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企业与城镇成长的专业标杆机构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制度设计王廉/文摘要:本文强调装备制造业要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制度保证是关键。这个制度就是科技攻关市场机制的设计与实施,否则,光靠举国举行体制,而非社会市场制度,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要达到预期效果,可能有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乃至仍将沉疴连连。关键词:装备制造、制度设计、市场机制时下,有关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亦或地方与国家战略,可谓洋洋千言,规划宏伟,令人振奋的清单与顶层设计,举国体制、全行业突击突围,几乎天衣无缝。但有一点,在举国举行体制下,却缺乏市场社会制度保证。多年的经验如建国初的150多项国家工程,863计划等等,成就不容置疑,可多有不尽人意之处,值得深思探讨,那就是市场制度设计的欠缺。这个制度不是规划的顶层设计高低问题,而是缺乏市场为中心的全方位制度设计。目前装备制造业这病那病,制度设计跟不上,将会对目前存在的病症根治延缓乃至沉疴连连。一、为何要进行制度设计一是提高科研市场研发与应用水平与效率,二是建立起社会化的市场机制加快装备制造业新型升级水平,三是会大大提高效率。四个三方:按照装备工业制造业规划,以及众多的行业或国企振兴装备制造业规划,都以某某时间、完成某某顶层设计、需要多少人才、国家财政应给予多少支持进行规划。实际上是企业或单位不掏钱,将财政拨款的骨头熬其油,以“三生有幸赶上时代机会,三方面(单位资源、申请拨款、社会)筹资、三几年出大成果,三次以上表态(单位、上级、社会)的“四个三”宣言。却闭口不谈市场社会制度、成本与效益挂钩。问题何在:在技术路径与全技术研发设计链上,几乎是无隙可击的。如中国工程院20余位院士主持的“中国制造业”规划,从背景、路径到市场实现,清清楚楚。但细究之间,问题出现了:谁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版的第一二三当事人?当事人之间如何分工?有什么制度约束?显然这个规划不清楚,表述也模糊。这就要问:制造业升级是国家、科技人员,还是企业与市场客户的事?从技术差距到机制,可归结为六个病态。神经病:关键设计软件、数学化与仿真分析软件,工业控制软件等核心工业软件水平较弱,国外品牌占据85%-95%市场份额,神经系统被国外控制。心脏病:汽车、飞机、轮船、燃油喷射、燃烧控制、电子控制等多个领域中洋人掌握了绝对话语权,心脏起搏68%-85%被人控制。关节炎:机械传动领域的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等跟不上主机发展要求,配套能力弱,如挖掘机液压阀、柱塞泵、动车轴承等85%-90%依赖进口。气血弱:表现在装备制造业单品(单机、定制生产)制造、极端制造可赶上先进水平,研究企业与城镇成长的专业标杆机构但在部分复杂度高的产品领域没有实现批量生产与商业化运营,系统把控能力与西方比差了2个以上等量级。体制病:体制内攻关,民企通常再优秀,也难当“国家重任”。政治账成了一切行为的总账。科技人员也划成了三六九等。体制病造成成本居高不下。亲疏病:即便是体制内,单位内部、体制系统、非体制系统,常常分个亲疏。时下在总结问题时,几乎被忽略。症结在于,除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时间较短外,硬伤在于欠缺以市场为中心的制度设计。比如上什么项目,出什么政策,以“顶层设计”为由,最后变成少数人决策,与社会没关系,部委办政策下到地方,成了“量化指标”政策,“指标”成了香饽饽,又一轮跑项目机制形成。又如我们把“国标”当成最高标准。实际上,企业标准高于区标、区标高于国标才属正常。因为以市场为中心,是以效益、效率、效果为中心的。中外差距:只有社会化政策,才能以人才为中心,以企业效益为中心得以实现。目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研发密度为1.5%,而日美德为0.7%-0.8%(小珠三角可能接近1.0%)创新能力指数却仅为美国的1/4,德国的1/2。造成这种状况的制度原因,是没有建立起竞争性的企业市场中心制度,企业又未建立起人才为中心的创造创新知识产权制度。结果是:干活的没有话语权,或者说我们的研发制度是跟着市场感觉走,而不是引导市场,引导市场须以企业、人才为中心,而非以部委办、国家研发机构为中心。要改变非市场为中心的制度机制,即变“领导型科研”为“服务型科研”,显然必须以企业、人才主导为中心,从而改变以权力主导为中心,即以财政拥有支配权为中心的状况,才能走出误区。历史经验:多年来政府干了许多企业的事,战略政策智慧少了研究。智慧行业没智慧,智慧制造弱智,智慧城市欠智商的状况比比皆是。从清代末开始的现代工业,有两条路:一种是官办,一种是官督商办,前者官方投资,后者委托或给名义。可是官办的民企,即使煤矿铜矿,几乎办一个死一个。左宗棠任陕甘总督,费九牛二虎之力办的兰州织呢局赔得一塌糊涂。张之洞的湖北织造局和汉阳铁厂,依然在享受诸多特权下经营困难,李鸿章办的有起色的轮船招商局,开滦煤矿、电报局等,实际上是官督商办。许多事实证明,政府倘若职责不明,社会机制未曾建立起科学体系,市场反应慢,竞争会很乏力。经验已经证明,官办除了资源垄断性行业,竞争性的没法数出几个一二三可夸耀的,而科研是以人才、以单位利益挂钩的,国企与事业单位显然做不到这一点。市场方向: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装备工业技术发展滞后,与科研体制属领导型主导,西方以服务型主导有关。区别在于:前者以愿景目标为顶层设计,不是以市场客户、效益为研究企业与城镇成长的专业标杆机构中心,后者以效益价值实现为中心。尤其上图中线轴更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以国有科研机构+国企,西方以民企+行业或国家扶持,立足点差距较大。叫了多年的产学研,忽略了一个问题:产学研制度约束与设计。当然,像美的集团、华为集团可以“自成体系”外,这类拥有5000人以上工程科研中心企业毕竟是少数。效益差距:再从科研体制看,举国体制下的航天航空、轮船、汽车,发明专利也非国有占优势(有人可能以核心技术说事),以个人或民企名义发明的发明专利,民企发明专利占比70%。2014年中国企业获得的国际专利授权民企占85%,其中深圳占了全国一半,华为又占很大份额,香港与深圳相当,全国加上香港澳门,珠三角占全国90%左右;其中国有发明专利占比30%左右,而投入的财政费用可能是倒三七;至于新型实用专利,几乎是社会一统天下。二、如何进行体制设计举企体制:以上分析可以这样认为,举国体制的弊端,往往忽略了它的市场与消费主体:企业标准与消费者。长期以来,以体育为例,举国体制实则竞技体育制度,全民普及体育只在学校里,走出社会后没人管了。这一点连印度、尼泊尔都不如:再穷的村庄,还有一个土得掉渣的足球草坪。科研一样,跑得快、跑得勤的或跑得好的费用多,在国有、国标、顶层设计“三座大山”之下,企业标准只有部分民企、央企、国际知名公司可以分汤吃肉。倒春寒恐:可是,一些人认为,政府之手还不够强,这是一种谬论,且别有用心。目前国有科研经费包括地方政府的投入,“手”已经伸得欠缺了原则,到了不讲效益的地步。如一些大学在全国设上百个科研中心,有那么多人才吗?可是政府吃这一套,一些地方政府只要听说某某大学主导,就给钱给物,形而上到如此地步,只差没有发表N次宣言,而许多准备为国效劳或嗷嗷待哺的,只能干瞪眼。“某某学者”可以支配几千万科研经费,某某院士可以主持什么项目,官本位、名本位、性质本位又一“三座大山”让许多人流泪。可悲!社会机制:图3可以这样认为,由于科研攻关起始单位以国企、事业单位为主,财政经费支持未离开“亲儿子”思维,西方财政科研经费则已社会化。鉴于此,中国装备制造业必须走出自己的误区,以企业创新创造、标准化、底线与顶层设计作为制定政策为依据,不宜以国家标准为第一选择,更不要在“亲儿子”与“非亲儿子”间制造狭隘的“爱”,要以大爱、社会之爱作为体制设计的核心,应当以“平衡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作为制定政策的约束,否则政府就只是国企、事业单位的政府,是要钱不要命的政府。出路比较:实际上优秀装备技术的诞生,总是同市场用户建立协同机制开始。国际研究表明:德国约50%左右机械工程企业、52%左右机床企业、70%左右通讯设备企业与客户展开联合研发,并且是国际联合,以上3个领域国际联合客户比例分别约50%、50%与60%。研究企业与城镇成长的专业标杆机构美国的联合研发、客户参与程度,更高于日本、德国。从国外研发经验表明,开放度越高,创新能力越强,效率越高,效果越好。在石化、天然气装备制造业,约2/3是客户发轫完成的,而我国显然花钱不是这样,不愿为市场客户掏钱,产学研实则脱节。今天颠倒了科研费用的“手”不应再硬了。常态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建立国家科研机制,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平均效益高于国企与国家事业单位2倍以上,以美国星球大战计划为例,17000多科研人员参加,航空航天部门主要是监管经费、进度,技术质量等则由参与企业把握。按照中国的逻辑,这类项目可以培养出一批科学家,但培养不出一批市场企业家、市场科学家,且耗资可能高出N倍。有效办法: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建立市场科研开发体制。无论什么性质企业,以特色、专长、技术优势,参与其中,而不是以资历、资质、官位来决定。比如航天发动机攻关项目,通过竞标可选1-N家有实力企业“组阁”,由其组织攻关团队,不设边界,合格即可遴选,才是对人才、社会企业的尊重,才是公平、合作、公正的全覆盖。三、提升机制设计能力与弹性显然,没有全覆盖的尊重、公平、制度设计与实施,任何之手都可能是欠缺公允的,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并且应当从国家层面,完善法律约束,不然设寻租仍会继续、排斥性管理还会继续,政府就不是亲民政府,二是如此划分公私、官民企业、人才性质,是一种倒退,是搞小动作、搞分裂社会、分裂人才的政府。全覆盖:制度设计中,比如科研项目攻关,要建立360°多学科标准,如科研人员结构、客户结构、工匠级结构、年龄及学历结构,改变目前只以甲级、乙级或职称为中心的做法为“数字化”比例,而且是以能力作为数字化比例的核心,避免走形式、走过场的只接天线的“形而上”,改为接地气的“形而下”。目前科研团队组合弹性不足,刚性有余,形而上、高大上、高大全为荣为尊,缺乏形而下、高中低、顶层与底线的技术路线图设计,制度往往成了虚衔,问题成了实职。研究企业与城镇成长的专业标杆机构效益检验:比如国家每年花了成百亿元,一会儿是千百十工程,一会儿又是数据库工程,近又推出25个大型智库,以及与装备制造业一样的新能源汽车、中药工程,一个高级发动机项目花费几亿元科研经费仍打了水漂,因为支持该项目企业是半封闭的研发“体内循环”,尽管花了多年,仍未达目的,自然有些误时误国了。而我们国人则是“输不起”,尤其是时间。我们应该把制度设计放在保证装备制造业产业布局、研发、攻关的效益、效率上来,就必须有制度来保证,让市场来验证,让企业来主政,让人才来当政,让社会来支政,国民才会服政!2015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