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题目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姓名王林学教育层次本科学号1337001266497省级电大山东电大专业工商管理市级电大莱芜电大指导教师刘梅教学点山东电大莱芜学院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目录摘要一、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一)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二)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二、中小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及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一)中小企业的贡献(二)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三)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的表现(四)中小企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分析三、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一)以核心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培育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二)中小企业要注重自身的管理创新(三)中小企业积极实施战略创新(四)加强中小企业的文化创新(五)拥有高素质人才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保障参考文献致谢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摘要: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小企业必然与跨国公司一起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其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来获得优势。纵观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小企业大都比较短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生死本是自然现象,但中国的中小企业如此之短命,则不可以简单用自然规律来解释了。通过研究发现,热衷于轰动效应,追求超速发展,盲目扩张和决策者目光短浅是企业倒闭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些仅仅是表面现象,经过深入分析,这些企业倒闭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或缺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所以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且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时,更需要进一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和提升进行分析。关键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提升策略综述自从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首先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以来,大量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从而使其成为企业战略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发展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普遍追求的战略目标,也是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的根本依据。一、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一)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关于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理论界有以下几种观点:1.中小企业的“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精、小而优”是其核心竞争力。2.资源创新性组合能力是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技术专长是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有效率的企业制度是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5.消费者剩余是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具体特点,我认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中小企业内部各个基本要素有机整合而形成的一个能够展现企业整体实力的指标体系。(二)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包含许多要素,我认为,构成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有以下4个因素:1.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员工个人的知识平水平、整体素质与知识技能结构等,这是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2.技术体系。技术体系是一个由一系列配套的技术专利、技术诀窍、设施装备、技术规范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相互配合与协调的有机系统,它既包括以研究开发为表现形式的隐性技术系统,也包括以核心技术和一般技术为表现形式的显性技术资源,它是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3.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管理模式、激励机制、文化形成和组织学习机制。管理体系主要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组织系统及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研究开发活动进行组织、激励和控制。好的管理体系可以将各种分散的人力和技术资源有效的集中组织协调起来,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是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形成的核心内容。4.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的管理人员与职工共同拥有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和企业的管理风貌,包括价值标准、经营哲学、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为准则、典礼仪式以及企业形象等。核心竞争力通常蕴藏在企业文化中,企业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四个方面,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源动力。二、中小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及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一)中小企业的贡献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小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约占我国GDP的50%,中小企业解决就业占我国城镇总就业量的75%以上,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约占我国出口总值的60%,中小企业完成的税收约占我国全部税收的40%,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1.中小企业在振兴区域经济,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幅员辽阔,在一些大型企业不愿落户的广大农村地区,中小企业成为那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仅仅依靠政府资助或借助外来资本是非持久的、不稳定的经济发展动力。一个地区经济面貌的改变最终取决于本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2.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培养我国经济发展中急需的企业家。根据斯蒂格利茨在《经济学》中的定义,企业家是负责创新企业,将新产品推向市场,开发新生产工艺的个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还不长,企业家在中国已崭露头角,但数量还不多,产生企业家的机制并不健全。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市场取向,他们有条件将更多的时间用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其市场敏感性强,在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下,具有很强的创新愿望和冒险意识。因此,中小企业有利于企业家能力的实现,为优秀企业家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了使我国经济更快地发展,需要造就一大批有胆识的企业家,需要培养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小企业的发展。3.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年新增人口多和新增劳动力多,加上近年来下岗职工多,因而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问题成为国家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小企业因其主要生存和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投资容纳的劳动力(就业容量)和单位投资新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投资弹性)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多数领域要高出1倍以上。在我国,多数大型国有企业都面临着“减员增效”的巨大压力,而吸纳下岗职工的主体恰恰是各类新兴的中小企业。很显然,要从根本上解决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就必须促进中小企业的大发展。4.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从供给方面满足了人民群众多种多样的需求,使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方便,而且在需求方面,扩大了生产要素和生活资料的需要,增加了购买力,扩大了内需,对扩大就业,加快生产力发展,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中小企业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公有制保持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必要条件。由于非国有经济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因此,中小企业的崛起和发展,成为推动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生力军。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的成本较低,操作较为容易,社会震动较小,新体制的进入也比较容易。中小企业的各项改革,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小企业在各项改革中的积极探索,对于创造出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小企业大多数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活跃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领域,促进着市场的发育和市场竞争的进一步规范。中小企业的这些特征,有利于打破市场垄断,开展市场竟争。(二)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宽松(1)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尽管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也承认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必须受到重视,但是,具体到某个企业,因其势单力薄,往往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的。近年来,各级政府为鼓励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不少好的政策和措施,但由于缺少配套措施和主抓落实的部门,加之落实优惠政策势必和部门利益发生冲突,所以有的政策和措施执行起来受阻。由于政策落实不力,造成个体与国有、集体企业之间待遇不均等,致使一些个体和私营企业千方百计寻找挂靠单位。这种现象往往会诱发经济案件,同时也加大了管理难度,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另外,政出多门、职能交叉,某些管理部门见利益则“趋之若鹜”,见问题则“退避三舍”,也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对个体私营经济存有种种疑虑和偏见,“对立论”、“补充论”、“权宜论”的观点仍然左右着人们的思维。(2)政府的服务职能发挥欠佳。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具备信息观念,以掌握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然而中小企业的信息获取主要靠业务往来,往往带有片面性、滞后性,普遍不能及时了解政府政策和市场情况。经营中诸如市场开发、产品定位、技术引进等许多必须的帮助,得不到解决。虽然社会各方为中小企业设立了不少服务机构,但不少都停留在招商引资上,重收费轻服务,重税收大户轻困难小户,重收获轻培育。虽然国家经贸委于1998年设立了中小企业司,各省市在经贸委中也相应地设立了中小企业处,负责中小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但是从目前的情况下,这些机构还是将自己定位于企业的“上级主管机关”,重管理、轻服务,有些部门仅起上情下达的作用,不能积极主动地为中小企业着想。(3)存在大企业的不公平挤压。由于中小企业的生产还没有走出以粗加工、传统产品、初级产品为主的发展格局,加之组织结构不合理,大企业与小企业间组织联系比较松散,缺乏较为密切的协作配套关系,造成同一产业中企业数量过多、规模偏小、集中程度过低的弊端。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因而常常受到大企业的挤压。当市场景气时,大企业将自己的生产经营触角延伸到小企业的传统生产经营领域,以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冲击中小企业产品市场;而当市场不景气时,大企业又经常以降价收购和拖欠货款等方式向小企业转嫁困难。2.中小企业自身存在很多缺陷(1)管理不健全,制度不规范。许多依靠跳跃式迅速壮大起来的中小企业,缺乏快速成长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对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发挥的作用认识肤浅,管理手段简单、原始,管理者的管理认知水平与企业的规模存在较大的反差,对员工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企业费用控制机制都不健全,从而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2)盲目多元化经营。企业在经过一定时期的运营之后,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经营良好;二是经营出现问题。无论哪一种情况的出现,都会容易导致企业决策者考虑多元化经营。许多企业之所以要进行多元化经营,原因在于它们认为将十个鸡蛋放进一个篮子比将十个鸡蛋放进十个篮子的风险更大,这个道理小孩都懂。但是,从战略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同时照顾十个篮子,恐怕一个也照顾不好。因此多元化搞得不好,不仅降低不了风险,反而会增加风险。(3)企业研究发展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的源泉。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5%,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仅够维持;不足1%的企业则难以生存。而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水平不到0.4%。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阻碍了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技术创新,严重削弱了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也就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4)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足。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缺乏长远发展战略,其经营方法和竞争手段不科学,主要以降价作为市场竞争手段,进而使得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比较竞争优势,而不是持续竞争优势,这就导致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产品质量不高、市场价格此起彼伏、市场恶性竞争循环不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远远高于外国企业。(三)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的表现目前我国已有部分中小企业具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主要表现在:1.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人才梯队不稳固企业的竞争是全方位的,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围绕企业竞争战略,用好人才,管理好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能力。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状况却不乐观。(1)企业经营者的整体文化素和专业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