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的种植概况及病虫害防治研究进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葡萄的种植概况及病虫害防治研究进展摘要:葡萄在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葡萄栽培总面积达到411.9千hm2,葡萄产量596.4万t。葡萄的病虫害,对葡萄植株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多雨地区和遭遇多雨的年份,常造成病害猖獗流行,给葡萄生产带来重大损失。葡萄病虫害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给防治带来较大困难。“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葡萄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在葡萄生产中,要随时观察疫情发生动态,做到提前预防。即使疫情尚未发生,也应预先喷药保护。综合防治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同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农药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以达到提高产量、质量,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目的。关键词:葡萄;种植概况;病虫害;防治葡萄是我国重要的落叶果树种类之一,其适应性强、结果早、效益高。改革开放以来,葡萄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葡萄种植,葡萄栽培和加工已成为许多地区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我国葡萄栽培现状及特点。葡萄栽培面积基本稳定,产量继续增长。2007年全球葡萄栽培总面积7871千hm2,葡萄总产量64601万t。我国葡萄栽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突飞猛进地发展,30a来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持续增长。2008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达4513千hm2和71515万t,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5位。按鲜食葡萄产量,我国已连续多年高居首位。近年来我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发展,2007年酿酒葡萄种植总面积达到533万hm2,占全国葡萄总种植面积的12%左右。酿酒葡萄品种以红葡萄品种为主,约占80%;白葡萄品种约占20%。其中赤霞珠栽培面积已超过2万hm2,是中国第1主栽酿酒品种。品种结构逐步改善葡萄品种结构逐步改善,主要栽培品种逐步多样化,鲜食品种由20世纪中期的玫瑰香、龙眼、牛奶等品种发展到巨峰、黑奥林、藤稔等,直到现在的红地球、巨峰、户太8号、绯红、京亚、粉红亚都蜜、维多利亚、夏黑等。鲜食品种占85%以上,其中巨峰系及其他欧美杂交品种较多,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欧亚品种玫瑰香、龙眼等,主要分布于河北及京津地区;酿酒葡萄集中栽培于渤海湾产区、新疆北部、河西走廊、怀来盆地等。赤霞珠、梅露辄、霞多丽等优良品种已成为我国酿酒葡萄的主栽品种,面积约占全国酿酒葡萄的90%。*数据来源:中国种植业信息网水果数据库。栽培方式多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目前葡萄栽培方式已从单纯的露地栽培发展到设施促成栽培、设施延后栽培以及设施避雨栽培、一两年熟等多种栽培方式。尤其是设施栽培的发展已成为当今葡萄栽培的1种综合技术应用模式,不仅扩大了葡萄栽培区域,而且延长了葡萄果品的上市供应时期,有效提高了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而南方避雨栽培扩大了葡萄特别是欧亚种的栽培范围。目前,全国葡萄保护地面积达到5000hm2,显著提高了葡萄栽培的经济效益。近些年,我国已经发展了大量的鲜食和酿酒葡萄,并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相当的产量。然而,随着鲜食葡萄面积不断增大,品种逐年增加,农田生态环境改变,葡萄病虫危害加重,严重制约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比如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等,还有葡萄绿盲蝽、葡萄瘿螨,葡萄叶蝉和葡萄蓟马等。因此,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是提高葡萄商品性的有效措施之一。葡萄霜霉病分布于我国各葡萄产区,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害新梢、幼果等。轻者造成叶片大量脱落,枝条不充实,冬芽不饱满,影响葡萄次年产量和质量,重者导致枝条或整株枯死。叶片受害后,正面呈淡黄色斑点,叶背面产生白色霜霉状物,病叶逐渐干枯脱落。新梢发病开始为水渍状半透明斑点,后变为微凹陷、黄色至褐色病斑。潮湿时病斑也能产生白色霜霉状物,病梢扭曲、枯死。幼嫩果粒高度感病,幼果染病后,病部褪色、变硬下陷,出现白色霜状霉层,随后皱缩脱落。在葡萄开花前和花后,喷洒1:0.5:180~200倍波尔多液,隔半个月喷1次,连续2~3次,保护幼嫩叶片。发病初期喷洒品宁(20%烯酰吗啉悬浮剂)800~1000倍液,掌上名钻(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卓冠(80%三乙膦酸铝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烯尔嘧(6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续3次。灰霉病是一个弱寄生菌,并喜欢低温高湿的发病条件。在葡萄上主要危害季节的花穗和秋季成熟期的果穗。春季谢花前后如果遇到连阴天气或大雾天气,病菌很容易借助即将脱落的花侵染花穗,造成整个花穗染病。灰霉病病菌主要以菌核和分生孢子越冬。葡萄灰霉病菌有明显的潜伏侵染特性。一般是在开花期通过花托部位侵染,少量的病菌是通过雄蕊和花柱侵染。葡萄花朵完全开放时期是灰霉病侵染最敏感的时期。防治关键时期:第一个关键时期,花期前后:花序和幼果喷药保护,可只喷花序或果穗;第二个关键时期:套袋前,全园细致喷雾。药剂不能造成果面污染。根据一些地方的经验,可以试用喷果穗的方法,效果非常显著。葡萄炭疽病果面产生针尖大小水渍状褐色园形斑点,但不发展,病部仅限于表皮。果实着色后扩大下陷,色泽加深,呈轮纹状,病斑里长出小黑点。当果实着色后扩大下陷,色泽加深,呈轮纹状,病斑里长出小黑点。果粒软腐,易脱落或失水干缩成僵果,振动容易脱落。遇潮湿环境其上长出白色菌丝和粉红色粘稠状物。这是识别此病的重要特征。防治措施,1.萌芽前:波美5度石硫合剂;2.开花前:喷(10%苯醚甲环唑WDG)重点喷一年生枝条。3.落花后:喷80%甲托800倍4.6月份开始:天气干旱10--15天一遍,降雨多8--10天一遍;5.套袋前:选用(45%咪鲜胺水乳剂);6.着色后:用(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EC)单喷果。间隔10-15天一次,注意轮换用药,连喷2-3次。7.套袋葡萄摘袋后,用(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EC)单独喷果穗。白粉病主要危害葡萄绿色幼嫩部分,菌丝体生长在植物表面,以吸器进入寄主表皮细胞内吸收养分。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及果实等幼嫩器官,老叶及着色果实较少受害。(1)枝干:新梢发病新梢上出现星状病斑,上被白粉;木质化后的枝条上出现褐色到黑色病斑。(2)叶片:在生长季初期,由上一年病芽发出的新梢生长缓慢,叶片卷缩(卷缩叶),带灰色。用肉眼能观测到的第1次症状,是分生孢子的出现。由初次病上的分生孢子完成再侵染,从而使叶片上出现与霜霉病症状相似的油斑,但其病斑更小,而且叶背面的叶脉变黑;在这一阶段,菌丝体就在叶片正面出现,叶色绿或呈灰白斑块,叶片正面覆盖白粉(菌丝体),严重时,白粉可布满叶片,叶片卷缩,枯萎而脱落。在秋季,可在一些病叶的病斑上发现黑色的颗粒(直径0.1毫米)。(3)果实:浆果和果梗上的囊壳要比叶片上的少得多。花序和果穗在转色前,病斑上被白粉,幼果可能干、裂(果皮生长受阻);在转色后,白粉病不能再在浆果上发展,但病果上的黄色病斑可一直保留到采收。此外,即使在转色期以后,白粉病仍可在一些品种的果梗上发展。一次是在处涂上架后萌芽前喷药。一次是在开花前1周内或者是在开花前遇到降雨要在雨后喷施一次内吸治疗性杀菌剂,铲除刚刚萌发的越冬病菌。早期的良好防止可以延缓病害的发生时间达到30天,病害的严重度从50%降低到5%。内吸性治疗剂特别适合花前防治,铲除春季病源菌,绿盲蝽以刺吸式口器危害葡萄的嫩叶、芽和花序。由于该虫体小,发生早,昼伏夜出,危害初期症状不明显时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常常因为防治不及时,造成叶片破碎不堪极大的影响光合作用。该虫以卵在葡萄皮缝和芽眼间或其他果树上的断枝上越冬。翌年4月中旬,平均气温在10℃以上孵化为若虫,若虫和成虫都可以造成危害,5月上旬葡萄新梢展叶期进入危害高峰,对叶片危害极大,直接影响葡萄生长。该虫有白天潜伏、夜间活动、喜迁飞、食性杂的特点。到五月底、六月初成虫从葡萄上迁飞到杂草、棉花或其他果树上危害。8月下旬出现第四代或第五代成虫,10月上旬产卵越冬。防治措施,春季葡萄展叶后,发现若虫危害要立即喷药防治。由于很多绿盲蝽生活在田间地头的杂草上,因此,除葡萄以外,田间地头的杂草上也要喷药,以便彻底消灭害虫。葡萄瘿螨又名葡萄锈壁虱,局部地区危害比较严重。为害状:葡萄瘿螨主要在叶背面为害,初期叶背产生许多不规则白色斑块,逐渐扩大呈现一层很厚的毛毡状白色绒毛,后变茶褐至深褐色。受害部位叶背凹陷,正面凸起,形成不规则大小不一的”病斑”。严重时叶片凹凸不平。枝蔓受害肿胀成瘤、表皮胀裂。形态特征雌成螨体长0.1~0.3毫米,白色。圆锥形似胡萝卜,密生80余条环纹。近头部有足2对,腹部末端两侧各生1条细长刚毛。雄虫体形略些卵椭圆形、淡黄色。若螨与成螨相似,体小。发生特点葡萄瘿螨一年发生多代,成螨群集在芽鳞片内绒毛处,或枝蔓的皮孔内越冬。次年芽膨大时开始活动为害,展叶后爬到叶背绒毛下吸食汁液,产卵繁殖。严重时嫩梢、卷须、果穗均能受害。喜在幼嫩叶片上为害。6、7月份受害最重,9月以后潜入芽内越冬。防治方法,1早春芽膨大期喷布石硫合剂波美4~5度液,或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2葡萄展叶以后喷布石硫合剂0.3~0.5度液,或50%硫悬浮剂、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3从有该螨发生地区引入苗木或插条时,用发芽前喷布的药液浸沾以后再栽植。葡萄蓟马又称烟蓟马。属于瘿翅目,蓟马科。此虫在我国葡萄产区已有广泛的分布,近年来对葡萄的为害有日益增长之势。局部地区或果园受到严重危害。葡萄蓟马主要是若虫和成虫以锉吸式口器锉吸幼果、嫩叶和新梢表皮细胞的汁液。幼果被害当时时不变色,第二天被害部位失水干缩,形成小黑斑,影响果粒外观,降低商品价值,严重拊引起裂果。叶片受害因叶绿纯洁被破坏,先出现退绿的黄斑,后叶片变小,卷曲畸形,干枯,有时还出现穿孔。被害的新梢生长受到抑制。防治方法,1清理葡萄园杂草,烧毁枯枝败叶。2在开花前1~2天喷10%吡虫啉2000-3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剂、40%硫酸烟碱、2.5%鱼藤精均为800倍液,都有较好效果。3庭院葡萄可喷低毒高效杀虫剂溴氰菊酯(敌杀死)2000~2500倍液,喷药后5天左右检查,如仍发现虫情较重时,立即进行第二次喷药。葡萄叶蝉又叫葡萄浮尘子,在我国葡萄产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葡萄叶片。成虫、若虫在叶背面为害,受害叶片正面发生灰白色斑点,虫口密度大时可使整叶叶面变灰白色。影响光合作用和枝条发育,降低果实品质。生活史及习性由于气候条件不同各地发生时期及代数也不同。华北、华东地区2-3代,以成虫在落叶、杂草、砖、石、土缝和墙缝内过冬。葡萄芽萌发时开始活动,展叶后即在叶背取食为害。成虫、幼虫和若虫均以刺吸口器为害,成虫会飞会蹦,可以横向走动,喜在叶背面取食,而在正面出现被害状。若虫爬行敏捷,受惊则很快逃跑。幼虫和若虫多在叶背主脉两侧取食为害,经几次蜕皮后变为成虫。成虫产卵于叶脉组织内或叶背茸毛下,卵散产,卵孵化后产卵处变褐色。二代区,6月上旬出现第一代若虫,有的年份5月中旬即出现第一代若虫,6月中下旬发生第一代成虫,7月中旬发生第二代若虫,8月出现第二代成虫。三代区,5月上中旬发生第一代若虫,6月发生第一代成虫,7-8月发生第二代成虫,9-10月发生第三代成虫。上海、苏州一带,8-9月份虫口密度最大,为害也最重,秋凉后成虫逐渐潜伏越冬。防治方法:1清除落叶和杂草以消灭越冬成虫。2加强生长期田间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3抓住第一代幼虫和若虫发生期进行喷药防治。一般在5月中、下旬,在葡萄展叶后为宜,可喷2000-3000倍吡虫啉或敌杀死、功夫菊酯等触杀性强的菊酯类农药。隔5-7天再喷一次,一般可全年控制为害。参考文献[1]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J].农业出版社.1977,177~198.[2]张一萍.《葡萄病虫害诊断原色图谱》[M].金盾出版社.2005年,97~132.[3]马国瑞,石伟勇.《果树营养失调症原色图谱》[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9~84.[4]果树病理学(果树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46~252.[5]江苏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植物病害诊断》[M].农业出版社.1977,9.[6]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