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园、家庭、社会都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幼儿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尤为旺盛,可塑性很大,是培养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园和家庭工作的重中之重,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应该从多方面强化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孩子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部分幼儿存在下列问题:(一)生活中的不良习惯1、不良的饮食习惯现在的幼儿体质越来越差,这跟他们进食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不想吃饭,不肯吃饭,边吃边玩,吃饭时间长,吃的满桌满地,甚至衣服上全是饭菜,有些幼儿还边吃边说边聊天,挑食偏食现象严重。2、不良的卫生习惯很多孩子不讲卫生,不洗脸、不刷牙、饭前便后不洗手、随地吐痰、乱丢东西、乱扔垃圾、乱涂乱画,既不文明,又不健康,对身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3、生活自理能力差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任性、自我、害怕承担责任、不爱劳动,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吃饭穿衣等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二、存在的原因(一)纵容随着社会的进步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在家俨然像个小皇帝,说一不二,霸道,自私,任性,所以很多孩子的不良习惯都是在父母的纵容下形成的。有时候孩子做错了事或者偶发的不良行为,父母随便一说也不怎么制止或者不闻不问顺其自然,须知沉默也是一种纵容,是一种心理暗示,有第一次也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于是形成了恶习。(二)模仿习惯源自模仿。调查发现,一般孩子容易出现的坏习惯绝大部分是受父母家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有些大人睡眠时间晚,吃饭时间不固定或边吃边看电视,用完东西随手乱放,在公交车上与人抢位置,过马路遇红灯也不停等。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力极强,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为孩子所吸引,模仿,进而造成一些不良习惯的养成。(三)重复习惯是行为不断重复制造出来的并根据自然法则养成的。一个动作,一种行为重复几次就会形成习惯。重复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习惯,就会不自觉的在这个轨道上运行。三、应对的策略(一)言传身教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家长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形象,从点滴做起,言传身教,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下面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几个方面:1、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各种知识、掌握各种技能等方面由重复练习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自觉行动。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约着学习成绩的高低与优劣。实践证明:学习成绩优异的人,学习习惯大多都很好;有些人人很聪明,但学习成绩不理想,其学习习惯都不好。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大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教育幼儿集中精力做事情,逐渐养成精力集中的习惯。要培养幼儿勤学好问、刨跟究底、勇于质疑的精神,激发和培养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热爱科学的好品质。要让幼儿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培养他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畏困难、坚韧不拔、乐观进取的心理品质。当然方式方法应该多样化,生动活泼、易于幼儿接受,切忌简单说教。要寓教育于游戏中,寓教育于故事中。像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狼来了》、《小红帽》等,很容易吸引孩子并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家长在给幼儿讲故事时,并告诉孩子,这些美好的故事都是从书上读来的,让孩子从小就对读书有一种美好的向往与兴趣,从而培养其热爱学习的习惯。2、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幼儿教育专家霍姆林斯基说:“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爱劳动不但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美德,同时也可以磨练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十分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懒惰、自私、依赖、任性的不良习惯。因此,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非常必要。当然孩子劳动不是为了创造财富,而是为了培养初步的劳动意识,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学会自己洗手、洗脸、吃饭、穿衣、系鞋带、学着叠被子等,另外帮家长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摆碗筷、擦桌、扫地、倒垃圾等等。平日里让孩子阅读完图书后自己整理,带幼儿一同到蔬菜园除草,管理种植区等,以此培养幼儿的服务意识和劳动兴趣,持之以恒,反复强化,使他们自然而然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前提,也是事业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不仅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风貌,更是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外在表现。生活卫生习惯包括饮食、起居、如厕等,教育孩子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定时吃饭,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玩脏的东西等。向幼儿宣讲各种食物的好处,给他们讲偏食的害处,告诉孩子样样食物都要吃,样样吃才能身体棒,饭前便后要洗手,进餐时不能将饭菜弄得满桌子不玩玩具、不看书、不看电视,饭后要擦嘴、漱口,不随便把饭菜剩下,不在家中乱扔纸屑果皮,逐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4、培养幼儿讲文明礼貌的习惯中华民族历来是文明礼貌的民族,文明礼貌的传统源远流长。文明礼貌看起来是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也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明礼貌教育,首先要让孩子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要求幼儿上学、放学要向爸爸妈妈和老师问好、说“再见”;在街上遇见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叫“老师好”。其次要注意训练孩子举止文明,站有站相,坐有坐姿,养成不打人、骂人,不说脏话怪话、不争抢玩具、公共场所自觉排队的习惯;要让孩子懂得如何尊敬老师,尊重长辈,尊重他人。懂得如何礼貌待人,如家里来了客人,要有礼貌地问候,别人问话要认真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在父母和客人讲话时不要随意打扰,客人走了要送别。到别人家里做客要先问候,不要乱翻东西,得到允许后才能玩人家的玩具(二)家园合作一个好习惯的形成肯定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有的孩子在幼儿园有良好的习惯,回到家里就变了。主要原因就在于家园没有配合好,某项规定一旦破例,便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也难以形成。其次,家长要循序渐进,采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孩子学穿衣服扣错了纽扣,吃饭把米粒散到了地上,做事时不小心损坏了东西,家长不能一味地斥责孩子,要用赞赏的目光去肯定他们活动中的积极因素,并加以方法的指导,对孩子要多用赏识教育。不仅要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还必须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做才能做的更好。总之,幼儿期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他关系到孩子今后的成长,关系到孩子在做人求知过程中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更关系到我们今后为社会输送的人才的基本素质。因此,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它需要社会、家庭、幼儿园等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坚持不懈,从而为孩子今后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