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及实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货币政策及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NO.3team目录Contents货币政策的概念与特征责任中心分类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思考当前货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1货币政策的概念与特征货币政策概念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2020/1/8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分类CSWADI货币政策的特征020103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04改变存款准备金率推行公开市场业务05调整再贴现率控制货币发行06选择性信用管制0308常备借贷便利07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2020/1/8货币政策的目标中介目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择的便于调控并具有传导性的金融变量。具体包括:利率(长期或短期)、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汇率等。操作目标:当中介目标不受中央银行货币工具直接影响时,可以根据操作指标判断政策工具是否准确,而去需要等到政策实施后才能看到结果。具体包括:存款准备金总量、基础货币、利率(国债利率)。2020/1/8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标准相关性可控性可测性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是连接政策工具和最终目标的桥梁。2020/1/8货币政策的工具经济形势政策工具通货膨胀(总需求总供给)经济萧条(总需求总供给)存款准备金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再贴现政策提高再贴现率降低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证券,回笼基础货币买进证券,投放基础货币2020/1/8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2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1.1984--1985年的货币政策2.1986--1987年的货币政策3.1988--1991年的货币政策4.1992--1996年的货币政策5.1997--2002年的货币政策6.2003--2007年的货币政策7.2007年一2008年9月从紧的货币政策8.2008年-2010“双松”的财政政策9.2011年至今双“稳健”的财政政策2020/1/81984--1985年的货币政策(1)背景:1984年,我国经济体制有了较大变化,非国有经济成分迅速扩张,到1985年,工业增长2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8%,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8.8%,出现明显的过热现象。(2)调控措施:严格控制货币发行和贷款规模;两次提高了储蓄存款利率;加强现金管理,恢复工资基金管理制度;将建设银行的信贷资金纳人中央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范围;加强外汇和外债的管理。(3)调控结果:到1986年,固定资产投资、零售物价总水平、GDP的增长率就分别有了较大程度回落。1986--1987年的货币政策(1)背景:1985年货币信贷“双紧”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导致了生产的下滑。新生的中央银行无法顶住这种压力,被迫放松银根,并取消对专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指令性控制。(2)调控措施:一是调剂资金,抽紧银根;二是提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控制货币派生能力;三是调高了中国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存、贷款的利率;四是大幅度地回收了对专业银行的再贷款,重视了对基础货币的吞吐。(3)调控结果:1987年紧缩政策虽有效地抑制了过热的势头,但由于体制等深层次原因没有触及,因此只起到了短期的治标作用。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2020/1/81988--1991年的货币政策背景和导因:1988年经济过热承接了上一轮的货币、信贷的松动。(2)调控措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呈现出全面紧缩的特征,主要措施有:一是重新恢复了对贷款规模的限额管理,强化了计划手段控制信贷总量的作用;二是严格货币发行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和现金管理,对信托公司开办了两类特种存款,严格压缩了其信贷规模;三是调高了存贷款利率;四是开展保值储蓄;五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六是严格控制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的资金来源以及投向,向重点产业和重点行业倾斜。(3)调控结果:这次调控的结果是宏观经济的“硬着陆”。1992--1996年的货币政策(1)背景与导因: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引导下,全国再次出现“大干快上”的局面,宏观政策再次放松,新的经济膨胀从此开始。(2)调控措施:中央银行采取了行政色彩较浓的信贷计划来控制信贷规模,先后几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干预外汇、调剂市场汇价,重点整顿违章拆借和非法集资等。其着力点重在调控开发区和房地产领域的乱集资和乱拆借,由于并非全面紧缩信贷,正常生产和建设的资金供给没有受到影响,“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向逐步形成。(3)调控效果:抑制了过热、有效地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又使整个国民经济一直保持了高增长的势头,从而实现了“软着陆”。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2020/1/81997--2002年的货币政策(1)背景与导因:在上一轮宏观经济“软着陆”的基础上,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物价下跌的买方市场特征。整体经济运行出现了我们从未遇过的通货紧缩的趋势。(2)调控措施:面对通货紧缩征兆,积极的货币政策适时启动。主要措施有:一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货币平衡增长。二是信贷结构有了大幅调整。三是利用通货紧缩时机发放再贷款,支持关闭金融机构支付个人债务和外债,保持了国内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四是通过人民币外汇公开市场操作,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稳定,国家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五是基本实现了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3)调控效果:我国的经济始终保持了平稳增长,并初步抑制了通货紧缩。1998--2001年GDP增幅基本保持在7%~8%之间。2003--2007年的货币政策(1)背景与导因:2003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伴随着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复苏,我国逐渐走出了通货膨胀的阴影,物价水平止跌回升,出现正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不平衡状况不断加剧,外汇储备不断增加,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2)调控措施:一是采取综合措施大力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二是不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三是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优化信贷结构。四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四是支持金融市场和直接融资发展,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3)调控效果:从2003年起,我国的GDP持续快速增长,连续五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2007年我国GDP已达24.66万亿元。但是价格水平也呈现增长的趋势,2007年全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了4.8%。2007年,针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价格涨幅上升的形势,货币政策逐步从“稳健”转为“从紧”。2020/1/82007年一2008年9月从紧的货币政策时期2006--2007年,我国经济出现了加快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经济领域的结构性矛盾也开始凸显,出现了物价上涨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资产价格上升幅度过大等一系列现象。为此,央行在2007年10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在此期间,我国金融机构的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最高曾上调至7.47%(2007年12月21日)。2008年-2010“双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2008年以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实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宏观经济政策向全面宽松转变。这其中包括:4万亿财政支出、降息、降低住房首次贷款比例等等。2008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转变的本意是刺激总需求、防止经济全面下滑。实际政策执行的结果,2009年第二季度,我国经济迅速复苏,物价指数也一路攀升。房价在经历了短暂的下跌之后,于2009年年中恢复上涨态势,2010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基调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转变,由过度宽松转向适度宽松,主要表现是:国家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接近历史最高点;同时为了改变负利率的状况,分几次上调了存贷款利率,但是由于上调幅度过小,利率依然为负。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2020/1/82008年-2010“双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2008年以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实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宏观经济政策向全面宽松转变。这其中包括:4万亿财政支出、降息、降低住房首次贷款比例等等。2008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转变的本意是刺激总需求、防止经济全面下滑。实际政策执行的结果,2009年第二季度,我国经济迅速复苏,物价指数也一路攀升。房价在经历了短暂的下跌之后,于2009年年中恢复上涨态势,2010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基调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转变,由过度宽松转向适度宽松,主要表现是:国家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接近历史最高点;同时为了改变负利率的状况,分几次上调了存贷款利率,但是由于上调幅度过小,利率依然为负。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2020/1/8当前货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01···前货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多元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矛盾(二)数量型中介目标局限性凸显(三)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不完善(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够顺畅(五)货币政策缺乏前瞻性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思考44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思考···1.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2.完善各项金融法规3.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一)改善宏观经济环境4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思考···1.要培育市场化的货币市场2.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设,规范证券市场的运作3.要进一步降低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货币市场的限制(二)建立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思考···1.中央银行应根据市场变化的情况,进行小幅多次调控利率,使基准利率作为引导市场变化的信号。2.适时开放贷款利率,扩大商业银行决定利率的自主权(三)提高利率管理水平(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加强利率及金融风险管理和控制4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