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与能力训练·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第1课时“两极”与“冷战”基础训练1.B2.D3.A4.C5.C6.B7.A8.C9.问题一:“极权政体”是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自由国家”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问题二:东西方两极对峙的格局,其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问题三:“冷战”政策。因为“二战”后,美国确立了霸权地位,欲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称霸世界,而共产主义制度是它控制全球的最大障碍,社会主义国家是它的主要敌人。拓展与探究问题一:图1:第一次世界大战;图2:法西斯势力;图3:“冷战”时期;苏联解体。问题二:大国结盟,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等等。第2课时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的现代化追求基础训练1.A2.D3.C4.A5.C6.国家主权:捍卫了国家主权。经济效益:苏伊士运河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能从中获得巨大经济效益,这对恢复和发展埃及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影响:激励了其他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7.问题一:“二战”后,亚非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已有约三十个国家打碎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枷锁取得独立。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亚非国家普遍感到应增进相互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亚非国家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问题二:周恩来总理发挥外交才能,识破了帝国主义的破坏行径,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认为各国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并不妨碍各国间的求同与团结。这一原则的提出打破了会议的僵局,赢得了各国代表的广泛支持,促进了亚非的团结与合作。拓展与探究问题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国家之间“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既符合广大亚非国家的共同利益,又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二: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相继完成,结束了殖民统治时代;亚非会议的成功召开;亚洲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中东国家的觉醒等事件。问题三: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中,石油不仅作为资源,而且作为遏制性武器,成为阿拉伯产油国与欧美强国较量的重要砝码,对世界石油的产量和价格产生重大影响。这些都说明了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在崛起。(回答言之有理即可)2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第1课时巩固新生政权基础训练1.C2.D3.C4.B5.C6.问题一: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朝鲜。问题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帝国主义的进攻已经威胁到了新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作战,既是为了支援朝鲜的反侵略斗争,也是为了巩固政权,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问题三:结束时间:1953年。结束的标志: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问题四:巩固了新生政权,赢得了和平建设的环境和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拓展与探究问题一:前者指的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启发了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后者指的是1949年的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问题二:名称标志性意义图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图2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图3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图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问题三:启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充满艰辛和曲折,正视各种困难和挫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等。第2课时进入社会主义基础训练1.D2.B3.C4.C5.A6.C7.问题一:说明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问题二: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①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②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③建成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武汉长江大桥;④建立了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等。问题三: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拓展与探究问题一: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3问题二:原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很难发展生产;农产品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变化:变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问题三:国家加大对农业扶持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绿色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回答言之有理即可)问题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尊重客观规律等。第3课时失败与挫折基础训练1.A2.D3.A4.B5.C6.C7.B8.问题一:“一五”期间,我国先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二:图1反映了“大跃进”运动;图2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问题三:必须不断坚持改革,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拓展与探究问题一:“坏事”指的是“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好事”指的是“文化大革命”从反面为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借鉴,从而促使人们总结经验教训,从政治上、经济上改变国家的面貌。问题二:①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应该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②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应作科学的分析(正确区分两类不同社会性质的矛盾);③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④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第4课时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基础训练1.A2.B3.D4.C5.D6.内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勇于登攀。意义:“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创造的新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回答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拓展与探究意义: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增强了保卫世界和平的力量,减少了核战争的危险,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威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第三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第1课时改革开放的年代基础训练1.B2.B3.D4.C5.D6.问题一:都位于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国家对这两个地区都给予了优惠的经济政策;两地都是从相对落后的地区一跃成为南部和东部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发展速度快、变化大。问题二:党的改革开放总方针决策的正确性。问题三:①可以吸引外资,补充自身资金的不足,可以不必自力更生,自讨苦吃;②可以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跨越式发展;③可以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增强发4展活力。拓展与探究问题一: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问题二:B:南北战争;解决的问题:奴隶制问题。问题三:要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统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等。(符合题意、任意3条即可)第2课时“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基础训练1.D2.A3.D4.C5.C6.问题一:1949年,国民党军失败退守台湾。问题二:香港、澳门是殖民主义者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割让和租借出去的,港澳回归是主权回归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问题三:“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国际反华势力破坏干涉。一个中国。拓展与探究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国有权采取一切手段捍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不放弃使用武力,是针对外国敌对势力和“台独”分子的,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只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才能真正防止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和外国势力的干涉。(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第3课时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基础训练1.C2.D3.A4.A5.问题一: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才能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同时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两大制度的对立逐渐为美苏争霸所取代。问题二:①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政治和外交智慧;②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③美国同苏联争霸,想联合中国牵制苏联;④中国反对苏联搞霸权主义,同苏联关系破裂后,与美国缓和关系,以抗衡苏联。问题三:外交政策应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必须符合国情;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等。(回答言之有理即可)问题四: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拓展与探究问题一:抗美援朝;C;保家卫国,巩固新生政权。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问题二:中美关系由对抗到友好合作。问题三:和平问题、发展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或列举具体问题如跨国犯罪、武器扩散、毒品走私、非法移民、环境污染、疾病蔓延、网络安全),答出一例即可。《中美联合声明》认为中美两国应加强协调与合作。第四课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第1课时“冷战”后的和平主题基础训练1.D2.A3.B4.B5.问题一:三国协约,三国同盟(协约国,同盟国)。5问题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华约)。两极格局。问题三:一是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和恐怖主义;二是霸权主义。加强合作与对话,反对对抗;客观公正对待冲突双方,彼此理解对方诉求;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等。问题四:特点:政治多极化。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加强国际间的团结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拓展与探究问题一:世界格局的变化带来了世界力量对比的失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推行,恐怖主义力量的增长,民族矛盾的激化,南北贫富差距的拉大,不同宗教之间的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等。问题二:严重影响着国际社会的安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联合国的权威等。问题三:本·拉登被击毙意味着国际反恐斗争只是进入了转折的新阶段,而不是完全胜利的阶段。(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第2课时“南北”关系与“发展”主题基础训练1.C2.A3.D4.A5.B6.问题一:发展问题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在扩大问题。问题二:这种贸易状况会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的不平等现象,由此埋下战乱、疾病等不安定的种子。问题三: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长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遭受西方国家的掠夺;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在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的战乱等。根本途径: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拓展与探究①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解决的根本途径);②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世界发展的重点,发展中国家也要搞好自身的发展;③在处理经贸关系时不得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致力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积极推动南北对话、南南合作等。第3课时新世纪的中国:机遇与挑战基础训练1.C2.A3.D4.D5.问题一: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②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问题二:我们青少年要从小树立崇高理想,肩负历史使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积极宣传科学发展观,关爱他人、社会和自然,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或: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拓展与探究问题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6问题二:表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