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提纲第一单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提纲(第一单元)世界史●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苏联的雅尔塔,《雅尔塔协定》)—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际—实质: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参加者:斯大林(苏)、罗斯福(美)、丘吉尔(英)—影响:划分了美苏两国的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英国首脑丘吉尔出席雅尔塔会议时的感想:“我的一边坐着把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材料中的“俄国熊”和“北美野牛”各指什么国家?这反映了当时大国之间的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①“俄国熊”指苏联,“北美野牛”指美国;②战后美苏成为超级大国,英国遭到严重削弱。●二战后美苏长期争霸的主要形式:冷战(1947~1991年)—含义:指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采取除军事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本质目的:遏制共产主义—1946年,英国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实质:遏制社会主义)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具体表现①柏林墙的修建;②美苏核军备竞赛;军事上③古巴导弹危机(领导人:肯尼迪【美】和赫鲁晓夫【苏】,说明美国的军事实力占优势);④侵越战争(是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损失最大的一次战争)。—影响:加剧了两极格局的形成和世界范围内美苏争霸的态势,不利于世界的稳定与发展,不利于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导致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两极格局(核心:美国和苏联;争夺重点:欧洲)—形成原因根本原因:战后美苏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加剧客观原因:战后美苏两国实力均势—形成的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北约(1949年)华约(1955年)成员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西欧和北美)苏联和7个东欧国家(苏联、中欧和东欧)签订条约《北大西洋公约》《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性质针对苏联的军事集团抗衡北约的军事集团影响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相似之处都是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集团;※欧洲的哪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加入华约?答:南斯拉夫。●战后最具有世界意义的变化之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的现代化追求—最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大洲:亚洲独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越南北部、中国、朝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印度(最大的殖民国家,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有17个国家独立)。—殖民时代终结的标志:纳米比亚的独立(1990年)—1950~1973年“黄金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亚非拉国家崛起的史实:政治上:亚非会议(1955年,印尼的万隆)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后引申和发展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目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表达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追求)(重要文献:《七十七国联合宣言》)经济上②“亚洲四小龙”的腾飞(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③中东国家的觉醒(1973年石油危机原因:产油国实行石油禁运,大幅度提高油价)●东欧剧变(1989年)苏联解体(1991年)—东欧剧变主要指社会制度的变化。—东欧剧变的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和本国实际相结合—意义:标志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世界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平和发展—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实力。—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种族歧视、宗教矛盾等※你认为当今世界怎样才能构建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答:①加强合作与对话,反对对抗;②客观公正对待冲突双方,彼此理解对方诉求;③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④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南北问题(“南”指发展中国家,“北”指发达国家)—原因:①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侵略;②发展中国家的外债多;③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主要原因)。—表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悬殊。—解决措施: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②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解决意义:①有利于解决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②有利于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史军事上:抗美援朝,和平解放西藏(1951年,标志着我国大陆的全部解放)●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政治上:①肃清国民党旧政权留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和土匪;②建立各地各级人民政府,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经济上:土地改革●抗美援朝(1950~1953年)(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目的:保家卫国,巩固新生政权—原因:①美国的帝国主义进攻已经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②保卫国家,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③应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抗美援朝。—参加军队: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麦克阿瑟·克拉克)——中国人民志愿军—重要战役:上甘岭战役—胜利标志:美国“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历史意义:①提高了国际威望;②巩固了新生政权;③为我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建设环境。●土地改革(至1952年底)—目的:巩固新生政权—性质: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农具、牲畜和房屋—意义:①彻底消灭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农民获得了真正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政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三大改造(至1956年底)—目的: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含义: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方式: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性质: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主要原因: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公私合营—意义: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开始向工业化转变的标志:一五计划(1953~1957年)—主要表现方面: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成就:①第一辆国产汽车在长春诞生;②第一批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③鞍山钢铁公司恢复扩建;④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⑤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的修建。—历史意义: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原因:①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②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③急于求成。—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大跃进运动(表现:大炼钢铁)影响:①破坏了生态环境;②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教训:必须不断坚持改革,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政策、方针要符合国情,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原因:①毛泽东过分严重地估计了我国的阶级斗争形势;②采取了“大民主”的错误方法;③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的阴谋利用,企图篡党夺权。—事件:破四旧、贴大字报、批斗会(最大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波迫害致死)—影响:①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②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受迫害;③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破坏;④给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结束的标志:粉碎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两弹一星指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目的与意义:①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②维护世界和平与国家安全。—成就:①我国第一颗中近程地对地导弹试验成功;②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③1966年,我国装有核弹头的地对地导弹试验成功;④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⑤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用长征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功臣:钱学森(导弹之父,火箭之父),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钱三强—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核心),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精神,科学精神精神内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勇于攀登—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打破“中国贫油论”地质学家:李四光;铁人:王进喜—体现的时代精神: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十三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北京)—内容: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思想上);②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第二代领导集团(组织上);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治上)。—意义:①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②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对内改革(1979年,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首创地点:安徽凤阳小岗村)方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意义:①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对外开放(1980年,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经济特区: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海南和新疆的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①吸收外国资本;②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③扩大对外贸易。—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意义:①中国的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②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深圳在对外开放与发展经济方面有何优势?答:①地理位置优越,沿海,毗邻香港;②国家的优惠政策;③移民城市人才聚集;④科技领先观念创新。●一国两制(邓小平)—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个中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目的: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成功实践: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②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港澳回归原因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直接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②“一国两制”的方针正确。—港澳回归意义:①洗雪了百年国耻;②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一步;③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台湾问题(性质:内政问题,港澳问题则是主权回归问题)解决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不利因素:台独分裂势力,国外反华势力有利因素: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②“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③人民的支持;④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和直接三通的开启;⑤国际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共处—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尔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外交活动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开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建国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答:⑴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三条原则: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⑵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作用:①提高了国际地位和威望;②有利于创造稳定的国际环境,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基础。※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会被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所接受?答:因为它既符合广大亚非国家的共同利益,又适用于不同社会制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