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近代史中错过了两次崛起的机遇!据说人的一生有七次机遇,成功人士就是好好的抓住了其中一次的人。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也是有机遇的,特别对大的民族来说是如此。小民族力量太小,有时根本无法抗拒更大的力量,如慕尼黑协定中的捷克,无法主导自己的命运。纵观中国近代史,我们曾经有多次发展和复兴的机会。当西方文化的冲击随着欧美列强的坚船利炮突入东方时,有自己几千年古老传统且人口众多的中国完全可以积极应对,通过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文明来发展自己。如日本就在佩里将军所率炮舰的刺激下,顺势而起,通过明治维新,崛起为东亚强国。可是,由于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和清朝政府的僵化无能,使中国未能成功应对西方和现代性的挑战,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等这些仅有的努力,也无法冲破落后制度的桎梏,都无力回天,均以失败而告终,只能眼睁睁看帝国夕阳西下。近代由于当时的决策者未能很好地认识到迅速发展自己,以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必要性,以至机遇来临时不能很好抓住,终至于造成近代中国一系列因落后而挨打的悲惨遭遇。这是中国近代史留给我们的沉痛教训。在这里就先介绍中国在近代史中错过两次崛起的机遇。中国近代第一次崛起的机遇是太平天国起义。清朝后期,政治腐败,百姓税赋沉重,从北至南,白莲教、天理教、捻党、斋教、天地会等民间反抗政府运动此起彼伏。1844年开始,洪秀全创立上帝教,随后在他和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等人的宣扬组织下,上帝教在两广地区迅速壮大。1850年,各地教众在洪秀全的号召下,在广西金田集结整编。1851年1月11日,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从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开始了。在“同食同穿,一律平均”口号的鼓动下,起义队伍不断壮大,1853年3月20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应该说,建国初期,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建立一个与清王朝截然不同,“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国度,《天朝田亩制度》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如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很快,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治理国家能力缺乏逐渐暴露出来,加上他们思想深处封建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享乐欲望不断膨胀,这个新兴政权很快由盛转衰,最终在清王朝的反扑下走向灭亡。如果这次起义能够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起一个新王朝,即使这个新王朝仍然是传统形式的政权,但它毫无疑问会是一个强势、高效的政权,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也必会锻炼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后,无论是进行宪政改革或者洋务运动,都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避免出现后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之役那样的惨痛失败。但是,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不是帝王之才,刚刚取得一点成就,便开始挥霍享受,大搞内讧,1856年的天京之变实际上已经宣告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破产。就这样,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崛起的机遇丧失了。中国近代第二次崛起的机遇就是辛亥革命。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实施辛亥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清朝自己建立的新军。辛亥革命是由一系列兵变构成的,革命党的兵变加袁世凯兵变,最终南北议和,清帝退位,清朝灭亡。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只有革命家,没有政治家,中华民国是各种政治、军事势力妥协的结果。辛亥革命没有建立起一个新的、强势的中央政府。辛亥革命也没有为中华民国打造出一支新型的强大军队,只把原来清朝新军改头换面一把而已。这支军队不但战斗力弱,而且分属不同派系,互不统属,最终形成军阀割据混战局面。中国又失去了一次崛起的机会。直到38年后的1949年,历经苦难的中国才建立起一个高效、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拥有了一支强悍英勇的军队。但是,经历了辛亥革命后几十年的外敌入侵和国内战乱,这时的中国已经彻底变成一个贫困落后、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1917年,腐败的沙皇政府被推翻,接着,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依靠工人、士兵,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革命政府在平定沙俄白匪叛乱过程中,在原沙俄军队的基础上,打造出一支强悍的苏联红军。列宁去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同时加强军工生产,改善武器装备,完成了苏联红军现代化改造,使苏联成为二战中的世界巨头。但是,中国发展仍然有历史性的机会,紧紧抓住这些机会,就会延续我们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首先,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际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联系,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因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特征和国际大趋势。其次,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新兴工业国的兴起,让中国有了新的更大的回旋余地,中国与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合作日渐扩大,南南合作开辟了中国经济贸易的新空间。再次,中国区域、城乡之间的差距,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但问题也可能转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梯度发展的新动力,这是我们的弱点,但也是我们发展的可能性,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发展。又次,中国的人口政策毕竟为人口压力作出了贡献,而中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为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腾飞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最后,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经济转型和强化民生的一系列战略决定和政策,也为我们利用和延长发展机遇期提供了思想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