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教学内容5、敬业与乐业梁启超[教学目标]1.把握本文的主要观点和思路;2.初步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3.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2.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教学难点]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学习方式]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长大了想要从事什么工作?你选择这种工作的理由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板书文题、作者)二、出示学习目标1.把握本文的主要观点和思路;2.初步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3.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三、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四、介绍写作背景《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五、演讲的基本知识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六、议论文知识简介议论文是以议论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论据就是提出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七、自读课文,检测字词。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2.出示字词,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旁骛(wù)佝偻(gōulóu)承蜩(tiáo)亵渎(xièdú)骈(pián)进强聒(qiǎngguō)断章取义: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不二法门: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心无旁骛: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亵渎:轻慢,不尊重。骈进:并进,一起前进。强聒不舍:硬要啰唆个不停。聒,喧扰。八、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2.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3.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断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后,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2.“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了“有业”是做人之本。“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致志、心无旁骛,“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3.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断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4.研读课文,理清结构。问题:明确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后,请同学们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问题,揭示全文论述的中心——敬业与乐业。第二部分(第二——八段)分析问题,论述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九段)解决问题,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九、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积累了一些语文知识,了解了文章结构,下节课我们接着分析。十、布置作业:课后习题2、3、4.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指名学生简单说说本文的思路。二、再读课文,分析论证方法。1.作者为何提出“有业之必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明?学生讨论后,明确:因为有业是敬业的基础。运用正反对比论证。先从反面引用孔子的话做道理论据,论述无业是不可教诲的。再从正面举出百丈禅师做事实论据,论述有业是做人之本。2.作者在论述“敬业”的必要性时,逐层提出了哪些问题?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学生根据提示作答:(1)什么叫敬业?引用朱子的话做道理论据。(2)为什么要敬业?列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事实论据。(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引用庄子、曾文正、孔子和法国学者的论述做道理论据。3.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在论证如何做到“乐业”这一点上,作者同样是运用引用和举例的方法,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专心把职业做下去,身入其中看他的变化、进展,自觉亲切有味;第二,从奋斗、刻苦中增加快乐;第三,与同业竞胜而得到快感;第四,专心工作,可把游思、妄想杜绝,省却烦闷。这样便是做到了“乐业”。课堂小结: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三、合作探究。课文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但也有人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你赞同哪一个说法?为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合作探究。明确:课文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充实。而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四、拓展延伸。梁启超先生在演讲结尾说道:“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结合自身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认为怎样才能“合理的生活”?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五、品味语言。本文用了许多经典名句,请把它们汇集在一起,再化为“身内之物”。1.敬业乐群。《礼记》2.安其居,乐其业。《老子》3.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5.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百丈禅师)6.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梁启超)7.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8.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国藩)9.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10.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提问:引用这些经典名句,起什么作用?明确:使文章精练、典雅;增强说服力,因为经典名句是世人公认的真理。课堂小结:本文语言特色:1.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增强说服力;2.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3.口语特色:(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六、布置作业。体会演讲的特色,以“敬学”为话题准备演讲稿。教学内容:8、致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学习目标]l.初步思考认识“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2.品味文章含义深刻的语言。[教学重点]1.体会运用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写法的好处。2.通过讨论去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3.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难点]1.对一些含义较深的抽象的语句,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教师及时去引导,将问题分解变细。2.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转变的特殊阶段,由于缺乏充分的生活经验,对于爱情本质的理解会有些困难。[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2.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欣赏歌曲《最浪漫的事》,引出“什么是爱情”这一话题?二、预习检查:1、作者介绍:他是一位关心女儿成长并与之平等交流,睿智的父亲;他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17岁当小学教师,先后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等荣誉;他在教育上有很多有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科学主张;他所著教育著作颇丰,主要代表作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他就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2、字词:忐忑伫立一抔黄土怒不可遏繁衍真谛宿愿怒不可遏化为乌有无与伦比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补充相关信息。第()段—第()段:女儿提出问题及()第()段—第()段:回忆()得出()第()段:告诉女儿要()2、“我”为什么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我”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和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女儿关于“爱情”的话题,能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四、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然后请学生回答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想一想,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明确:“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永不厌倦;真正的爱情也是心灵的交融,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五、拓展延伸霍姆林斯基在给他女儿的另一封信中这样写道:“人的爱情应当不仅是美好、诚实、坚贞的,同时也应该是理智和慎重的、机警和严肃的,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和幸福。”结合课文,写一段话,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给学生五分钟思考时间,然后请几个学生读出自己所写的话。)六、课堂小结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花季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你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七、布置作业1、收集描写爱情的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与同学们共享。2、复习第二单元迎接考试。第三单元9、故乡[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的特点。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3.学习对比手法对表现人物、表达中心的作用。4.理解文章主题,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2.学习对比手法对表现人物、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难点]“我”离开故乡时的心情与感受。[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课下探究学习等。[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小说知识简介1.什么是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2.一篇小说必须具备哪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因此,人物是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3.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肖像、心理、行动、语言、神态描写,以及正面、侧面描写。4.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尾声。5.环境:(1)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自然环境;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二、导入新课(教师提问)自古以来,“思故乡,赞故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能不能随口就涌出几个写“故乡”的诗词名句来?(学生发言)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教师板书《故乡》)三、课前积累1.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