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之争的背景中国礼仪之争有什么影响中国礼仪之争背景中国礼仪之争,指是的17世纪到18世纪这段时间期间,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就中国传统礼仪是否违背天主教义而展开的争议。据说直到1939年,罗马教廷才撤消了关于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的禁令。从历史上的角度来说,中国礼仪之争可以说是中国天主教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那么中国礼仪之争发生的背景又是什么呢?早在1582年的时候,在意大利的一位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以及利玛窦一同来到了肇庆,从而为近代天主教步入中国拉开了序幕。1644年正逢清兵入关,那个时候的天主教已经步入中国有62年的时间。期间,传教士汤若望在他人的协助下编制一套历法,获得了清朝朝廷的信任,在此之后天主教开始以迅猛的步伐在中国发展。同年时期,就耶稣会住院就有38所,其中耶稣会士来华的人数也累计到了82人,关于全国的教堂也已经将近156座,教徒约达245000人之多。一年之后,杨光先发表了一文《辟缪论》,并在文中大力批评传教士汤若望的历法不准。再加上朝廷大臣鳌拜不满汉人以及外邦人参议朝政,于是支持杨光先,将汤若望收押狱中,天主教在华发展直挫,史称“历狱”。康熙执政后,将大臣鳌拜打败,重新开始重用外邦人。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传教士在中国的蜜月期。在1692年的时候,康熙还曾下过一道容教令,这一密旨则标志着传教士的势力攀上高峰。中国礼仪之争原因对于历史上的“中国礼仪之争”,它具体是指在17—18世纪的时候,基督教传教士就对于中国传教方略所进行的一系列的争论和文化碰撞,中西双方当时未能搁置争议、求同存异,从而导致了文化交流中断。那么“中国礼仪之争”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根据历史的相关记载说,“中国礼仪之争”之所以会出现,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初耶稣会传教士在进入中国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一定的看法,也正是这个原因,“中国礼仪之争”这一事件登上历史舞台。当初作为“中国传教活动的真正奠基人、以及中国传教史上最重要人物”利玛窦就曾以他的渊博知识和对中国儒家经典的了解,加上他充分的耐心与适应性,获得了中国士大夫的信任与赞赏,从而取得了根本成功。但是,后来的一些传教士对待耶稣会并不是善意的。即便是教皇使节曾多次的出使来到中国,处理礼仪之争的矛盾,但全部都以失败结束。直到在1939年的时候,礼仪之争的矛盾愈演愈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毕竟当时传教士传播到中国的一些“科学技术”在根本上并不能满足中国迈向近代化的需要。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使得外来文化与我国文化再一次受到了冲击,礼仪之争的矛盾也就相对的来说更加激烈,日益凸显。中国礼仪之争影响对于发生在18世纪初的“中国礼仪之争”来说,虽然在儒家文化与以基督教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接触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当时中国对于礼仪方面的记录与历来的研究可以说是处于模糊...那么中国礼仪之争的影响又是什么呢?在这场礼仪之争中,可以被看作是一场参杂着文化讨论,修会斗争,教俗争锋,中西较量的一场大混战。另一方面,对于礼仪之争的本质来说,它本身就是围绕中国经典文献为展开的一次大讨论,因此对于华耶稣会士对中国的典籍介绍与评价,就注定成为了欧洲人理解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参照。关于礼仪之争,它真正影响的并不是中国,而对欧洲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大一些。首先,通过礼仪之争的表现来看,它是塑造了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耶稣会士的中国观。而且这些耶稣会士在礼仪之争中还体现着向欧洲传播中国观念的一个作用,并且还成为了外来欧洲国家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礼仪之争对于中国自己来说,在思想文化史上,中国礼仪之争的欧洲的影响确实要大于他在中国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对于当时中国关于礼仪之争的一些往来信件来看,其中就很少提及到关于礼仪之争的一个记录,甚至没有被中国人进行广泛的评论。此外通过这场礼仪之争,我们可以看见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不同传统的“人文思想”相交汇,并且给中国的统治阶层一个新鲜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