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有何特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化有何特点?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如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次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近代化深受列强的倾轧、摧残,发展非常缓慢。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泉州港兴盛的主要原因:1、泉州港的形成,首先得益于大自然的恩赐、拥有优越的地理优势。泉州背靠戴云山脉。东面是台湾海峡,大陆海岸蜿蜓曲折,属基岩海岸,有着许多海湾,是船舶停靠的天然良港,泉州港属集群海港,总称为三湾十二港。2、泉州港的兴盛有其历史渊源以及统治者的重视。南朝以后,泉州港成为我国海外贸易的一个港口。唐朝中期,泉州已是海内外商人汇集的都会。五代时,王审知重视对外贸易,除“招来海中蛮夷商贾”外,泉州也“发蛮舶”到海外经商,泉州的海外交通得到进一步发展。后来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3、泉州港的兴盛与南方政治相对分不开。北宋时期,由于中央集权的重新建立和加强,政治局而相对稳定。当时政府又实行奖励海外贸易政策。泉州的海外贸易因宋廷的南迁而迅速发展,这是因为:一,泉州没有遭到战争破坏,社会经济正常发展,为海外贸易提供了物质基础。二,宋廷南迁杭州,泉州纲运及商运物资至京城均较方便,商品市场扩大。三,战争中大批皇室贵族及士大夫避难入闽,他们是蕃舶中香料宝物的主要消费者,对蕃商有很大的吸引刀。这些,都决定了泉州在对外贸易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泉州市舶很快超过了明州,赶上广州。泉州港从明初开始衰落,每况愈下。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1、明清二代封建王朝“禁海”、“迁界”,实行闭关锁国对外政策;2、自然环境的变化,个别地方日渐淤塞。3、元末明初居住在鲤城的色目人武装叛乱和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福建沿海倭寇之祸,使泉州的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南洋各国商人受骚扰,来华贸易减少;4、十五世纪以后,欧洲殖民主义国家崛起并向东扩张,泉州与阿拉伯诸国的交通被切断,“五口通商”后,泉州作为福建省对外通商口岸彻底被厦门、福州所取代。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黄财星13636930225内容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历史,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是历史课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历史教师不仅承担着对青少年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和开发学生智力发展的任务,而且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的重任。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教学渗透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中学历史课是一门基础的社会科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课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因此,中学历史教师不仅承担着对青少年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和开发学生智力发展的任务,而且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通过历史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现就自己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几点看法:一、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与历史教学相互促进。历史课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教材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经过挖掘、梳理和提炼,都可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因此,发挥历史学科特有的优势,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树立爱国意识,就成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承担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历史教学来说责无旁贷。(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提高国民素质。历史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进而提高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三)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教育的当务之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随之进一步传播,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途径接触到西方制度和文化。在这种形势下,学生由于社会阅历较少,不善于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观察各种社会问题,难以明辨是非,造成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可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培养爱国人才的战略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加强国情教育是必要和及时的。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的具体内容(一)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与优秀传统。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在创造物质财富对人类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创造了不朽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了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刻苦耐劳、聪明进取、勇于创新。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进而认识到要积极地从古代文明和传统中汲取营养,同时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前进,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当代社会主义文明,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这方面的爱国主义教育。(二)进行五千年中国人民奋斗史,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教育。自从1840年步入近代史以来,英国使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封建腐朽落后的清政府国门后,我们泱泱中华竟然在未来百年里长期遭受列强的欺凌与瓜分。但是我泱泱中华不乏爱国仁人志士:虎门销烟中林则徐点燃了燃烧流入残害中华民族的那把大火;鸦片战争中舍身殉国保炮台的关天培;为求国家富强致力洋务运动、年事已高西征新疆的左宗棠;因炮弹打光而驱舰撞向日舰吉野号的邓世昌……我堂堂中华正处于腐朽黑暗的社会、正在遭受列强欺凌之际,不乏诞生一批批爱国的仁人志士。从这些历史教育素材中,教育学生:“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让学生知道并牢牢记住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历史,不忘国耻,从而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情感。(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农村经济全面振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四)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尽管各族统治者之间存在过战争,但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统一是大趋势,是长期的,搞分裂不得人心,是注定要失败的。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各民族人民都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过不懈努力和历史贡献。通过课堂教学在他们的心田中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并引导他们为维护民族团结保卫祖国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应注意(一)要切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初中生正处于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发展阶段,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其生理和心理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表现为自我意识高涨,独立意识增强,而且具有反抗意识。因此,我们必须扎住他们的心理特征进行和风细雨般的渗透,才能达到教育目的。(二)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爱国主义情感。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讲述这一主题时,充分利用相关史实、资料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国际关系以及正确认识中日两国的关系和交往。(三)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除课堂讲授外,还可组织一些其它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有多媒体电子教学,比如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屈辱岁月,可以通过《甲午风云》、《南京大屠杀》等影视资料,给学生一个更加饱满的、贴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最直观地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又如“9·7”钓鱼岛事件发生后,在课堂上播放由中国感恩教育专家、著名演讲家一横老师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前夕公开发表的爱国演讲视频,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多分钟时间,但使学生的情绪空前高涨,而此时再加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则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得到升华,这才是一堂新形势下历史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最大实现。当然,除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外,还可以在《屈辱的岁月》一课完成后开展全班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可以通过朗诵《七子之歌》、演唱《爱我中华》等方式加以学习,使学生不但增强学习的乐趣,而且深切体会到爱国的重要性。更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写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小论文,通过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感悟历史,珍惜时光,热爱美好生活,让爱国主义永驻心田。另外还可以通过参观、调查、访问等途径收集资料,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使用教学挂图、幻灯、录像等,使之真正把课内外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的目的。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参考文献:[1]廖日文.思想道德修养[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07:322-326.[2]《成功(教育)》,2011年第11期[3]《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年02期[4]《中学历史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8:52-28.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