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导论肖广岭讲课内容一、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三、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中国与世界四、需要深入研讨的几问题•1.20世纪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2.20世纪人类社会遗留的主要问题•3.21世纪人类社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一、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1.20世纪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一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曲折和新的发展–三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四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五是人类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空前提高一、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一、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2.20世纪人类社会遗留的主要问题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仍然繁重。发展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加深,可持续发展问题严峻,南北差距拉大,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等内容。民族、宗教矛盾冲突不断。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改善人类生存质量的挑战仍然严峻。一、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3.21世纪人类社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但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存在着许多风险和负面影响,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更多的风险考验。消除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加快自身发展。一、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但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随着新兴国家的崛起和发达国家内部的利益分化,少数国家决定世界命运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但是,维护世界和平面临诸多挑战,霸权主义仍然存在,恐怖主义威胁,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路程漫长,需要世界各国付出不懈努力。一、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机遇和挑战。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维护文明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在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过程中,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增进了互相理解,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矛盾和问题,特别西方一些政治势力借助文化加紧推销其意识形态,给世界造成了新的不安定。科技迅猛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科技伦理问题等许多新的问题。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在20世纪的历史风云中,马克思主义一直受到世界思想界的关注和重视。•一百多年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经历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无论世界经历了怎样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世界思想界难以回避的强大“磁场”。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来武装全党,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科学的理论。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然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并不意味着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现成理论结论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的提出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一理论的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它只有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的提出也是由中国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人引进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的问题。–中国国情具有不同于欧洲发达国家的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现实条件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同中国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实践发生联系,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在革命胜利后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我国经验和研究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世界意义•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创新成果,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其中,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最集中的体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无论对于指导中国的社会发展,还是形成科学的世界眼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思维。–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等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积极倡导一种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世界和平与社会进步的发展理念,即共同发展和包容性发展的全球理念。–全球化进程不仅使经济发展、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资本和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流转,而且使世界各国的政治发展、文化创造也相互交织相互碰撞。–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因此,胡锦涛同志提出,各国应当超越传统发展观念,树立与时代变革相适应的新的时代思维,“更加注重交流合作、相互借鉴,更加注重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要倡导包容性增长,推动平衡增长,兼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需求,加强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统筹兼顾,携手应对全球性重大挑战和威胁,促进世界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在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的全球化时代,这种新的发展理念对于世界各国趋利避害,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三、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中国与世界•1.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与战略思维•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深化的时代,我们运用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不仅要更加积极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要形成自觉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思维。三、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中国与世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体系整合力的加强,特别是随着中国成功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并使自己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中国的发展环境和世界定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已经处于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既要充分地利用全球化提供的发展机遇,又要清醒地防范全球化风险;我们既要保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稳定,又要承受越来越多的世界责任和代价;我们既会得到国际上对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称赞,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责任论”和“中国威胁论”的指责。•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自觉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和世界格局中定位我们的发展,必须学会从中国的视野去透视世界问题,进而从世界的眼光和全球化的视角去审视中国问题。三、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中国与世界•认清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要从战略高度把握全球化所带来的重要的发展机遇,但是,更要清醒地防范全球化的风险,特别是要深刻分析和批判当下全球格局和世界体系中“资本逻辑”的统治,形成清醒的“趋利避害”意识和自觉的国际视野。•工业化与现代性的不断扩展、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强有力推进,使世界任何地方的本土问题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同全球问题和世界问题紧密交织在一起。三、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中国与世界•马克思耗尽毕生精力所进行的“资本的逻辑”批判对于我们今天形成深刻的全球视野,具有十分深刻的理论穿透力和震撼力。–不可否认,随着“冷战”的结束,随着发达国家福利社会策略的实施,马克思时代那种以激烈的阶级对立、冲突和暴力斗争为极端表现形式的“资本逻辑”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我们必须看到,时至今日,“资本的逻辑”非但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反而以更加隐蔽的形式、更加多样的手段、在更加微观的层面上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行使着自己的统治逻辑。三、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中国与世界•实际上,在各种各样的全球性问题和全球化风险中处处闪现着“资本逻辑”的身影。–在世界体系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问题,在生态问题和资源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争执问题,在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形成中少数发达国家的霸权问题,在世界金融体系中发达国家所制造的全球风险问题,在网络化条件下不同国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平衡问题(信息鸿沟),在微观政治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各种霸权问题,等等,它们在深层次上都没有逃脱“资本的逻辑”。–如果不在这样的高度形成清醒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而仅仅在策略的、技术的和操作的层面上应对全球化风险和全球性问题,我们就很容易迷失,甚至陷入危险的境地。三、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中国与世界•阐明中国经验的世界性意义和价值:•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