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答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辨析:新课程强调内容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简介经验的学习答:这种说法正确。新课程下,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教师要为促进学生理解而教。学生的学习并不能忽略简介经验的学习。辨析:只要教育得法,人人都可以成为歌唱家、科学家、诗人答:错误,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环境,在青少年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表现在: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4)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学校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是主导作用但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对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的发挥也是有条件的。低估遗传、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而片面夸大教育的作用是不正确的。人的发展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实践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辨析: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答:上述观点正确。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1、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4、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1、教育是劳动力在生产的必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材料分析题: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者他们成为医生、律师、美术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分析此观点,阐述理由。答:这是行为主义者们的观点,代表人物是华生,他主张环境决定论。1)在华生眼里,儿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就像一个模具,儿童个体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这个模具的形状,而这一模具的形状,则取决于提供给儿童的、完全可被控制的学习与训练的内容。环境决定论否定人的生物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确信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是其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在起决定的作用,因而环境决定论又被称之为养育论。2)环境决定论关注儿童成长的环境条件、后天教养内容和教育方法在儿童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作用。就这一点而言,应该承认,与遗传决定论相比较,它发现了对儿童发展影响力更大的一个变量。因此,环境决定论对儿童教育实践的影响也远远大于遗传决定论。在某些时候,环境决定论甚至长了教育对儿童发展进行影响与控制的唯一合理、合法性的依据。3)环境决定论的盛行直接导致了传统教育实践具有重视教育权威、书本知识的学校纪律等特点。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控制儿童学习活动的环境、内容和方式来达到控制儿童发展的目的。“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谚语在我国广为流传,就是环境决定论在儿童发展的可塑性的同时,也将儿童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地位牢牢地固定在失去自主性的被塑造的地位上。材料分析题: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曾根据名家传记和其它方面的材料,选取了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在内的977位名人作为研究对象,他把对这些名人的调查结果同一般人的家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些名人的家属中,出名的父亲有89人,儿子有129人,兄弟114人,共332人,而4000名一般人组中出名的亲属只有1人,因此,高尔顿认为人的智能高低是由遗传决定的。答:这一观点是不全面的,高尔顿的研究揭示了遗传在人的智力发展的影响。遗传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前提或物质基础,从这个角度看,高尔顿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影响人的智力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是遗传,还包括环境、教育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人的智力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模式、大众传媒和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教育的影响最为重要。不同的自然物理因素也会影响个体心理发展。另外,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也对智力的发展有影响作用,在同样的环境、教育条件下,拥有类似遗传条件的人智力发展水平不一样,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个人主观能动性不同。所以说,高尔顿的结论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简述耶基斯-多德森定律答:1)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随任务难度的不同而不同2)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的学习成效达到最佳水平3)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使学习成效达到最佳水平4)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成效之间的关系成倒“U”型。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答: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2、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3、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更精确、全面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越完善、迅速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6、多种分析器的协调活动,也可提高感知的效果。辨析: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答:正确,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证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辨析:记忆术是一种有效的复述策略答:错误,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记忆术是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记忆方法,所以是一种精细加工策略。辨析:学习迁移一定对学习有促进作用答:错误,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从性质来看,可以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叫积极迁移。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叫消极迁移。辨析: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习后一定要及时复习,至少当天的内容在当天进行复习答:正确,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呈负加速型。也就是离成诵时间越短,遗忘得就越快。因此,要赶在高速遗忘前复习,在离成诵越短的时间内复习效果越好,至少当天学习的内容当天就要复习,以达到巩固的效果。简述自我效能理论答:1、提出者:班杜拉2、观点: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三种强化: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期待:结果期待、效能期待教育启示: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成败经验,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简述成败归因理论答:1、提出者:维纳(美国)2、观点:1)三维度:a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b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c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2)六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3、教育启示: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二是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以及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三是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材料辨析题:李华是个非常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的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答:不正确,他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他就对自己的行为不用负责,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越来越差。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答:他应该将其归因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的因素,如不努力,如果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答:有助于教师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生行为及其后果推断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此外,归因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对消极的归因进行辅导,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就有碍于人格的成长,如惯于逃避的学生,他们经常将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将成功归于运气或任务容易,长此以往,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演变为一种习得无助感。一位初三学生在一次化学其中考试中考了59.5分,在自以为某题正确的情况下,找到了该科任老师要求加上该题应得的分数,老师细心地讲解了不能得分的原因,但当他看到该生失望和沮丧的表情时,还是毫不犹豫的给他加了0.5分,并告诉他:“这次借给你0.5分,下次考试的时候要还回来啊!”该生高兴的答应了。期末考试中,这位学生的化学考了65分,当他找到老师还当初借的分数的时候,老师笑着说:“看到你进步,我很高兴,当初的那0.5分就不用还了。”之后,该生就一直努力地学习化学,遇到有不懂的问题也敢主动请教老师,了,而老师对他的每一次请教都很耐心地回答(不管题目的难易),并且还经常夸他化学有进步,有学化学的天赋,慢慢地,该生的化学成绩达到了班上中上等学生的水平了,并且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分析本案例中的初三学生学习动机的变化和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答: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即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指示学习方向的作用。学习动机的激发指使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学习动机的激发在于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对该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肯定和表扬,有效地激发了该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从单纯地为得到教师的肯定而努力学习转化为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即从外部动机转化为了内部动机,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成绩。该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2)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3)正确运用竞赛、考试与屏蔽4)注意个别差异。材料分析题: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请评析这个观点。答:这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环境决定论看到了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环境影响人的发展差异、发展方向和水平。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人的知识、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无不与周围环境有关。但是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环境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并不能决定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离不开遗传素质的因素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的内心动力,它对环境具有选择和改造功能。遗传、生理成熟、环境、教育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个体发展,它们是一个整体系统。我们不能孤立、片面的分析每一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它们之间性质的差异、力量的强弱、不同的组合、不断地发展变化,致使人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水平和特色,我们应该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和把握各因素对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简述迁移的作用答: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加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的关系答: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的关系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创造力的发展要以问题解决为前提,问题解决过程中蕴涵有创造力。两者的区别表现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蕴涵有创造力。两者的区别表现在:问题解决是指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新情境中,以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种高级认知加工过程;创造力是在一定的目的和条件下,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问题解决的主要特征是思维过程的分段性,而创造力的主要特征是流畅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