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解说词历史背景1、隋朝末年,隋炀帝变本加厉,愈加骄奢,荒淫无度。官府横征暴敛,民怨沸腾。2、公元611年,隋炀帝一意孤行,发兵远征高丽。老百姓心中长期压抑的怒火终于点燃。山东王薄、河南李密、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到处是农民起义的旗帜,到处是反抗暴政的呼声。3、太原留守李渊本为隋朝命臣,但长期得不到隋炀帝信任。李渊与窦皇后次子李世民认为,只有拥兵自立,才能保住家族地位和利益,并趁机扩张势力。在李世民的反复劝说下,李渊终于起兵。短短半年,李渊父子统率的军队超过20万。公元617年三月,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同年五月,李渊在长安即位,改国号唐。随后,隋末农民战争变成唐朝统一全国的战争。4、公元624年,各地农民军和割据地主武装被彻底消灭,山河归一。统一中国的不朽功业主要由李世民领导下完成。李世民战功赫赫,遗憾的是,他没能成为太子。天下必归枭雄。于是,一场流血政变就在眼前。公元626年初夏的一个清晨,十几个士兵埋伏在玄武门外,此刻,他们只等待一个人的发令。他们的将领正是唐高祖之子——李世民。这一天对他而言将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杀,他挑选了最得力的尉迟敬德等九员大将与他同战,而他对战的目标,竟然是自己的亲兄弟——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此时刚刚走出玄武门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感觉情况不妙,但为时已晚。李世民出现在眼前,他高声叫住二人。仓皇之间,李元吉欲拉弓射杀李世民,然而忙乱之下,竟然三次都无法张弓搭箭。反倒是冷静的李世民取出弓来,一箭射去,当场将太子李建成射死马下。随后双方展开混战,李元吉也中箭落马。5、这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两个月后,唐高祖李渊被迫交出兵权,并下诏退位。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改年号贞观。杀兄逼父,这种人间惨剧自然有悖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李世民通往皇权之路与隋炀帝有类似之处,甚至更为血腥。但在后世帝王将相眼中和传统史家及文人墨客的笔下,对二者的评价却有天壤之别,这究竟是为什么?此时的李世民面临的是因隋末战乱而百废待兴的唐王朝。如何开创贞观之治,重整破碎不堪的大唐山河,组建一个团结高效的核心领导集团便成当务之急。出现原因/采取措施1、李世民善于纳贤由来已久。早在公元621年,身为秦王的他就创办了文学馆,广泛搜罗贤才,罗致当世文士。馆中集有“十八学士”:既有以诗赋文章名世的虞世南、褚亮、许敬宗等,又有以经史学问著称的孔颖达、陆德明、姚思廉等,还包括了极富政治军事才干的房玄龄、杜如晦、杜淹等人。“十八学士”组成了李世民的智囊团,不仅帮助他成功夺取皇位,而且成为日后“贞观之治”的核心力量。然而,从秦府到皇宫,李世民此时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朝廷环境,这险峻的局面来自当时朝廷中的三种人。面对复杂的局势,李世民如何让这三类出身不同的人为其所用?在李世民登基后不久,他下令召见一位大臣。这位大臣正是玄武门事变中,坚定站在太子李建成一边并为其出谋划策的魏征。李世民严厉地质问魏征,为何要离间他们三兄弟。魏征却神色自若地说,太子要是早听我的,就不会有今天的杀身大祸了。大臣们都为魏征捏了一把汗,然而李世民却很欣赏魏征的率真,理解他的忠其所事,不但不再追究旧怨,而且马上重用魏征。感激于李世民的知遇之恩,魏征从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世民听取了魏征的建议: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于是贞观年间形成了兼听纳谏的良好风气。除魏征外,当时经常进谏的大臣还有王珪(gui)、戴胄(zhou)、马周、张玄素等人,以及他的妻子长孙皇后,甚至在隋炀帝时以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而闻名的封德彝(yi)也有多次进谏的记录。太宗在位二十多年,进谏的官员多达三十余人,其中魏征一人所谏前后总共二百余事,达数十万言,皆切中时弊,对于改进朝政、帮助唐太宗施行正确的决策起到巨大的作用。而也正是李世民对此的清醒认识,让他具备了多数君王所缺失的宽容与大度。唐太宗武装夺取皇权两个月后,这一天清晨,都城长安异常热闹,诸子百官从四面八方涌向玄武门,他们要来参加唐太宗亲自主持的题为“自古理政得失”的辩论,力图找到一条实现“天下大治”的途径。然而辩论一开始,便出现了针锋相对的两派意见。李世民认为魏征说的有道理,便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然而,如何让百姓安定下来,进行“大治”呢?李世民希望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他不禁自问,为何曾经繁荣富强的隋王朝,不到40年便土崩瓦解?他总结隋炀帝灭亡的三大原因:一是大兴土木,广治宫室,二是搜罗美女,淫乐无度,三是东征西讨,穷兵黩武。李世民惊叹于那些在隋朝盛世中创造奇迹的民众,在随后的战乱中,爆发了如此巨大的威力,让隋朝政权土崩瓦解。这些让他对国与民、君与民的关系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为了不重蹈隋朝覆辙,李世民和大臣们常常聚在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治国。在他眼里,百姓如同水,君主如同船,君民一体,休戚与共。当君主的如果通过损害百姓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必然会引发政权的颠覆。正是知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李世民反复强调要“以百姓之心为心”,“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在这种理念之下,李世民定下了“抚民以静”的策略,形成了一整套以民为本的思想。他将这些思想转化为一系列具体政策,“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才得以步步展开。而君臣论治的主要内容则记录在唐玄宗时期史官吴兢所撰《贞观政要》一书中,被后人传颂。一个清明社会的出现,必须以法治作为前提,而且保证执法的公平性。李世民登基伊始,便令2、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订《武德律》,制定《贞观律》,后来,长孙无忌又组织19位大臣与法律专家为《唐律》作注,完成《唐律疏议》三十卷。《唐律》是中国古代保存下来最古老、最完备的一部法典,对后来的封建法律产生了重大影响。完备的法律条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执法。对此,唐太宗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亲戚故友、王公大臣概不能外。公元635年,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因违反军令而被李靖治罪,后免死改判发配边疆,有人上书请求念其为秦王府旧臣予以宽大,李世民说:“理国守法,事须画一。赦免了他便开了侥幸之路,有功的人很多,赦免他,其他人也会轻于犯法。”于是驳回上书,维持原判。皇帝以身作则,执法如山,在“朕即天下”的时代,还有哪个皇帝敢于像李世民这样,把自己关进权力的笼子里?法治的另一面是教化,李世民多次强调执法要“慎刑宽刑”,“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公元631年,他将死刑的终审权收归中央,而且对复审有了明确规定,以增加纠正冤狱错案的机会。第二年,李世民亲自审问囚犯,当他看到死刑犯即将被处死时,心中顿生怜悯,便下令释放还家,约定来年秋季回来接受处决。又令将全国所有死囚一律释放,让他们在期限之前来京师集合。第二年秋天期限到时,没有人督促,没有人组织,头一年释放的总共390名死囚,居然一个不少全都按时到达集合。李世民十分感动,下令全部赦免。贞观年间,每年正月二十一日这天,长安城万人空巷,大家纷纷涌向长安城东。这一天,皇帝脱去龙袍,换上短衣便鞋,他要亲自下田耕种,以表示对农桑的重视。这种景象,在古代数不清的封建帝王中并不多见,而李世民就是其中的一位。3、藉田之礼荒废既久,现在得以恢复,百姓惊骇之余,无不欢呼雀跃。在农业社会,粮食丰欠与水利建设息息相关。都江堰的建成,促成天府之国的千年富庶与稳定。一次洪水或一次大旱,就可致百姓颗粒无收,而且可能造成社会动荡,政权动摇。4、为了加强水利建设,唐太宗整顿治水机构,工部设水部郎中和员外郎,京师设都水监,掌管京师河渠疏浚与灌溉事宜。贞观年间,仅《新唐书》记载的大型水利工程就达27个。为解决扬州旱灾修建的扬州勾城塘水利工程,灌溉农田八百余顷。从此,扬州连年丰收。沧州疏通无棣河、长芦河、漳河及衡河,从此无复水害。公元633年,夏州朔方(今陕西横山)开延化渠,引乌水入库狄泽。公元636年,汴州陈留(今属河南)开观音陂,溉田百顷,给粮食丰产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即便是现在的农民,无论长江南北,还依然享用着贞观年间的水利成果。而在农业社会,发展经济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人口。这是一种有上千年历史的陕西地方戏曲——弦板腔,曲目多取自历史演义和民间故事。这些老艺人们生活在咸阳市一个叫袁家村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唐朝时期距离都城长安有相当的距离,曾经在隋朝末年经历过战乱,当时生活在这里的汉人不得不迁移北方。今天,老艺人们常常聚到一起对着北方唱起他们的戏曲,这戏曲中饱含了他们祖辈漂泊的经历,以及艰难生活的写照。隋末战乱,北方突厥掠去大量汉人。同时,不少汉人为避乱而纷纷北逃,导致人口锐减。唐高祖武德年间,全国人口仅存二百余万,不及隋朝鼎盛时的四分之一。李世民即位后,马上意识到人口严重缺乏的问题,迅速增加人口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5、为稳固住汉人人口,唐太宗还规定:男20女15为法定结婚年龄;生男丁的家庭予以适当奖励;无能力娶妻者政府给予帮助。李世民还把婚姻及人口增加情况纳入对地方官吏的考核指标,作为升降的参考。今天,袁家村很多村民的先辈都是当时李世民从北方迁回的,而这里的人们最热衷的弦板腔曲目,也是歌颂李世民的传统曲目《乾坤袋》。到了李世民之子唐高宗即位之初的公元652年,全国登记的户数达三百八十万户,人口近两千万,比武德年间增加了近一倍。人口是维系一个政权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检验治国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李世民“抚民以静”的政策带来的效果十分明显。公元630年,关中农业丰收,流散人口纷纷回乡。贞观六、七年,风调雨顺,广大山东地区一改昔日残破面貌。贞观八年、九年、十三年一直到十六年,又是丰收年成。社会初定,经济恢复。接下来,李世民终于可以着手解决头痛多年的6、边患问题。公元628年,唐太宗消灭割据势力梁师都,基本上解除了全国各地割据混乱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两年后,名将李靖率唐军肃清了多年危害边疆的突厥势力,使唐王朝北方边疆得以安定下来。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等或被击败,或主动归附。唐朝势力达至天山南北,西部边疆从此稳定。虽然当时的唐朝有足够的兵力取得战争胜利,但李世民认为,战争付出的代价太大,且稳定并不长久。只有采取怀柔政策,以德服人,平等视之,才能让他们真心归附。公元641年隆冬,16岁的文成公主穿嫁衣,画红妆,这位聪慧美丽、饱读诗书的公主,即将离开故乡,远嫁遥远的吐蕃,成为其首领松赞干布的夫人。这也是唐太宗与少数民族的联姻策略,不仅为吐蕃送去一桩婚事,还让文成公主带去大唐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精美的手工业品,以及各种药物和书籍,甚至大批工匠和乐队。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新奇的向往,在和亲的队伍护送下,文成公主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进入吐蕃,也让汉人的农耕、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冶金以及农具制造等技术先后在西藏传播开来。今天,这条文成公主曾经走过的路,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纽带,也见证了那一段被后人传颂的故事。在陕西的乾陵博物馆里,收藏了作为陪葬品的唐代官俑,他们中有汉人,也有少数民族。东突厥归附中央政府之后,为加强管理,唐太宗将他们中的大部分留在原地定居,保留原来的组织和风俗习惯,实行高度自治。另一部分则迁至内地,挑选部分人担任京官武职。其成功治理的经验又推广至其他少数民族部落。这些底座上方曾经矗立着“十四国蕃君石像”,他们是当时被唐太宗征服并归顺的14个少数民族首领。西侧的蕃君主要是今天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西域诸国的首领,而东侧所立的主要以突厥首领为主,间及朝鲜半岛和南亚地区。这些石像曾矗立在唐太宗的陵墓昭陵,是其推行民族政策的真实见证。唐朝威震寰宇,天下各族感恩戴德,纷纷融入唐朝大家庭,俯首称臣,尊称李世民为“天可汗”,意为“天下的共主”。唐太宗李世民受到各少数民族如此爱戴和感念的背后,折射的是大唐帝国——这个中国历史上空前辽阔、稳定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具有的强大的归附力和影响力。唐太宗统治下的贞观一朝的强盛,不仅表现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疆域辽阔、四夷来朝,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享太平时代,而且表现在7、文化建设的突飞猛进。李世民设文学馆、弘文馆,罗致贤才文士搜集整理经籍图书。他酷爱读史,十分强调历史经验对于当下的影响。《晋书》《北齐书》《周书》《梁书》《陈书》《南史》《北史》《隋书》,这是中国著名的“二十四史”中的其中八部史书。正是贞观年间在李世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