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音乐鉴赏考题201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外音乐经典作品鉴赏》结课论文写作要求学期:12-13-2主考老师:吴琼一、内容:1、广陵散、十二木卡姆、纳西古乐、《哭泣的骆驼》中的劝奶歌,选取其中一项谈谈你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2、谈谈对印度古典音乐、美国音乐、东南亚音乐、黑非洲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的认识,选其中一个。注意:题目任选其一;文章要包括总体音乐特点、影响音乐形成或发展的外界因素的作用如文化、宗教、地理环境、历史变迁等,重点谈自己的感想。二、写作要求:1、字数不少于1000字2、A4纸打印稿。3、题目、班级、姓名、学号单用一页纸中国音乐文化(一)亚洲概况世界三大古代文明发源地:除北非的尼罗河文明外,包括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文明、黄河文明都发祥于亚洲。人口35.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5%,以中国人口最多,人口在1亿以上的还有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人口分布以中国东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岛、恒河流域等地最为密集。种族:黄种人约占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种人,黑种人很少。语言:亚洲语言分属于:汉藏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朝鲜语系、日本语系、印欧语系。宗教:亚洲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中南半岛各国的居民多信佛教;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上的居民主要信伊斯兰教,部分居民信天主教和佛教;南亚各国的居民主要信印度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西亚各国的居民主要信伊斯兰教。东亚文化及其音乐亚洲音乐分为四个音乐文化区:东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南亚音乐文化区、西亚音乐文化区。东亚音乐文化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这些国家曾长期使用汉字并接受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是同希腊文化、印度文化并列的世界三大古代文化之一,而儒家思想是与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并列的四大精神传统之一。东亚音乐文化区概况以中国音乐为中心,特别是以南北朝到唐朝,中国集亚洲诸民族音乐之大成,已经成为东亚音乐文化中心.并对日本、韩国、朝鲜等国施与重要影响,形成了东亚各国所共同具有的音乐艺术特征。但与此同时,东亚各国又根据自己的社会生活、文化观点对它们进行改造、变化,造就了各国所特有的音乐种类、体裁形式和音乐美学观、音乐形态特征。东亚音乐文化区音乐特征自由的节拍和节奏:如中国戏曲中的散板、日本邦乐中的“追分样式”、蒙古音乐中的“长调”。五声性旋律进行渐变的音乐结构:如中国戏曲“散、慢、中、快、散”;日本音乐的“序、破、急”都是属于渐变的结构。注重声音变化﹙即声腔的变化﹚:如古琴的按键、尺八吹奏时的大量气声、呼麦。注重单声音乐总之:音乐自然、平和、清静、典雅、注重旋律第一部分中国音乐民族概况地域文化特征音乐特征:分类、音乐体系各族音乐地域文化特征音乐文化形态:存活有海洋型﹙越族后裔﹚的音乐文化形态,平原型﹙华夏后裔﹚的音乐文化形态,高原型﹙氐羌后裔﹚的音乐文化形态,沙漠型﹙突厥后裔﹚的音乐文化形态,草原型﹙蒙古后裔﹚的音乐文化形态,及连接并介于各型之间的中间型的音乐文化形态和表现形式不同、存活形式各异的复合型音乐文化形态。上述各种音乐文化形态之间的自由繁衍、广泛交流与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中国一体多元的音乐文化流布格局。中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在同一个文化群体中既有历史上形成的共性;又有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或不同时代特点遗留给具体乐种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个性。——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在这幅员辽阔的土地上,以北方游牧文化与南方农耕文化两大文化为背景,孕育并繁衍了中国大陆各少数民族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传统音乐文化形式。它们与中国诸少数民族居住地域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相适应,形成了另一道风景靓丽的人文景观。音乐特征分类法:以汉族音乐分类包括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见表﹚民间音乐: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曲艺音乐﹚、戏剧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音乐体系:东亚﹙中国﹚乐系、欧洲﹙希腊﹚乐系、波斯阿拉伯﹙西亚北非﹚乐系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中国是最早出现人类活动的国家之一。170万年前在中国的云南出现的“元谋人”是中国最早的人类。(9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中国最早的乐器(9000—7800年前)贾湖骨笛(河南舞阳)①早期:9000—8600年前(2支)开五六个孔,能吹奏六声音阶②中期:8600—8200年前(14支)开七、八个孔能吹奏六声、七声音阶③晚期:8200—7800年前(7支)开七、八个孔能吹奏七声及七声以外的音,有的在主音旁开有调音的小孔。石化现象:个别骨笛出现石化现象,可推测已有上万年历史6800年前:河姆渡文化—陶埙22、骨笛(浙江余姚)P9/20能吹出小三度、纯无度、小七度音程7000—5000年前:仰韶文化—陶埙(陕西西安半坡村)4800—4300年前:龙山文化—陶钟(陕西长安县)P17/475000—4000年前:马家窑文化—彩陶盆(青海大通县)P2/1中国先民在新石器时代从创造音乐---音阶产生--乐器的制造,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因此可以断定,中国音乐最迟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萌芽。夏朝(公元前20世纪—公元前17世纪)石磬P13、陶埙、陶铃商朝(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甲骨文、埙P12、磬P14、编磬P16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奴隶社会①礼乐制度(用礼法和音乐来治理国家)。②“八音分乐法”(根据不同材料)是世界上第一个分乐法。金(钟)P18、石(磬)、土(埙)、革(鼓)、丝(琴)、木(柷)、匏(簧)、竹(箫)。③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采录了周朝到春秋战国中期约五百年的乐歌,大部分来源于民间歌谣,经宫廷编订,保存305篇,在当时具有能演奏、能歌舞的音乐特征。按照音乐风格分为《风》《雅》《颂》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1、这是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的组织结构在发生变化,贫富贵贱,瞬息万变。周代的礼乐制度土崩瓦解,民间音乐蓬勃发展起来,雅乐的衰落和俗乐的兴盛,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礼崩乐坏”。音乐文化挣脱了礼教的束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2、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促使人们对人类自身的生存、本性和社会组织结构进行了反思,诸子百家的学说诞生了,他们代表着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在诸子百家学说的文化背景下,各家学说的音乐思想也相继产生。音乐思想孔子:精通音乐,会唱歌、弹琴、鼓瑟、吹笙和击罄,有很高的音乐修养。《论语·泰伯》曰:“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视音乐为一种人的必备文化,它和“诗”与“礼”一样,是人受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礼乐相配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墨子:《非乐》——通过取消音乐活动来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站在社会小生产者的立场上,把音乐视为一种奢侈的生活享受,而极力反对,未能摆脱狭隘的功利实用倾向的影响。)老子:“大音希声”《老子》第四十一章——好的音乐是稀少的。庄子:“法天贵真”。“天籁”《庄子·齐物论》——崇尚自然为根本。自然的声响是最美的音乐。《乐记》:汉初儒生编撰传世的《礼记》中收有《乐记》一篇。——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感。——礼乐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乐记》集中了先秦关于音乐各方面的论述,是一部集先秦儒家音乐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因此,对于中国音乐思想的发展和中国音乐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琴艺术—文人音乐古琴:西周时期就已出现,音乐包括琴歌和琴曲,发展到魏晋时期达到了高潮。流传下来的作品有《阳关三叠》《高山流水》《广陵散》《酒狂》《胡笳十八拍》等。文人音乐:以文人音乐家为主体的音乐。区别于民俗音乐和宫廷音乐的一种社会文化类型。魏晋时期的士大夫音乐家多才多艺,能文辞、善音乐,并且还兼采古今,俗雅并容,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们将音乐视为生活的一部分,或自弹自咏,养心理性,或以琴会友,交往、传承于情志相投的文人名士之间。他们以音乐修身养性、自足自乐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政治的态度,以及崇尚自然、怡情山水的精神追求。正是魏晋文人音乐这种独特的文化品格和艺术风貌,奠定了它在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琴家:阮籍“竹林七贤”的核心人物,“嗜酒能啸,善弹琴,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代表作《酒狂》,表现了醉酒者步履蹒跚,神情迷离恍惚的醉态,同时也表露了作者的不平和愤懑的心态。嵇康,“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刚肠疾恶,遇事便发,不满司马氏集团的统治,被其所害。音乐修养很深,善弹琴,能创作,尤其擅长演奏《广陵散》。在其行刑现场为送行的三千学生演奏此曲,成为生命绝唱。广陵散:东汉末年出现,不知何人所作,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取材于《聂政刺韩王》的故事。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误了限期,被韩王所杀。聂政成人后知道此事,来到王宫刺韩,未成功,逃出城,入泰山学琴,自毁皮肤,吞炭变其声。七年后,准备入城,路上遇见其妻,妻子伤心的哭了,聂政不解,其妻说:出门多年,回来后已经面目全非,只有笑起来的时候,露出的牙齿看上去像聂政,所以才哭了起来。聂政听后回到山中用石头敲掉牙齿,又练了三年,回到韩国。在城门脚下弹琴吸引无数百姓前来听琴,引起了韩王的注意。韩王把他召进宫,在其听琴时乘其不备,从琴腹中抽出一把匕首,刺入韩王的身体,使其当场毙命,自己为了不让母亲知道,自剥面皮,断其形体,没有人能认出他。此后,头被悬挂在城门下,悬赏知此人者,赐金千斤。其母来到身边,抱着尸体大哭,逢人便说是聂政,痛苦万分,绝行脉而死。由于《广陵散》反映了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音乐充满了“杀伐之气’,属于不平之声,与“平和”为美的传统思想相对立,一度遭到封杀,在历史上曾出现烧毁琴谱的事件。但是此曲所表现的反抗精神,深受百姓的喜爱,乐谱得以被保存了下来,流传至今。钟鼓之乐:是这一时期宫廷音乐的重要特征。(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编钟、编磬)编钟: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平的冶炼技术和音乐水平。P25音域:A1→c3#共五个八度,中音区三个八度十二个半音是全的,可演奏五声、六声、七声音阶的乐曲,可旋宫(转调)。表现当时的旋律已经相当的丰富了双音结构:中鼓部和右鼓部分别发出不同的音,两音之间相差小三度。出土之后,曾经仿制过,但是没能成功。高超的冶炼技术已经失传了。秦汉至南北朝(前221-公元589)建立封建社会制度:儒家思想:开始统治中国,直到20世纪初期封建社会结束。在音乐思想上以“中庸之道”、“平和之美”影响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使西域音乐歌舞杂技百戏以及佛教和佛教艺术传入中原。魏晋以后,中原的传统音乐迁移到了南方,和江南的民间音乐汇集,形成了“清商乐”。北方在少数民族统治之下,外来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很快发展起来。南北音乐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交流。乐府:宫廷音乐机构。乐舞百戏:说唱俑与歌唱俑P30-49鼓吹乐:P50-52竽瑟之乐:P55-57隋唐五代(581--960)这一时期以唐代的音乐文化为代表。唐代初期经济的稳定发展,为文化的兴盛提供了充裕的物质基础。统治者在文化上采用的“兼容并蓄”的态度,吸收了周边国家的大量外来文化,促进了本国文化的高速发展,音乐文化发展到了极其辉煌的地步,使中国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中外音乐文化交流频繁,日本、朝鲜等周边国家的学者把中国文化带回本国,促进了本国文化的发展,使中国文化成为本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续至今。宋元(937--1368)北宋建立起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城市里的商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由此形成了以市民为主体的城市市民文化。市民音乐成为音乐发展的主要潮流,并延续至清代。城乡音乐活动p105元代的戏曲音乐逐渐发展成熟,杂剧和南戏发展获得了高度的成就。杂剧与南戏P113明清(1368--1911)明清时期的民歌小曲、说唱、器乐音乐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繁衍出各种体裁和形式。戏曲音乐产生了很多地方声腔,昆曲成为明代戏曲音乐的代表。清代以后,四大徽班进京,促成了新的剧种的产生---京剧。民歌、小曲与说唱民间歌舞京剧器乐中外音乐文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