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复习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祝大家考试顺利!中国近代史期末复习资料-1-第一章名词解释1.闭关政策明清为了维护自身封建统治在对外关系上采取的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措施,亦称“海禁”。在清朝这项政策更加严格。其内容主要有实行一口通商、“公行”制度、防范夷人等。其实质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反映。长期实行闭关政策的确在一定程度起到了抑制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侵略的作用,但是从长远和全局作用来看,它阻碍了必要的中外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束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2.虎门销烟由林则徐在广东虎门主持的一次销烟运动,是清政府禁烟运动的高潮。当鸦片泛滥对清政府造成巨大危害且威胁到上层统治时,在禁烟派努力下,道光帝命林则徐开展禁烟运动。自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将所缴获英美两国的鸦片当众销毁。各地群众闻讯赶来观看,万众欢腾。虎门销烟的壮举,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者所到之处无恶不作。1841年5月29日,一股英军闯到广州北郊三元里一带抢掠,被村民打死数人。为了对付敌人报复,三元里群众在村北古庙集合,相约以三星旗为指挥令旗,联络附近103乡群众共同对敌。5月31日,又有400多乡的群众前来支援。义律也被群众包围,向广州政府求援,奕山派人前往解围。起领导作用的部分士绅听劝,迫令群众解散,侵略军才得以撤退。三元里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嚣张气焰,也暴露出清政府的腐败卖国丑恶面目。2、《南京条约》:《南京条约》于1842年8月29日由耆英、伊里布、牛鉴与普鼎查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共13款,主要内容有:(一)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割让香港)(二)中国开放广州、上海、宁波、福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人及所属家眷在上述五地寄居,同时准许英国派驻领事等官。(开埠)(开放五口通商)(三)中国赔偿英国的款项总数为2100万元,其中军费1200万元,鸦片费600万元,商欠300万元,分四年付清。(赔款2100万银元)(四)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就是说,中国海关无权自行确定进出口货物的税率,必须与英国共同议定。(协定关税)(五)废除“公行”制度,英国商人在通商口岸无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废除公行制度)6.《穿鼻草约》亦作《川鼻草约》。鸦片战争中清钦差大臣琦善背着清政府擅自与英国代表义律私订的议和草约(未正式签字)。主要内容为:(1)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元,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2)英军撤出沙角、大角炮台,归还定海。琦善蒙哄清政府,诡称赔款为“商欠”,割香港是允许英人在外洋一小岛寄居。广东巡抚怡良以义律在香港发出的布告为证,向道光帝揭参琦善。清政府不承认此约,并将琦善逮问。5、《虎门条约》:是中英双方于1843年10月8日在虎门签订的,也称《五口通商章程附粘善后条约》,主要内容有:(1)领事裁判权(2)低关税,值百抽五(3)片面最惠国待遇(4)英国军舰有权常驻中国港口(5)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居住。7、《中美望厦条约》:《中美望厦条约》是1844年7月3日清政府被迫派耆英与顾盛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的。在此条约中,美国享有除割地、赔款以外的英国在《南京条约》中所取得的各项特权,同时还新增了扩大领事裁判权的范围,进一步加强协定关税,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各港口“巡查贸易”,美国可以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医院等四项重要的侵略权益。同时还规定,条约中的某些条款以后要变动的话,要12年后两国派代表协商。8、《中法黄埔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签订后不久,法国也采取同样的伎俩,于1844年10月24日派拉萼尼在广州附近的黄埔与耆英签订了此条约。通过这个条约,法国取得了中英、中美条约中的规定的全部特权,同时还强迫清政府增加了一条:“倘有中国人将拂兰西礼拜堂、坟地触犯毁坏,地方官照例严拘重惩。”这实际上是它迫使清政府放弃对天主教禁令的开始。3、领事裁判权: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它的存在,形成对国家属地优越权的例外或侵犯。外国在华享有的这种域外的管辖权,不仅由在中国的领事组成的法庭行使,而且还由专门设立的法院行使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可以说是领事裁判权制度在中国的开端。条约规定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犯罪时,“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中国政府无权处理。这项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开创了外国人在中国不受中国法律管束的先例,使他们可以在中国为所欲为,而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4、片面最惠国待遇:条约规定中国在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时,“亦准英人一体均沾”。此项条款为英国和其他国家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互相援引,攫取各种侵略权益开创了恶例。片面“最惠国待遇”祝大家考试顺利!中国近代史期末复习资料-2-《虎门条约》中规定的一项不平等条款。正常的国际交往中,最惠国待遇应是双方互惠。英国只要求中国给予英国最惠国待遇,却未承诺英国给予中国同等待遇。这就成为签约双方不平等的片面最惠国待遇。继英国之后,有15个国家先后从清政府那里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清政府只要给一国某种特权,就要给所有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国家同样的特权,中国变为资本主义世界争相宰割的对象。9、协定关税:定关税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如果一方遭受对方的胁迫,非自愿地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又不能享受对方给予对等的优惠,就是片面的协定关税,这构成一国对另一国的特权。出现在近代中国的协定关税,就属于后一种性质10、租界: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旧中国在通商口岸划出一块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地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上海租地章程》取得第一个租界;其他国家也先后在中国划界租地,筑路建屋,并实行殖民地制度,使租界变成“国中之国”,成为它们进行侵略的活动据点。租界有一国管理的(如汉口英租界),也有多国共管的(如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共管)。新中国成立后,租界制度被取消。6、《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的嘱托,根据《四洲志》及其它中外文献资料,综述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编写成的一部著作,初版50卷,后增为100卷。它系统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等知识,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这是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人士和知识分子寻求反抗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的一套方案,对当时和后来的中国思想界具有很大影响。50.《瀛环志略》近代中国人系统介绍世界史地知识的名著,作者徐继畬。其中对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介绍尤为详细,对中国人很少了解的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都有所记述。徐继畲还在书中对欧美民主政治制度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给予称赞,这在当时是难得的进步思想。12.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中国晚清著名思想家,今文学派代表人之一。魏源以天下为己任,讲求经世之学,力图以此谋求国富民强,从而成为晚清学术的开风气者,著有《圣武记》。提出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鸦片战争爆发,遵友人林则徐之嘱,据林所主持译编的《四洲志》,参以历代史志及两人记录,辑为《海国图志》,率先介绍西方各国历史地理状况,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他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行者之一。13.琦善字静安,满洲正黄旗人。他早年任河南按察使时,镇压过白莲教起义。1836年任直隶总督。1840年8月,英军北犯白河口,道光帝派他与英国侵略者谈判。琦善向敌人献媚求和,后受命为钦差大臣到达广州后,压制广东人民对侵略者的抵抗,裁撤军备。琦善在阵前妥协,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不久,广东巡抚怡良、两江总督裕谦揭发了琦善的妥协行径。2月,道光帝下令将琦善革职拿办。但时隔不久,琦善就得到赦免。1853年又被派为钦差大臣,率军镇压太平军,建立江北大营,在扬州屡战屡败。1854年秋病死于军中。19.耆英满族,爱新觉罗氏,字介春,满洲正蓝旗人。1842年4月,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同伊里布一起赴浙江向英军求和。8月,英军闯入南京下关长江江面,耆英同伊里布赶奔南京,跟英国代表璞鼎查谈判,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耆英再任钦差大臣,与英国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1844年,他先后与美、法两国签订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他被派赴天津与英法联军交涉,因擅自回京,咸丰帝令其自尽。5.义律鸦片战争时期的英国侵略军代表。出身于英国贵族。1815年,他参加海军,在印度和牙麦加服役。1834年随英国首任驻华商务监督来中国,任秘书。1836年,他接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1839年,他极力抗拒和破坏中国禁烟运动,并主张武力侵华。1840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他为侵华副全权代表。1841年1月,他强迫琦善割让香港;5月,又迫使奕山订立《广州和约》。1841年夏,英国政府改派璞鼎查接替其职务。1、社学:元、明、清三代的地方小学。创立于元二十三年。元制50家为一社,每社设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施引教化,农闲时令子弟入学,读《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并以教劝农桑为主要任务。明承元制,各府、州、县皆立社学,以教化为主要任务,教育15岁以下之幼童;教育内容更包括御制大诰、本朝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以及经史历算之类。清初令各直省的府、州、县置社学,每乡置社学一所,社师择“文义通晓,行宜谨厚”者充补。凡近乡子弟,年12以上,20以下,有志学文者,皆可入学肄(yi)业,入学者得免差役。社学是当时农村启蒙教育的一种形式,明清两代,社学成为乡村公众办学的形式,带有义学性质,多设于当地文庙。社学一直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地方文教机构,但在鸦片战争爆发后,广东人民亦曾利用它作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组织。祝大家考试顺利!中国近代史期末复习资料-3-主要问题一、简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例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决意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1、英国发动对华战争,既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政策。1837-1838年间,英国正处于第二次经济危机中,工商业萧条、大批企业倒闭、大量商品积压、失业现象十分严重,因而国内的工人运动不断高涨。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困境、转嫁危机,就觉得借发动战争以转移人民的视线。2、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英国的商品在中国找不到销售市场。在中英对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入超地位,英国处于弱势。3、鸦片的泛滥导致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四、评价林则徐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人。嘉庆进士,曾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提倡经世致学。(1)为民办实事林则徐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在任江苏廉防使时,他在大堂上书写一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事事为民着想,对于漕运、盐法、水利、农业、制币、吏治、救灾等关系民生的大事,无不予以关注。(2)禁烟不禁商林则徐在两广地区厉行禁烟,成绩斐然,她的言行,使他成为主张禁烟的代表人物。在广东期间,林则徐大举禁烟,并于1839年6月3日把收缴的英美商人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同时,他对外商采取了恩威并重、分化瓦解的策略,提出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原则,对正当贸易一律加以保护和鼓励。(3)开眼看世界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他一面积极备战,增设西洋大炮,一面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律例、军事技术等著作,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