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海地壳性质与人类活动的联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我国邻海地壳性质及与人类活动的联系海水下的地壳并不是洋壳,而是洋壳陆壳兼有,而两者在性质上有着极大的差别。认识洋壳与陆壳有助于我们了解海底的地壳情况。洋壳与陆壳地壳的基本特征:地壳是固体地球最外一圈,由岩石组成,是一个相对刚性的外壳,其下界以莫霍面与地幔分开。平均厚度约为16km。地壳分为洋壳与陆壳。洋壳是分布于大洋盆地下的地壳。而陆壳是分布于大陆、大陆边缘海以及较小的浅海之下的地壳。陆壳洋壳相同都具有硅镁层,玄武岩质层不同厚薄不均匀,较厚具有双层结构上层有硅铝层,富含碱金属和较多稀有元素硅镁层成分不均匀年龄较长厚度较均匀,较薄缺失硅铝层硅镁层成分均匀有大量中酸性岩成分较年轻我国邻海地壳性质我国海域毗邻大陆的东部南部,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部分海域,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紧密相连,总面积约427.7×104km2。1.黄海:位于东亚大陆构造域,均为大陆性地壳,厚度约31~32km。是典型的大陆性结构,也是典型的海水淹没的陆缘海。地势:由北和东西两侧向中央和东南向倾斜。中央偏东有狭长低槽,自济州岛伸向渤海海峡,称为“黄海海槽”,槽的东侧坡陡,西侧平缓。南黄海西部沿岸较浅,苏北沿岸多辐射状沙脊群。东部沿岸较西部沿岸深,约20~50米。海底地质:只有陆架沉积区。黄海北部沉积物,粗、细粒度成不规则斑块状分布;东部则粗细沙兼有,并有砾石和基岩;南黄海西部,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中间为粘土质软泥,东西两侧为细砂和粗粉砂。区域构造:自北向南依次为辽胶隆起,北黄海盆地,大别胶南临津江褶皱带,青东盆地,中部隆起区,苏北南黄海盆地沙隆起及华南岭南地块。断裂构造:五莲-青岛-海州深断裂,泗阳-连云港-千里岩-开城深断裂,嘉山-响水深断裂,江山-绍兴-光州断裂。这些以及NE或NNE向以及NW-SE向两组。2.东海:东海是西太平洋的一个边缘海,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海板块作用的交汇地带,是太平洋沟-弧-盆体系的典型发育地区。横跨东亚大陆构造域和东亚大陆边缘构造域,东海大陆架厚约30km,冲绳海槽为过渡性地壳,中北部厚约19km,南部厚约16km。该区先后经历多次大地构造演化过程,形成了目前复杂的构造格局。区域构造:自大陆海岸向西可分为内陆架、外陆架、路坡、冲绳海槽区和东部岛架五部分。其中东部岛坡陡峻,其上发育了众多火山成因的海山和海丘。断裂构造:江山-绍兴-光州深断裂,长乐-厦门深断裂,东引-海樵大断裂,基隆-西湖大断裂,钓鱼岛隆褶带东侧大断裂,冲绳海槽大断裂。海底地质:东海陆架沉积物,半深海-深海沉积物。海底沉积物呈带状分布,近岸为粉砂、粉砂质软泥和软泥;中部为广大的细砂、中砂和砾石,间或有软泥细粒沉积;冲绳海槽为粘土质软泥。3.南海:南海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澳板块之间,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十分复杂。西太平洋的洋壳俯冲挤压与南海陆缘的扩张运动对这一带起着控制作用。南海主体位于东亚大陆边缘构造域上,北部和西部沿岸及沿海区域占据东亚大陆构造域的边缘地带,东邻西太平洋构造域。有众多叠置在构造域上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断裂构造:南海北部陆缘断裂带,南海西缘断裂带,恒春-马尼拉海沟断裂带,巴拉望-沙巴断裂带,北东向断裂带,北西向剪切拉张断裂和与之共轭产生的北东向张性断裂,中央海盆的转换断层。海底地质:陆架西南部底质为粉砂和粘土,并有砾石、贝壳和珊瑚。北部陆架,内侧为陆源沉积,外侧为沙质沉积。大陆坡上的沉积主要为软泥和粘土软泥。被大陆坡包围的深海平原为中央盆地,底质主要为棕色抱球虫软泥,含有火山灰人类应用:地壳稳定性是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岩石圈块体表层的活动程度或稳定程度,它是现代地壳活动程度的综合反映。海底不稳定因素是内外动力地质因素控制的潜在地质灾害,通常包括滑坡、崩塌、浊流、软弱夹层、沙坡、潮流和侵蚀作用、高速沉积、海平面变动、浅层气溢出、风沙以及断层蠕动。我国海区位于中国大陆东南部边缘。它以独特的地质内涵,丰富的资源及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地球构造格局中,处于十分特殊的地位。研究中国海区的地壳特征及演化对海洋资源的勘探开发、环境保护乃至预防地质灾害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以南海为例:南海是中国最深、最大的海,也是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南海位居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四周大部分为半岛和中国南海岛屿,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资源勘探与开发利用珠江口油气盆地开发区和我国南沙群岛等地区进行中区域地区地壳稳定性分析,这些评价对经济建设、国土规划以及大中型工程选址提供背景或可行性论证资料,在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南海蕴含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生油层为上渐新统-上中新统的泥岩、页岩、礁灰岩;储油层主要是中新统砂岩和礁灰岩。可以通过了解海底地壳升降运动或相对海平面平动规律等寻找油气藏的位置。新构造期南海的造山运动有三次,该三次挤压活动使第三纪地层发生隆起、褶皱和逆冲,有利于形成油气聚集和保存的背斜构造,如南海南部和东部地区的沙巴盆地、沙捞越盆地,都成为主要储油构造。海中的地下水资源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地下热水、温泉和矿泉水。沿新构造期活动的断裂带寻找深水层中的矿泉水成为热点。有些优质矿泉水已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资源。南海沿岸内外营力的长期塑造,形成了许多上升沙质海滩,沿断裂带出现海滨温泉,海滨火山以及断层控制的峡谷、隆起珊瑚礁等许多独特的构造地貌,形成滨海天然旅游资源。2.工程建设在一般大中型的港口工程、水电工程、海洋工程等均需要有关海底地貌、地壳稳定性、不稳定因素等资料,供选址、设计、施工参考。尤其是对场址地震强度、活动断裂与地壳稳定性的评价不可缺少。如南海北部沿岸是在NE-NNE与NE向中生代滨太平洋区域断裂构造体系控制下,新生代又受南海陆缘扩张的NEE向张性断裂的叠加作用以及区域外动力的长期作用和塑造,形成各种类型港湾。当前以南海油气开发为中心的各项工程建设正在兴起,它包括钻井平台架设、海底输油气管铺设、海底输水管道和电缆、海岛和海底军事工程都,建设等。这些海洋工程的井位场址与管道经过的海底,需要准确的工程地质稳定性资料,它包括地址构造、地形地貌、表面沉积、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和地震危险性等。南海北部陆架海域辽阔,地质构造与海底地貌复杂,灾害性地质类型较多,断裂构造发育。因此,区域地壳稳定性以及海底不稳定性各地区差别较大。对南海海底地壳性质充分了解,才能规避损失,安全地发展海上工程。3.减灾防灾与环境保护地震与火山对人类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次大地震可以引起地壳大幅度提升和移位,导致海陆环境的瞬间变动。华南沿海地区历史上≥7级强震活动与NEE向滨海断裂带有关,而且该带历史上地震活动具有沿NEE向呈现两头跳现象。如1600年南澎7级-1604年泉州海外8级-1605年琼山7.5级。这一新认识对评价华南地区沿海地震活动以及地壳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评价。地震海啸是由海底垂直活动断层的一侧向上运动,另一侧向下运动的浅源地震引起的。其形成要具备3个条件:一是有深海盆地,可以容纳巨量海水;二是海底地形隆起与拗陷反差强烈;三是存在倾滑型活断层,可发生6级以上倾滑型的地震。查南海及其周边地形地貌,北西南三面都有宽阔的大陆架,中部又是平坦的深海平原,都不具备发生地震海啸的条件,惟独东侧马尼拉海沟才具备产生地震海啸的条件。南海地壳属于大洋型地壳与大陆型地壳之间的过度类型。其断裂构造非常发育,不同地段具有明显差异。北部为拉张型,南部为挤压型,西部为剪切型,东部为俯冲型,中部是扩张型。按断裂展布方向可分为NE向、NW向、EW向、SN向4组;按断裂切割深度,可分为岩石圈断裂、地壳断裂、基底断裂和盖层断裂。这些断裂多数为活动断裂,而东缘俯冲型断裂又是发震断裂。从地震分布、震源机制解分析,南海北、西、南以及中部都不具备引发地震海啸的条件,只有台南—菲律宾地震带东西两侧的贝尼奥夫带发生的倾滑型或具倾滑分量的走滑型6级以上地震,有可能引发海啸,并可能对南海及我国东南沿海诸省以及港澳地区产生影响火山活动使人类环境更加恶劣,大量火山灰所造成的污染,造成全球变暖和导致一系列灾害产生。如菲律宾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爆发,有专家认为它产生全球1991年一系列的灾害,如华东洪涝、东北水灾、华南旱灾、汕头台风灾害等有一定相关性。4.军事安全南海海盆在长期的地壳变化过程中,造成深海海盆,海盆内大部分地区比较平坦,可视为一个“深海平原”。虽称之为“平原”,但它的地形很复杂,其上矗立着27座高度超过1000米的海山(其中不少高度超过3400—3900米)以及20多座400—1000米高的海丘。这种环境极利于潜艇的隐藏,美国就曾有潜艇藏于南海窥视中国的军事情况。这种情况对在南海巡航的舰队航母等安全极为威胁。因此,南海的安全攸关国防的安全。总结: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二空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海洋环境的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自古以来,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就极其投入,随着世界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和陆地资源的日趋匮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日益成为今后世界新的潮流。近些年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利用的成就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海洋的多种资源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越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实践证明,海洋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领域,海洋对人类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成倍的增长,海洋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正像众多专家预言的:未来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参考文献:维基百科:大陆型地壳、大洋型地壳《中国近海水文》苏纪兰海洋出版社《地球科学概论》柳成志、冀国盛、许延浪石油工业出版社《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地形地貌》刘忠臣、刘保华等海洋出版社《南海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刘以宣科学出版社《中国海区及领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刘光鼎科学出版社《华南地震》2006年01期魏柏林、康英、陈玉桃、李宏志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