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赴埃及投资环境分析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走出去的政策措施,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埃及是我国在非洲投资的重要市场,但两国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走出去”的政策措施,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埃及是我国在非洲投资的重要市场,但两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加之自2011年初埃及爆发剧烈政局动荡以来,中企赴埃投资风险进一步加剧。通过对埃及投资环境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推动中埃货币互换和人民币双边结算;加强行业管理,鼓励企业“抱团”走出去;做好市场调查工作;推动本土化经营,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等,为我国企业赴埃及投资提供参考。一、中国企业赴埃及投资现状随着埃及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中国企业和机构对埃及的投资兴趣日益浓厚。2005—2009年,中国对埃及的投资迅猛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30%。据统计,2008—2009年,中国在埃及的投资规模位居首位,2010年中国对埃及直接投资额5022.6万美元,2011年为8278万美元,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6645万美元。截至2011年末,中国对埃及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03亿美元,已成为埃及重要的投资来源国。中国企业在埃及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箱包、文具和塑料制品加工等行业,以及一些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中国还在埃及的苏伊士运河专门建立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在这个区内有30多家中国企业进行海外集群式的投资和发展。此外,中埃工程承包合作发展势头良好,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0年中国企业在埃及新签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27份,合同金额5.7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1.71亿美元;年末在埃及劳务人数2200余人。2011年中国公司在埃及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1.2亿美元。2012年,多家中企在埃投资项目取得进展,其中包括中东地区最大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海洋一号”在苏伊士湾正式开钻;总投资达6亿美元的巨石玻璃纤维等项目得到稳步推进。二、中企赴埃投资环境分析(一)有利因素1、专门的投资管理机构和优惠的引资政策埃及专门负责投资管理的部门是埃及投资部和埃及投资总局(GAFI),旨在简化创办企业的程序、推介不同领域的投资机会、解决投资者的问题,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一站式服务”。埃及政府大力实施经济改革,努力吸引外资,先后颁布《投资法》《投资保障和鼓励法》及《经济特区法》,逐步建立健全投资法律法规;同时推出一系列包括政府层面、行业层面和基于地区的外商投资优惠和激励政策。2、私有化改革带来诸多投资机会2004年以来,埃及一直大力实施私有化改革,推动工业现代化发展,使诸多行业都具有投资潜力,特别是电信、石油、旅游、纺织等领域。3、独特的区位优势埃及地处中东地区中心,紧邻阿拉伯、非洲和欧洲市场,拥有世界贸易黄金航道苏伊士运河。埃及还与欧盟、美国、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签署了多个自由贸易协定,对中东、非洲市场具有一定的辐射力,也是进入欧洲市场的重要枢纽。4、对外贸易持续发展近年来,埃及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经济开放度进一步加大,如2005—2008年进口和出口贸易年均增速分别达34.57%和33.29%,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2011年虽回落至7.57%和6.08%,但仍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2011/2012财年,埃及外贸总额856亿美元,同比增长5.6%,其中,出口269.75亿美元,基本持平,进口586.7亿美元,同比增长8.4%。5.中埃双边经贸互补性强近年来,中埃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双方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埃及成为中国在非洲的第五大贸易伙伴。据中国驻埃及使馆经商参处数据显示:2010年双边贸易总额69.6亿美元,同比增长18.8%;2011年为87.9亿美元,同比增长26.3%;2012年为95亿美元,再创新高。中国向埃及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机械器具、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车辆及其零件、钢铁制品、塑料及其制品、有机化学品等;自埃及主要进口商品包括矿物燃料、泥土及石料、棉花、塑料及其制品、无机化学品、铜及其制品等(二)不利因素1.政局动荡严重2011年以来,埃及发生30多年来最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政局一直处于动荡之中,部分民众和各反对党要求取消新宪法、组成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能够拯救政府、改善经济与民生、恢复秩序与安全、反对国家“穆兄会”化,甚至要求总统下台的呼声不断。局势是否能够最终得到控制,仍是摆在埃及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2.法律对用工、投资形式和领域存在限制埃及法律对于外国公司雇佣当地员工有强制性比例要求。埃及159号《公司法》规定公司雇员中埃及人的比例不得低于90%,管理人员不得少于该类雇员总数的75%。与计算机相关的产业中,埃及法律规定,60%的高级管理人员必须是埃及人。除高新技术企业外,一般企业均较难获得劳工长期签证,无形中加大了中国企业进入埃及的难度。埃及政府规定外商只能以合资的形式成立建筑公司,且外资股权不得超过49%,非埃及员工在公司里的比例不得超过10%;在埃及开办超市和连锁经营要经过特别委员会审批通过;只允许埃及人注册从事投标业务的商业代理;不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棉花种植业。在计算机服务领域可以允许存在大量外资,前提是该服务是某个大型商业模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能使埃及本国获益。3.经济复苏缓慢2008—2012年,埃及GDP由7.2%降至1.89%。受制于经济发展前景黯淡,埃及失业率急剧攀升。2012年埃及失业率为13.5%,其中青年以及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失业率高达30%,2013年更可能增至24%。同时,埃及财政赤字也不断扩大,占GDP比重由2008年的6.8%升至2012年的11.3%,随着经济放缓带来的税收减少和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财政支出增加,赤字水平将进一步恶化。更为严重的是,未来埃及经济很可能低经济增速并伴随高通胀,2009—2011年,埃及城镇CPI均维持在10%以上高位,虽然2012年7月已回落至6.4%,创6年来最低,但10月份又升至6.7%。此外,居高不下的通胀率带来高融资成本,削弱了企业投资热情。2011年11月,埃及将隔夜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贴现率分别调整为9.25%、10.25%和9.5%后至今维持不变;固定资产投资已由2009/2010财年的2318.3亿埃镑降至2010/2011财年的2290.7亿埃镑。4.埃镑贬值引发货币危机2013年初,埃及货币埃镑大幅贬值并引发货币危机,使本已形势严峻的埃及经济面临更多的困难。2012年底,为节省外汇储备,埃及央行施行新的外汇管理政策,开始通过拍卖美元的方式来控制市场美元的供应量,触发埃镑大幅贬值,导致货币危机,如2012年12月31日,美元兑埃镑为1:6.061,到2013年4月5日2013年升值为1:8.8417,埃镑贬值率高达45.9%;同期人民币兑埃镑分别为1:0.9606和1:1.1021,人民币升值达14.75%,此现象虽然有利于降低中企赴埃投资成本,提升埃及出口竞争力,但会给中企带来巨大的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5.外债风险持续加大埃及外债规模不断增加,由2008/2009财年的315.3亿美元增至2010/2011财年的349.1亿美元,超过外汇储备83.5亿美元,2012年9月降至334亿美元,规模不容小觑。6.外汇管制严格从2003年上半年开始,埃及对出口企业实施强制结售汇制度。旅行社和宾馆等可直接向游客收取外汇,而不必事先将美元兑换成埃镑后进行结算;出口商、旅游收汇单位等必须将外汇收入的75%卖给银行。因此,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在埃投资项目,进口原材料所需用汇和企业利润的汇回存在较大的困难。三、中企赴埃投资的风险防范措施(一)推动中埃货币互换和人民币双边结算目前,埃及汇率波动较大,不利于企业赴埃投资和跨国经营。因此,中国政府应积极推动中埃货币互换、双边人民币结算等方式,降低汇率风险。(二)加强行业管理,鼓励企业“抱团”走出去各行业协会应加强对本行业的管理,强化企业间协作,鼓励同行业企业通过“抱团”走出去共同赴埃投资,即实施集群式对外投资战略,以增强中方企业对埃及投资风险的抵御能力。(三)做好市场调查工作中企在制定赴埃投资决策前,应密切关注埃政局动态和经济改革变化趋势,对投资项目进行详细调研、充分论证和科学评估,并善于发现、降低、控制和管理投资风险。可与已在埃及投资的企业建立联系,在已形成工业网的地区投资,比如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以抵御开拓新市场带来的风险。(四)推动本土化经营,慎重选择合作伙伴目前埃政治风险较大,企业可采取本土化经营策略,如建立合资合作企业,充分发挥合资方在抵御政治风险中的作用;但要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如虽然埃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但其资信状况参差不齐,带来的经营风险也不确定。因此在进入埃及市场前,应做好可行性研究,选择信誉过硬的合作伙伴,确保顺利建厂投产,避免造成损失。(五)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鉴于埃及工人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化程度较低,企业在投资经营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员工培训,以提高其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另外,由于当下埃及政局时有动荡,投资活动政治风险较大,企业在做好必要防范措施的同时,还应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保障企业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