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第一章素质教育的概念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中央文件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过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区别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所在素质教育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1.素质教育思想和政策的初步形成:1994年6月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国家领导人首次在正式会议上明确提到“素质教育”概念。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颁布,这是第一次在国家层面的正式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概念,标志着素质教育开始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的明确的指导思想。2.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对“素质教育”“素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素质教育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四个方面。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个决定标志着素质教育经过十多年的时间已成为国家的教育政策,成为制定我国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3.素质教育政策的不断改进和完善:2003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颁布。突出了两个转变:一是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向农村教育工作室重中之重转变;二是由“两基”目标向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两全”目标转变。4.素质教育写进《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案)》。新《义务教育法》把素质教育写进法律,表明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法定性和长远性。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培养符合当前社会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公民或国民,这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目标素质教育的目标:1.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2.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3.造就平等的公民4.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品质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6.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7.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改革2.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首要任务和核心课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指导思想提高国民素质升学率教育目的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为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教育对象普及的通才教育少数人的“英才教育”教育内容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考什么教什么课程结构各课程平等对待学科课程课业负担灵活课业繁重师生关系平等、双向交流管与被管、教与被教教育方法主动被动学习教学途径多种途径,与社会相结合课堂和书本评价标准个性健康、完善发展,多元评价以“分”为导向在教育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推行素质教育以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1.要让学生懂得与人和睦相处的意义,体验与人和睦相处的喜悦2.培养孩子的同情心3.严格要求孩子4.肯定学生的成功我国中学素质教育现状:按一个模式办学,缺少综合性和弹性我国中学素质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一.理论层面:1.素质教育的理解偏差2.落后的教育观念二.实践层面:1.实施素质教育片面化,加重了学生负担2.素质教育实施存在多方面阻碍解决素质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1.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2.注重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3.完善机制,加强课程体制改革4.重视沟通,实施全方位一体化教育第二章学生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1.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2.学生是成长中的人3.学生是社会中的人4.学生是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人5.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人,又是自觉能动的人全面发展的中学生观: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一.全面发展的中学生观的内涵1.中学教育必须以中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学生是主体地位)2.中学教育必须以中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为本。(包含中学生诸方面的发展需要为本和以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为本两个方面)3.中学教育必须以全体中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一方面中学教育以全体中学生发展需要为本,强调不能因为中学生有着发展差异而给予不同学生以不同的教育关注,中学教育必须一视同仁;另一方面终须教育以全体中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也强调承认中学生中存在发展需要的差异。中学教育要从促进个性发展、挖掘发展潜能出发,为不同中学生获得最佳发展提供条件)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1.以人为本,尊重中学生的个性发展2.关注中学生的身心发展3.创新评价,重视教育过程4.家长和教师合力,促进学生成长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1.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能灌输只能渗透2.要走出课堂走进社会3.价值观教育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公平公正的学生教育观:因材施教、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均等第三章中学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现代教师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职业的特点是多样化,主要职业角色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教师劳动的特点:一.复杂性:1.差异性2.全面性3.多样性二.创造性三.示范性四.长期性五.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教师的职业素养:一.职业道德素养:1.热爱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4.为人师表二.知识素养:1.精深的专业知识2.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3.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三.能力素养四.身心素养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伦理、专业精深、专业智慧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精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追求和集中体现。教师成长三阶段理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美国伯利纳在德莱弗斯职业专长发展五阶段理论基础上提出的):1.新手阶段:理性化、处理问题缺乏灵活性、刻板、依赖规定;主要需求是了解与教学相关的实际情况,熟悉教学情境,积累教学经验2.熟练新手阶段(2-3年教学经验):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的整合;处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很好的区分教学情境中的信息;缺乏足够的责任感。3.胜任阶段(3-4年教学经验):是教师发展的基本目标。教学目的性相对明确,能够选择有效的方法达到教学目标,对教学行为有更强的责任心,但是教学行为还没有达到足够流畅、灵活的程度4.业务精干阶段(第五年):对教学情境有敏锐的直觉感受力,教师技能达到认知自动化水平,教学行为达到流畅、灵活程度5.专家阶段:观察教学情境、处理问题的非理性倾向,教学技能的完全自动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框架:1.课堂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2.教师学会学习以及继续学习能力的发展3.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4.教学反思能力的发展:教学前有反思提高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有反思根据课堂教学动态,及时修正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有反思,揣摩教学中的得与失,扬长避短使自己不断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策略:1.践行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中学教师的教育观念2.关注课堂教学,以集体备课为抓手实施教研修一体化3.终身学习,提高教师综合素养4.完善提高教师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5.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建立专业责任感6.制定自我生涯发展规划7.进行教育研究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1.学生为本2.师德为先3.能力为重4.终身学习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英国教育家耶克斯利最早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将之真正概念化和体系化的代表人物是保罗.朗格朗终身学习意识: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2.用于探索创新,让教师的职业生命充满活力3.学会学习,为可持续发展获取持久动力教师的根本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教师的职业价值:一是个体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二是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精神财富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一.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中的核心特征。包括两个方面:①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教师中心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学生中心论代表人物卢梭和杜威。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师生关系的构建内容:1.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2.人格上是平等关系3.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