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摘要本文基于中国百强会计师事务所里的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例,研究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是近几年来学者们与管理者们较为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以2007年-2013年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客户为研究对象,构建相关模型,并对实证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并不存在显著关系,可以得出事务所通过合并,并不一定表示审计质量的提高,即“做大”与“做强”之间没有绝对关系。可能是由于:目前我国政府政策主导事务所合并,并非市场行为,事务所合并目的可能更多的想通过合并扩大规模以参加竞标评资质或项目等;事务所在合并后内部整合在短时间内难以达成,各企业文化也相差较大,仍会有事务所在合并后自行承接客户办理业务,这便造成合并的没有多少意义;当事务所合并后的规模超过一定的合理范围,合并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将会低于事务所内部管理成本的升高,可能会造成规模不经济,造成审计质量的下降等原因造成的。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审计质量可操纵性应计1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本文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结构框架。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在注册会计师行业中,规模经济效应体现得较为明显,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合并,从而实现规模扩张。如国际大事务所毕马威、安永都曾经历了数十次合并从而发展到现今的规模。近年来,我国各个会计师事务所也出现了数次合并浪潮。特别是在2007年后,我国为顺应市场变化,全面开放审计市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搞的服务质量迅速抢占着中国市场,迫使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则同期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力求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推动本土事务所之间的合并接连发生。由于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大部分由政府驱动的制度背景下,导致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动因与国外大相径庭,另外再加上学者在选取的样本、样本量以及选择研究方法上存在着较多差异,并且由于目前我国还不算稳定的审计市场,所以现阶段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的研究不够充分,研究结果尚不能统一,本文基于这一背景,试图探究在新会计准则制度下,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能否通过合并达到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从而给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之路提供一些建议。1.1.2研究意义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首先,国外的研究结论大部分认为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有正向影响。而国内的研究却还存在争议,因此,对该领域做进一步研究是有必要的;其次,国内对该方面的实证研究并不多,本文以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为研究对象,从审计质量这一角度研究事务所合并产生的经济后果,适当地对关于此方面的实证文献做了补充;最后,本研究采用可操纵性应计计量审计质量的同时还剔除了非标意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使结论更加可靠。本文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国的事务所合并大多都由于行政力量的推动,从改革开放,加入WTO以来,我国的相关部门就大力鼓励国内事务所不断合并,促进其做大做强,希望达到可以与国际大所相抗衡的效果。但是,事务所规模的扩大与其业务量以及其收入是否同步提升,使得审计质量提高是值得关心的问题。本文正是致力于探究对事务所合并是否能够提升审计质量,以给政府主导下的事务所合并提供现实依据,让各所理性对待合并行为,从而保证我国审计市场的健康发展。1.2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本文探究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效果是通过关注审计质量。首先,本文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事务所合并的相关文献,分别从规模与审计质量、合并与审计质量两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其次,本文结合规模经济理论、声誉理论及“深口袋”理论,分析事务所合并怎样审计质量产生影响,为接下来的研究做好理论依据。最后,本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并运用A股市场的相关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助于事务所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文章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规范研究方面,本文通过对现有事务所合并相关文献的梳理,通过理论分析,找出研究问题及其切入点,从而构建理论模型,为实证研究做准备。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通过理论假设的推演,以及样本和变量选择,对研究问题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稳健性检验一系列实证研究程序,并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探讨我国事务所合并的成效,并对本文研究进行总结,提出未来研究方向。1.3文章主要内容文章的大致结构及内容如下:第1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并以图形的方式展示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第2部分是国内所合并的理论基础。首先给出基本概念的界定,然后对事务所合并导致规模扩大后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又从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方面对审计质量进行了分析,最后,列出相关文献的概述。第3部分是研究设计,首先根据前文的分析提出假设,又对模型中的各个因变量、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进行定义和解释。接着构建出本文的线性回归模型,最后说明本文选取的样本以及数据来源。第4部分是实证检验,通过一系列的实证方法,对合并后事务所整体的审计质量及合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合并整合程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充分的检验。第5部分是实证研究的研究结论,总结的政策建议,未来研究方向及不足,先根据上一部分的实证结果得出结论,紧接着提出政策建议,最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图1.1论文框架图问题提出理论分析理论基础影响分析规模经济理论声誉理论深口袋理论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研究设计实证检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2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2.1基本概念界定2.1.1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概念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以法律和行业规范为前提,通过产权关系的转移及重新组合,重新整合各自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源,从而使原来各个会计师事务所的资产、业务合并为一家的行为。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合并会使得产权关系的重组及转移,合并方能实现资产的一体化,原合并方对资产的使用、处置、支配等权利都被转移到合并后的会计师事务所。二是合并是指资源的重新整合的过程,弄够使得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迅速扩大,规模效应相对比较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是一个以人力资源为基本生产力的特殊性组织,会计师事务所以审计服务为提供的直接产品,而注册会计师直接为供给方提供审计服务,合并必然会增加人力资源,从而会计师事务所的总体生产力得以提高。会计师事务所按合并动因分,即政府推动下的合并与自发动因下的合并;按合并方式分类则有新设合并与吸收合并。通过以上的概念发现,信永中和及其前身通过吸收合并的方式积极地扩张事务所规模,与信永中和相关的事务所合并案件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已有的三次大规模合并浪潮中均能够找到。2.1.2审计质量的概念审计质量的概念分为狭义与广义,狭义的审计质量指的是具体审计项目的质量,其中包括审计计划、准备、方案、方案实施、报告、决定、结论落实、归档等多个环节反应的效果以及具体项目达到审计目标的程度,广义的审计质量指的是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审计质量由审计过程质量与审计结果质量组成,过程质量保证报告质量,报告质量又反映着过程质量的。则保证审计过程的高质量是得到高品质的审计结果的必要条件。审计人员比较注重审计过程质量,而社会公众则比较注重审计结果质量。审计质量具有准确性、客观性、全面性、及时性等特征。当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过程达到了这些特征要求时,此审计才算高质量的审计。2.2合并与审计质量关系的相关理论2.2.1规模效应理论规模效应,是指公司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生产规模从而使生产、管理成本下降,使得其利润增加的现象。首先,事务所规模越大,就会具备更高的行业专长则其发现问题的能力越强,事务所是智力资本型组织,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影响着审计质量的高低。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其社会资源和物质资源丰富,能够对员工进行各种辅导、培训,大大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而规模小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自身条件的欠缺,其对少数员工进行昂贵的培训是不合算的。另外,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分类细致、承接的业务量较大,员工能够获取更多审计经验,与此同时,员工通过平时交流、相互学习、累积经验,做到从“干中学”,从而大规模的事务所的员工具备更强的专业胜任能力,其因此有更高的审计质量。其次,规模大的事务所在对大型审计客户的业务承接方面更有优势。大型审计客户数量的增多,他们的业务复杂繁琐,服务需求多样,大大增加事务所的审计难度。大规模事务所具有完善的培训机制、最新的审计软件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其数量庞大、专业性更高的从业人员,大规模的事务所往往是大型客户选择的选择。从中注协披露的百强所信息来看,虽然内资所审计的客户数量不低于“四大”,但是在审计收费超过千万元的26家客户中,内资所才占了两家。这也表明了,大规模事务所在对大型审计客户的业务承接上更加具有优势。最后,规模优势还体现在,大规模事务所会拥有更高的声誉以及与此对应的声誉溢价。在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只能依靠公司的声誉来评判其产品的质量。审计市场亦是像这样的市场,一份格式标准的具有标准或非标意见的审计报告是审计服务的最终产品,而报告使用者不能知晓其审计过程,因此无法评判其审计质量的高低。基于这种情况,声誉成为一种用于判断质量的标准。而当信息的使用者认为规模越大的事务所的,具有越高的审计质量,则大规模事务所往往被赋予了更高的声誉,并因此获得更高的声誉溢价收入。2.2.2声誉理论声誉理论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实现的,当信息不对称时,消费者判断产品质量的依据只能是厂商过去产品的质量,这便是声誉的来源。同样在审计市场中,信息使用者评判审计质量的高低也是通过事务所声誉的高低来评估。因此,公司通常聘请声誉较高的事务所进行审计以实现其报表具有更高的可信赖性。较高声誉的事务所拥能够拥有更高的收益,例如吸收更多的人才、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然而,声誉的建立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并且靠长时间的积累逐步形成,而且声誉的维护也需要持续的投入。因此,事务所往往会保持其高水准的审计质量以维护自身的声誉。DeAngelo(1981)最早提出了事务所的声誉理论。她认为声誉理论分为准租理论和品牌投资理论两部分。如果客户变更事务所便会增加与后任所联系的成本,又给后任事务所承接带来启动成本,因而这种准租使现任事务所在客户承接方面比后任事务所更具有优势。事务所与客户之间相联系的准租为审计质量提供了相应的担保,事务所规模越大,其客户资源越多,则事务所便不会轻而易举地降低审计质量以防失去这部分准租。品牌的形成需要公司大量、持续的投资,并且需要时间的累积,如果出现一次审计失败,品牌或者声誉将会毁于一旦。所以事务所会为保证自身声誉,而保持其审计质量。而大规模的事务所的声誉成本相对于小规模的事务的大很多,因此,越大规模的事务所,根据理论推出越会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2.2.3“深口袋”理论“深口袋”又被称为保险理论,此理论认为风险决策者为了实现风险分担,愿意从自己即将得到的收入中支付保险费用。根据此理论,审计的本质是分担风险,会计事务所是财务报表的保证人。因此,审计质量的保证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财产,当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遇到困境时,并不追查错在哪方,通常直接由会计师事务所索赔,这便是“深口袋”。20世纪八十年代,证券审计市场诉讼案件数量的增加,使事务所以被告身份赔偿的金额大大增加。司法部门通常会依据各方的承担能力判决最有能力者承担经济赔偿,而不深究错在哪方(刘明辉,2009)。因此,由于这种责任与权力的不对等关系大大增加了会计师事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将会计师事务所的资产作为审计质量的担保的做法,有利于事务所保持职业谨慎和相应的独立性,从而提高审计质量。这一理论在实际研究中得以验证。Palmrose(1988)在研究事务所审计与诉讼的关系后发现,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发生较少的被诉讼,可能与具有更高的审计质量有关。Dye(199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