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七选四)1、《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学说”、“养生学说”、“药物治疗学说”、“经络治疗学说”等学说[1]。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2、《齐民要术》《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1]全书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3、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4、《梦溪笔谈》《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5、《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1590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时珍。《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中国古代汉医集大成者。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6、《天工开物》《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7、水运仪象台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汉族天文学家发明的一种大型天文仪器,由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它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这台仪器的制造水平堪称一绝,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富于创造的精神。简答题(五选三)1、简述夏商周时期的青铜技术成就(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商代后期,能熟练地使用多种分铸法,以获得复杂的器形。铸型工艺也已规范化。器物种类繁多,有各类礼器、生活用器、兵器、生产工具、车马器和乐器等。大型铸件用直径达600~800毫米的竖炉熔铜,由槽道浇注。重要器物的合金配比也初步形成规范]。西周时期陶范铸造进一步推广,中期以后形成独特的风格,出现许多新的器形、纹饰。有些器内铸有专篇铭文。技术的进步还表现在铜质芯撑的普遍使用。铜器足部从与铜器内腔相通改为封闭式等。商周时期改进制作陶范的泥料,能翻铸出极细的花纹。,在商代中期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工艺措施,铸件精品迭出,达到了良好的技艺水平。除此之外,还有青铜生产工具的生产,青铜生产工具是构成青铜时代生产力的一大要素。正是在青铜工具广泛应用的基础上,造就了举世闻名的灿烂的商周青铜文化。2、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数学成就秦汉时期《九章算术》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在此基础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又有了显著的发展。如赵爽《周髀算经注》,刘徽《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甄鸾《五曹算经》、《五经算术》和《数术记遗》等,都是重要的数学典籍,后被收入有名的“算经十书”而一直流传至今。南北朝时祖冲之所著《缀术》,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数学专著,可惜已经失传。这些数学著作记载了这一时期数学家在勾股算术、重差术、割圆术、圆周率、球体积公式、线性方程组解法、二次和三次方程解法、同余式和不定方程解法等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充实和发展了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刘徽在魏陈留王景元四年(263)作《九章算术注》。他在注释中对于《九章算术》的大部分数学方法作出了相当严密的论证,对于一些概念给出了明确的解释,从而为中国古代数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所提出的许多新的思想、方法、原理和获得的新成果,对后世数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和深远的影响。祖冲之是刘徽以后又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的圆周率值,是举世公认的重大数学成就,在数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中国古代数学发展过程中继两汉之后的又一个高潮。3、简述隋唐时期的天文学成就①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②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在实测中他认识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里得到的认识,不能任意向大范围甚至无际的空间推演,这是我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4、简述宋元时期的医学成就宋元时期是祖国医学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宋政府对医学较前代更为重视,设立校正医书局,校印宋以前的历代重要医学著作,组织编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大型方书和医典,还多次组织编修本草书。宋元时期苏州的临证医学得到全面发展,各科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出现了一批著名专科医家和医著。内科、妇产科、儿科、外伤科、五官科,宋代对内科疾病的治疗,在理、法、方、药诸方面总结了许多新法,较前代大有进步。宋元时期,针灸学有了很大发展。宋元时期是吴中医学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为明清时期吴中医学的鼎盛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5、简述明清时期的火器发展状况明代:出现了火箭。水雷。火铳逐渐分为单兵使用的手铳与重火力的碗口铳。由葡萄牙传入鸟铳与佛朗机炮。天启年间明朝军官从葡萄牙人处购得红夷大炮,为英国制造的早期加农炮,最远射程可达二十里以上。清代:明末火器专家毕懋康在其《军器图说》首次介绍了燧发枪,清朝康熙时制造出燧发枪,当时称为自来火。1631年仿造了红夷大炮,并开始大量装备军队。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清朝廷制造了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此后,清朝当局又制造了威远将军炮。但嘉庆朝后火器开始衰微,但根据清史稿、地方县志和驻藏军队的装备记载,清军火器普及率实质上达到了50%。然而清朝时期,中国与欧洲的技术差距是不容忽视的。清末因中国锁国已久而西方国家却是大幅进步,中国在战场上饱尝败绩后开始向西方购买较为先进的各式大小火器。论述题(三选二)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影响造纸术: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将人类文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印刷术:加快了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改变了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大大推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指南针: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进行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国的联系,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火药的发明和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传统作战的方式,对摧毁欧洲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推动和加速人类历史进程起重要作用。总之,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领先地位;它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它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它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1、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目标创办军事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和福建船政局。2.70年代开始,洋务派又以“求富”为目的,创办民办企业,著名的有开平矿务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3.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洋务派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4.此外洋务派大量翻译西方书籍,介绍西方文化。还创办了一批培养翻译,军事,工业人才的新式学堂,并派人出国留学。影响:1.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发展3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3、近代以来中国的科学为什么逐渐落后于西方(一)经济方面:落后腐朽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科技的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占主要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这种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只满足于一时的风调雨顺自给自足。安于现状,严重缺少有改变传统的开托精神和创造精神。这也大大舒服了中国近代卡机的落后。(二)历史原因:社会转型迟滞,影响近代科技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又最迟走出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历史最长的国家,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中国由于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中国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社会整体转型的迟滞同时导致科技思想转型也没有跟上世界科技思想的发展潮流(三)动力不足: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近代中国落后的社会制度压制了中国人的创新思维,政府对科技的漠视使中国古代的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历史上能够青史留名的科技人才寥寥无几。,统治者大力提倡儒学对科技的发展重视不够。(四)社会制度:国家实行封闭政策不利于中国人创新思维的发展,国家只有开放,才能使国家获得多方面的新信息,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创造出新的科技成果。近代以来一次次的文字狱,文化大革命,压抑个性,把大量知识分子迫入了脱离实际、严重阻碍了科技的发展。(五)教育制度:落后的教育体制制约科技的发展宋代程朱理学产生,它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很大程度上压制人的个性发展,不利于科技进步。学校讲授四书五经,以培养科举人才为主要目的,考生越来越无法发挥人的自主性,自然科学一片空白,教育体制的落后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六)社会环境:社会动荡影响科技发展清朝结束后中国长期陷入战乱之中,中国的科技发展缺乏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科技的发展。。(七)文化背景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辩证性与实用性影响了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产生,思维方式和科学价值观的差异是中西科技形成差距的原因之一.(八)价值观:狂妄自大,重视实用,忽视理论和自然科学中国领先了2000年,到明末清初时中国人与外界交往都是一种“傲视蛮夷、泱泱大国舍我其谁”的态度、反功利主义的传统价值观制约着中国近代科技发展。中国古代科技思想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因此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忽视抽象科学的研究。总的来说,近代中国科技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