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课程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键入文字]1/9中国近代史课程论文简谈“刘少奇”同志十大功绩班级:自动化(对口)12(3)学号:1214210110姓名:郭恩赐[键入文字]2/9同中国共产党的其他领袖人物一样,刘少奇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建设事业所作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几乎涉及各个历史时期和所有领域。纵观刘少奇的整个革命生涯,具有他个人特色的功绩,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一、领导早期工人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的发展,训练、组织了无产阶级队伍。刘少奇1922年春从莫斯科东方大学留学回国后,即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此后一直到1927年夏,在整个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刘少奇都在从事工人运动的领导工作,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和杰出领袖。他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活动有:1922年9月,同李立三等一起,领导安源路矿1万多工人大罢工。刘少奇在罢工中任工人全权代表,负责第一线指挥并亲往戒严司令部谈判。安源大罢工由于准备充分、指挥得当,取得完全胜利,是当时最有影响的罢工之一,也是最成功的范例之一。1923年4月起,刘少奇任安源路矿工会代理总主任、总主任。到1924年5月,安源已有共产党员60多人。大革命失败后,安源工会领导的工人武装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成为井冈山红军的来源之一。1924年,刘少奇以安源工会为基地,重振汉冶萍总工会,当选为委员长。汉冶萍总工会由汉冶萍公司所属汉阳、大冶、安源各个厂矿企业的工会组成,有会员3万多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产业总工会。1925年,刘少奇奉调到广州主持筹备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大会的主要文件都是刘少奇起草或主持起草的。刘少奇在大会上当选为第一届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工人出身的香港海员大罢工领导人林伟民任委员长,不久因病不能工作,1927年9月去世。刘少奇于1926年2月起代理委员长。刘少奇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主要创始人。1925至1926年,刘少奇先后在上海、广州参加领导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是这两次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7年1月,刘少奇兼任湖北省总工会秘书长,参与领导武汉工人一举收回被英国占领了60多年的汉口英租界。二、扭转中国共产党在白区工作中的被动局面,提出一整套正确的白区斗争策略方针。1936年春,中共中央派刘少奇赴华北,作为党中央代表领导北平、天津、河北、山西、东北等地整个北方的白区工作。考察刘少奇在这一时期的工作实绩,他有三方面的突出贡献。(一)端正北方党的思想政治路线。这段时间,刘少奇在党内外刊物上发表了《肃清立三路线的残余――关门主义冒险主义》、《肃清空谈的领导》、《论北平学生纪念郭清烈士的行动》、《关于共产党的一封信》等不少文章,清算关门主义、冒险主义等统治北方白区多年的“左”的一套,大力贯彻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精神。同时,他还通过改组北方局等领导班子、向一些地区委派干部等组织措施,改变长期以来北方党组织同中央比较疏远的状况,从思想上政治上将北方党组织和党员带到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旗帜下。[键入文字]3/9(二)抓住时机,重建党组织,发展新党员,迅速壮大党的队伍。刘少奇到北方后,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建立了在内战时期遭破坏的华北地区各级党组织。刘少奇不失时机地将关在国民党监狱的一批党的高级干部营救出狱,并将他们派往各地党组织。在北方局大力批判关门主义的形势下,各地党组织发展了大量新党员。特别是活跃在北平、天津等地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以及参加“一二九运动”的学生会、学生联合会中的先进分子大批转为中共党员。这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在华北的发展,作了力量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三)总结中共在白区斗争的历史教训,提出一整套正确的白区斗争策略方针。1936年前后,刘少奇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写了《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的区别及其联系》、《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等多篇文章,提出一整套策略方针。特别是1936年4月他写的《关于白区职工运动的提纲》,阐明了白区斗争中的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这是中共关于白区工作的第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文件,是指导白区斗争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中共白区工作的根本转变。随后,刘少奇还在1937年2、3月向中共中央写了《关于大革命历史教训的一个问题》、《关于过去白区工作》等4封长信,总结中共在白区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对白区工作的指导“是一贯地犯了‘左’倾冒险主义与宗派主义的错误”。刘少奇的这一举动,是延安整风运动中全党总结历史经验、分清路线是非的先声。无论是提出白区斗争的一整套策略方针,还是全面总结白区工作历史经验,刘少奇都是中共党内的第一人。三、开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华中抗日斗争新局面,重建新四军军部。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八路军三个师开往华北前线。此时华北地区在刘少奇领导下,中共组织已经普遍重建和恢复,党员人数大量增加。这样,两支队伍、两股力量汇合起来,迅速打开了华北抗日斗争的新局面。到1938年10月,八路军由原来的4.4万人增至15.6万人,在中共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山西新军到1939年夏有50个团7万余人。与此同时,刘少奇抓住由于日军侵占造成敌后政权真空的时机,委派干部出任专员、县长,并力主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敌后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晋察冀边区政府,就是刘少奇不顾一些人的反对,于1937年11月16日指示聂荣臻筹备建立的。后来,八路军又陆续开辟了晋西南、晋东南、晋冀豫等党政军齐备的抗日根据地。各根据地的军事领导一般由八路军干部兼任,而担任党、政领导的,大多是北方局系统的干部。如果八路军开进华北后没有地方干部,政府工作、群众工作没有人做,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就不可能那么快、那么广,建立了也不可能巩固。1938年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定党在敌后武装斗争的战略部署是巩固华北、发展华中,派刘少奇任中原局书记,执行发展华中的重任。刘少奇主政华中全面工作后,审时度势,力排众议,确定以开辟苏北为战略发展方向。在刘少奇领导下,华中各部队纷纷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先后建立了豫皖苏、皖东、皖东北、苏北根据地,并先后在皖东、津浦路东半塔集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进犯,取得反磨擦斗争的胜利。经刘少奇提议,中共中央调八路军黄克诚部从华北挥师南下。皖南新四军陈毅部也从苏南渡江北上。到1940年6月,在刘少奇的统一指挥下,八路军、新四军南北夹击,一举歼灭不断进攻新四军的顽固派韩德勤部主力12个团共1.1万余人。黄桥决战的胜利,使苏北陇海铁路以南、长江以北、大运河以东直到黄海边的广大地区,都已被共产党控制。中共中央确定的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胜利实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针对国民党反动派消灭新四军的图谋,刘少奇于1月17、18日两次向中共中央提议,重新“在苏北成立新四军军部,并以陈代军长”。中央同意刘少奇的提议。1月20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向全国发布重建新四军[键入文字]4/9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不久,中共中央又发出党内通知,任命刘少奇为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新四军军部重建后,以崭新的面貌纵横驰骋在华中苏、皖、鲁、鄂、豫5省的抗日战场。全军总人数当年即由9万人发展到13.5万人,成为继八路军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支劲旅。四、在中共七大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毛泽东思想,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4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组成新的中央书记处,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书记处主席;刘少奇任军委副主席。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担任中共中央的主席,刘少奇第一次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这次会议实际上组成了以毛泽东为第一把手、刘少奇为第二把手的新的领导格局,标志着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初步形成。中国革命发展,迫切需要有一个中国化的革命理论作指导。刘少奇自觉地担当起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的重任,为此作了巨大努力。1943年7月4日,刘少奇为纪念中共成立22周年写了《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一文,提出:“一切干部,一切党员,应该用心研究22年来中国党的历史经验,应该用心研究与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及其他方面的学说,应该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并以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体系去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1]。这篇文章把认识、宣传毛泽东及其思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已经有了以“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意思。1944年5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决定由刘少奇在七大上作组织及修改党章的报告。1945年5月14、15日两天,刘少奇向中共七大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报告阐明了将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写入党章的必要性和权威性。他指出,新党章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工作指导思想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因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无产阶级与全体劳动人民用以解放自己的唯一正确的理论与政策”[2]。他同时说明,这一条已经成为党规党法,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遵循。他强调:“学习毛泽东思想,宣传毛泽东思想,遵循毛泽东思想的指示去进行工作,乃是每一个党员的职责。”[3]刘少奇第一次对毛泽东思想作出了准确、科学的定义。他在报告中对毛泽东思想作的总的定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或者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4]。这一经典性的表述,至今还在使用,充分显示了它的正确性和生命力。刘少奇的报告从9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当时全党对毛泽东思想认识的最高水平,在毛泽东思想史上有划时代意义。它为干部群众理解和领会毛泽东思想奠定了基础,推动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统一起来。几十年来,人们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不断深化,新的论著层出不穷,但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的论述,今天仍未过时。五、抗日战争胜利后,及时主持制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全国战略方针,调动10万军队先机进入东北,并部署在东北“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建立根据地。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刘少奇在延安代理中共中央主席,指挥了先机东北的战略争夺。9月7日,刘少奇指示华东局立即抽调一批东北籍干部派往东北。9月11日,刘少奇以中共中央名义下达命令:山东分局抽调4个师12个团共2.5万至3万人,分散经海道进入东北;9月15日又下令:从华北、华中选调100个团架子的军事干部,迅速前去东北。9月17日,刘少奇起草中共中央致重庆中共谈判代表团的电报,提出:我们全国战略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否则我之主力分散,[键入文字]5/9地区太大,处处陷于被动;提议新四军江南主力立即转移到江北,皖南、皖中新四军第七师也向北撤退,从山东、华中抽调10万至15万人北上,控制冀东、热河。以毛泽东、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回电完全同意。9月19日,刘少奇起草中共中央给全党的指示,正式提出“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5],同时命令:山东部队主力迅速向冀东及东北出动,3万兵力到冀东,3万兵力进入东北;新四军除五师外,调8万兵力到山东和冀东;浙东部队撤向苏南,苏南、皖南主力撒返江北;晋冀鲁豫军区准备3万兵力在11月调到冀东和进入东北。随后,刘少奇从各单位抽调大批政治、军事干部派往东北。先后开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达11万人,干部2万余名,其中包括4名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彭真、张闻天、高岗,5名中央委员李富春、林彪、李立三、罗荣桓、林枫和10名中央候补委员。这一重大战略调动,打破了国民党企图抢占东北以便南北夹击关内解放区的图谋,同时又及时将驻在南方国民党心腹地带的兵力集中到江北,避免了被各个击破的危险。从全国看,中共领导的军队已经从东北、华北到华中连成一片,摆脱了分散被动的局面,处于有利的战略态势,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5年10月11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随即因劳累过度住院治疗。刘少奇继续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指挥东北战场。11月,配备了美式机械化装备的国民党第十三军、第五十二军共7万人,通过海运赶到秦皇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