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专题第一章复习中国在自然资源上有何优势和劣势?人口学家如何总结人口转变规律?中国现在达到了人口转变的哪个阶段?提高人口质量都有哪些途径?应该如何理解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第二章劳动力资源及其配置分析传统体制下扭曲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格局以及导致的后果回顾改革以来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进展情况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的中国劳动与就业问题,同时考察所面临的挑战和出路3非典型的劳动配置格局•经济结构转变是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古典经济学家)•经济发展是一个遵循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双重主题)的推进过程•经济规律:人均收入水平初级产业的产值比重及就业比重中国在改革以前:经历几十年的工业化过程,工业比重大幅度提高但农业劳动力比重仍然偏高及城市化水平相对低下(有异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制度4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以前:为资本集约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服务的经济体制模式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就业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中期及短期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丰富的劳动力并不是稀缺资源,因此不是经济计划的重点企业使用劳动力体制①全民所有制:新增职工指标由国家控制②集体所有制:新增职工指标由地方管理企业用工制度:固定工(“铁饭碗”)和临时(合同)工5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维持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形成的配置制度和就业体制①保障城镇劳动力的全面就业(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②保持城镇职工的低工资水平(政府压低生产要素价格)③抹平不同人力资本禀赋的职工间的报酬④实行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低工资高就业”条件A.基本生活用品的低物价政策(维持劳动力再生产)B.货币工资之外的实物福利和社会服务(住房、医疗、教育等)6户籍制度与城乡分割户籍制度:把城乡人口和劳动力分隔开的制度安排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户籍管理体制的确立•目的:固定城乡人口的分布和劳动力配置阻碍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框架•迁移意味着户籍所在地的改变7表2-1两种投资分布的就业情景比较(亿元,万人)实际投资(1)假设投资(2)实际就业(3)假设就业(4)增减就业(5)=(4)-(3)重工业374220682245.21240.8-1004.4轻工业3942068709.23722.43013.2合计413641362954.44963.22008.88传统体制的就业损失重工业资本密集程度高劳动力吸纳能力弱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推行意味着牺牲大量的就业机会改革以前劳动力资源配置二元结构(城乡间的对立和反差)就业机会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均等资源的结构变化规律:农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转移顺序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而发生的结构变化的两个过程:①第一个过程是各个部门产量或产值比重的消长。农业的产值比重会逐渐下降,非农业产值比重相应提高。②第二个过程是各个部门就业比重的改变。初级产业的就业劳动力减少,工业和服务业的就业劳动力比重相应提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非农产业产值和就业,以及城市化水平相应得到提高。9就业结构的非典型化图2-1人均收入、城市化与劳动力分布01020304050607080901952(119元)1978(333元)2000(1860元)年份和实际人均GDP产值和就业比重(%)0510152025303540城市人口比重(%)非农产值非农就业城市化10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产业产值和就业以及城市化水平①改革前人均收入提高慢、非农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提高慢;改革后二者速度都呈加快趋势②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表2-2在比较中观察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化(美元,%)国家人均GNP(按PPP法)城市化水平农业劳动力比重农业增加值比重农业生产率中国3,2913250.01734.0埃及3,3034529.51757.6危地马拉3,5173951.62344.6牙买加3,2765620.3839.4约旦3,5427414.2214.1摩洛哥3,1905537.51745.3乌克兰3,1426815.01493.3中低收入国家3,41041-12-11中国经济结构转变中的一个非典型化特征:以工业产值比重提高为特征的产业结构转换发生的同时,以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为特征的就业结构转换微不足道,即中国就业结构转换比产值结构转换来得更迟。注:农业生产率=农业增加值比重农业劳动力比重;农业劳动力比重中国为2000年数,其他国家为1997年数。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两个概念的区别•迁移:有户籍变动的居住地变化•流动:无户籍变动的居住地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户籍变动的劳动力流动现象越来越普遍12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大规模迁移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大规模迁移:传统的发展战略和体制的历史遗产农业劳动生产率人均耕地“民工潮”大规模迁移:乡镇企业发展阶段变化的结果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转移城乡经济改革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收入差距扩大增强了迁移的动力农民通过迁移寻找“脱贫之路”13图2-2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2001年)农业67%工业9%建筑业6%交运电信2%贸易餐饮4%其他非农12%第三产业18%14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果流动人口的特征①流动人口年龄(20-35岁)大大低于劳动人口的平均水平②迁移者与农村劳动力人口平均水平相比受教育水平较高(大多数初中以上)③迁移者中男性比重一般高于女性(来料加工行业的沿海地区女工比例较高)④迁移者在其家乡的收入处于中上等水平(通常可以承担迁移成本)省内迁移比重大,跨省迁移主要是中西部迁移到东部沿海的乡镇企业迁移流向吻合托达罗(M.Todaro)的预期收入差距决定迁移的假说15解释劳动力迁移的托达罗模型托达罗关于迁移决策的表达公式:Mt=h(PWU–WR)•Mt表示时间t内的迁移数量;h表示潜在迁移者的响应率;P表示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WU表示城市工资;WR表示农村工资。•公式含义:农村劳动力是否向城市转移,取决于他们在考虑在城市找到工作机会的可能性大小之后,比较在农村能挣到的收入与在城市能挣到的收入间的差别。被城市就业概率打过折扣的城市收入称为预期收入。预期收入迁移的物质成本和心理成本决定迁移16人口流动怎样影响发展?劳动力流动的发展效应•资源重新配置效应1978年改革后发挥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保持比较优势的效应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抑制了劳动力成本提高•填补岗位空白的效应建筑、环卫、餐饮、月嫂等•促进城市建设的效应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迁移劳动力的贡献17图2-3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增长结构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197819801985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年份就业人数(万人)国有单位集体单位城市其他农村企业农业经营18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发育•1987年的企业劳动制度的第一轮改革:打破“铁饭碗”•国有经济不再是劳动者就业的唯一渠道•非国有企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长期与短期的就业形势造成就业增长缓慢的原因①产业结构调整使部分丧失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部门排挤出大量劳动者(结构性失业)②短缺到相对产品过剩的转变、宏观经济景气的影响,中国经济进入常规增长时期③国有企业改革使企业经理人取得了劳动用工自主权(减员增效)19WTO对就业的效果与冲击长期:有两个因素促进就业的增长(正面效果)①经济增长效应②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上更多地参与国际分工短期:化解就业冲击取决于三个因素①政府政策和对策②劳动者的素质(对市场的适应力和学习新技能的能力)③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水平20图2-4分市、镇、乡劳动年龄人口教育水平39495623733577355901061%10%100%城市镇农村文盲和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21转业和再就业的素质障碍•城市和乡村在教育水平上的差距•从职业要求看,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严重失衡•劳动力人力资本差异引起了就业机会的差别劳动力市场的制度障碍中国经济增长可归结为以下四方面因素①劳动力流动②市场发展产生的效率③外贸和技术引进④国内投资和外资引进•这四方面大致可涵盖迄今为止中国通过改革创造市场条件,以使比较优势发挥作用从而带来增长效应22劳动力市场的制度障碍日趋严重的城市失业现象的两种表现形式•一般失业:离开原来的岗位、丧失有收入的工作机会•下岗:离开岗位但保持与原单位的劳动关系;企业负担下岗人员的福利和提供基本生活保障23劳动力市场的制度障碍户籍制度的制度约束(妨碍城乡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制度根源)①户籍制度使得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属不能得到城市永久居住地法律认可(迁移预期只能是暂时性或流动的)②就业政策、保障体制、社会服务供给方面对外地人有差别性对待③只要户籍制度存在,就存在着政策周而复始的可能性(松动的城市就业政策往往会再次复归到城市偏向的轨道上,加大了对外地劳动力的排斥)24户籍制度改革的三种模式以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为代表特点:“最低条件、全面开放”以中等城市及一些大城市为代表特点:“取消限额、条件准入”以北上广等特大城市为代表特点:“筑高门槛、开大城门”25第二章思考题1.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有哪些特点,它们都服从于什么政策目的?2.为什么中国没有随着人均收入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提高城市化水平?3.应该从哪些方面观察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水平?4.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对城市有哪些积极效应?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城乡就业面临哪些挑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