剧化、小说化,显示出“非个人化”倾向;以“和谐”与“均齐”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这显然与郭诗强烈的主观意志和不拘于传统格律的自由体诗恰好相反。闻诗的特征:•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在其身上最为突出、尖锐,其诗充满了矛盾的张力。•其本性激烈热情,而其艺术形式上又追求节制美,一“冲”一“压”形成其特有的沉郁风格。第五章·现代散文五大家冰心与朱自清的散文在创作风格上的异同•二者都属于以文词之美取胜的抒情散文,属于典型的美文创作。•行云流水的“冰心体”散文,有女性委婉清丽的风致;“温柔敦厚”的朱自清散文,感情“真挚清幽”,抒情收放自如,显得更加成熟自然。周作人散文的“涩味”与“简单味”•“涩味”在周作人散文中表现为文词之“涩”、心绪之“涩”和文章之“隔”。(文言入文;中年心态;不欲明言)•“简单味”即是不肯修饰太过,不故作高深,语言以白话口语为主,写来简练无华。(它与其平和冲淡的整体风格是相统一的)郁达夫行旅散文的“现代才子气”•他描摹山水名胜与景色风物的笔调是才气横溢的,褪去了粗砺狂躁之气,转为洗练从容,显得细致飘逸。•充满了现代才子恣肆的性情,真率放达的名士做派。何其芳独语体散文的特色•独语体散文(封闭性与自我指涉性;实验色彩;幻美的审美追求)•诗人的散文,富有晚唐诗的韵致,深刻的“黄昏情结”。第六章:矛盾的社会剖析小说•矛盾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文学研究会“人生派”的现实主义风格在他手上发展为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范式,三十年代因此成为另一个文学时代。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小说模式特点:1.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2.人物大多具有典型性和阶级性;3.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矛盾直接有关;☆社会剖析小说:•三十年代,一种主要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的创作方法,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的写法,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而且影响深远,这一类小说以矛盾为主要代表。矛盾小说与20世纪30年代的都市文学•三十年代初,矛盾即已在文学理论上第一次提出了“都市文学”的概念。•在创作上,其作品大多取材都市生活,即使某些题材来自乡村生活,目的也主要是为表现都市生活对乡村生活的巨大影响,艺术成就极高。《子夜》的结构特点:•为了表现广阔的社会人生,他从《子夜》开始有意追求与纷繁复杂的生活更加适应的蛛网式的密集结构。•蛛网式的密集结构:把好几个线索同时一起提出然后交错地发展下去,如第一章预言式的序幕,二三章的各种矛盾展现,第五章以后写吴荪甫三条战线同时作战获胜,松驰之后,续写吴赵斗法及工人的罢工,两面夹击之下,吴的铤而走险,情节紧张,已近高潮,最后背水一战,子夜出逃的结局与第一章相对应,显示历史的必然性与悲剧性。矛盾小说中时代新女性形象①两种主要类型:静女士、方太太、张婉卿属于一型;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属于另一型。②前者与传统的东方女性有更多的精神联系;后者是受欧风美雨影响的西方型女性。③作者起初更赞赏后者,后来随着认识的深化,其批判色彩逐渐加重,反而对传统东方女性的道德美更为肯定,反映了时代政治、社会文化的变化对人物塑造的影响。第七章·巴金的前后期小说•前期以《家》为代表,属于“青春型”热情酣畅的创作风格,是热血青年的文学火炬,在当时及此后的年轻人中,该书的影响力特别巨大而深远。•后期以《寒夜》及《憩园》为代表,已逐渐转为中年人深沉细腻的创作风格,显示出他对悲剧的艺术表现力,可实际产生的影响力不及《家》。(不过以情动人是其一贯的风格)中国“20世纪的良心”——巴金•他的文化人格与文学创作是相辅相成的,正是这一点成就了他人格的伟大和文学的辉煌。•他一生都在追求人格的独立和完善,探索“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浓郁的人道主义情怀里既有儒家正统的“仁爱”观,也有西方启蒙思想的成分,二者构成了他独特的文化人格内涵。•他自己在《随想录》中曾有说明:“我是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的,我拿起笔写小说,只是为了探索,只是在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道路。”其一生真诚、坦白的文学创作即是最好的明证。长篇小说《家》三代知识分子形象的思想内涵•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具有纯粹封建本质的老一代知识分子形象,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荒淫腐朽,是封建文化体制及观念的最大受益者,可是毕竟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已被画上一个句号,其余威虽在却也显得力不从心了。•以克明、克安和可定为代表的处于夹缝中生存的第二代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既不可能象父辈那样走传统的升官发财的老路子,又不可能象觉慧他们那样去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失去生活目标的他们只能走向堕落和沉沦。•以觉新、觉慧、觉民为代表的受过五四新思潮影响的第三代知识分子形象,尽管旧有的束缚依然存在,可是新的人生道路和前景已在他们面前展开,他们在与旧的封建势力的冲突与斗争中逐渐成长起来,最终毅然走向社会去开创自己的新人生。第八章·老舍的“京味”小说与戏剧•老舍作品“京味”形成的主要因素•从其创作经历看,无论是早期的《老张的哲学》、《二马》等作品是以北京的生活或北京人在海外的生活为题材,后来虽有其他题材的尝试,却均遭失败,自《离婚》后老舍

1 / 17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