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名词解释:神话答案:神话是古代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落神话。神话不同于传说、寓言和宗教,它主要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表达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传说中的历史内容、寓言中的道德训诫、宗教中的劝箴意味都少见于神话。神话起源于远古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作科学的解释,一定程度上表达出远古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答案2.名词解释:《山海经》答案:《山海经》是一部书名,全书共十八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里、民族、物产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答案3.简述题:谈谈文学艺术的起源答案:(1)文学艺术的产生和起源并不是在人类有了文字之后,而是早在文字发明之前就已经产生了。最早的文学是原始人类的口头创作,也就是在原始人当中口耳相传的一些作品,就是古老的歌谣和神话故事。(2)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的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之中,它是根据劳动的实际需要而产生出来的。(3)文学艺术产生出来之后,成为组织劳动、激发劳动热情的一种手段;或者是模仿和再现劳动生活情景,以巩固劳动经验,熟悉劳动技巧;或者是出于某种幻想,企图用它来战胜自然,争取丰收。(4)离开人类的社会性,离开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基本的生活实践――生产劳动,去探索和解答文学艺术的起源问题,都只能中唯心主义的,是错误的。诸如游戏说、心灵表现说、模仿说等,莫不如此。答案4.问答题:原始诗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选做题)?答案:(1)原始诗歌的表现形式是歌舞与音乐融合在一起。(2)原始诗歌常常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往往与生产劳动有密切的关系,往往摹仿劳动生产中的动作。(3)原始诗歌往往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与原始宗教的“咒语”有关。(4)原始诗歌的形式往往比较简单,大多为二言句式。答案5.问答题:古代神话是怎样产生的(选做题)?答案:在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人们的知识水平,当他们同自然(指一切对象言,也包括社会在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可能了解并掌握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显得十分无能。因此,就把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动力都归之于神的意志和权力。他们认为这些变化的动力都有一个神在指挥着、控制着。于是在他们心目中,一切自然力都被他们的想象形象化、人格化了。随后他们又在生产劳动中依照自己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神话的起源。答案6.问答题:试举中国古代著名神话为例,说明古代神话的性质和意义(提高题)。答案:中国古代神话大致分为三大类:自然神话、英雄神、异人异物。自然神都不过是原始人通过幻想把各种各样的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结果。人类的原始时期,人类还处在蒙昧或半蒙昧的状态,生产力极为低下,原始人的思维能力也是很简单。他们对自然界及自然界的各种变化,都感到十分神奇,没有足够的知识来解释。他们常常凭借着一些生活体验加以想象和幻想,以至认为自然界也与人一样,是有意志、有性格、有情感的存在,原始人的头脑中于是就形成了有关自然的各种观念。如认为日有日神,月有月神,风有风伯,雨有雨师,雷有雷公,电有电母等等,一切山、川、动植物都有神灵的存在。在这些自然神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原始人对自然界的幼稚认识和虚妄的想象;但从本质上讲,也表现原始人对自然现象进行探索、解释的愿望。在中国古老的神话中,就有关于风神飞廉,雨师屏翳,雷神丰隆、旱神女魃和火神祝融等的传说故事。如古人心目中的风神飞廉,据《山海经》的记载,它就是“鹿身,头颅雀有角,而蛇尾豹纹”。说风神集鹿、鸟、蛇、豹的特长。所以这样一些自然神都不过是原始人通过幻想把各种各样的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结果。关于英雄神的产生,同样也是原始人对现实的虚妄的反映。原始时代,人们受到自然力的严重威胁,遭受各种自然灾害,但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制服自然。于是他们幻想能够出现具有超人能力的英雄,率领他们或帮助他们去战胜自然。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技能,因而他们便不自觉地依照人的样子,特别是本部族中出现过的具有发明创造才能或有突出智慧的人物,加以夸张和想象,塑造出无比神通的英雄神的形象。如中国神话中有治理洪水的大禹、上射九日的后羿、战胜南方凶神恶煞蚩尤的黄帝等等。这些人物从历史上看,多属于原始时代某些部族的首领,不过在传说中他们的首领作用被夸大化和神明化了。古代神话中还有许多有关异人异物的故事,诸如羽民国、驩头国和奇肱国等故事。据说羽民国的人都生有翅膀,能够象鸟一样在天上自由飞翔;驩头国的人,生得人面,鸟嘴,有翅膀,以捕鱼为生;奇肱国的人手臂很长,又很灵巧,很会打猎。特别是会造一种飞车,能够驾车顺风飞得很远,可以免去奔走的劳苦。这些异人异事的故事,这种神奇的想象,无疑是出于原始人对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克服某些自然障碍的向往。改造生存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幻想和想象,对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是有巨大积极作用的,我们不能忽视古代这样一类神话故事的价值。答案7.问答题:中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有哪些主要影响(提高题)?答案:一般说来,神话作品是从两方面对后世作家产生起积极影响的:一是神话中的英雄主义、乐观主义以及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对后世作家进步世界观的形成是起着积极的影响;二是神话当中的那种神奇奔放的幻想,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新奇夸张的艺术手法等,对启发后世作家的艺术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艺术构思,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二章1.《诗·大雅》中的、、可以看作周氏族早期发展的“三部曲”。答案:《生民》,《公刘》,《绵》2.《诗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至约年间的诗歌作品篇。答案:西周初年,春秋中叶,五百,3053.名词解释风雅颂答案:风雅颂《诗经》的组成部分。关于“风”有三种解释:其一,最早对“风”提出解释的是《毛诗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其二,是宋代的朱熹在他的《诗集传·国风序》中提出的:“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谓之风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其言又足以感人,如物因风之动以有声,而其声又足以动物也。”其三,宋代另一学者郑樵在《通志·序》中提出:“风土之音曰‘风’。4.名词解释诗之六义答案:诗之“六义”《诗经》学术语。《周礼·春官·宗伯·大师》以风、赋、比、兴、雅、颂为六义。《诗大序》言:“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但其解说略有不同。据唐孔颖达解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这是说风雅颂是诗歌的类型,赋比兴是表现诗歌内容的方法。5.名词解释:赋比兴答案:赋比兴《诗经》的表现手法。《毛诗序》提出“《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后来学者大率以“六义”之“赋”、“比”、“兴”总结《诗经》的写作艺术手法。朱熹《诗集传》云:“赋者,铺陈其物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一般,古人把《诗经》中常用的直述手法称为“赋”,把《诗经》中常用的比喻手法称为“比”,把《诗经》中常用的借景起情、借物发端的手法称为“兴”。6.名词解释:郑卫之音答案: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郑、卫两国的音乐多新乐,因《诗经》中的《郑风》、《卫风》被一些人目为“刺淫”之作,遂以郑卫之音与之附会,而有“郑声淫”之说。故后也用作淫靡之乐的代称。7.《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怎样划分的?它们的正确含义是什么?答案:《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照音乐曲调来划分的,宋•郑樵《诗辨妄》着眼音乐,指出“风”、“雅”、“颂”是三种不同的曲调:“乡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也就是说,“风”是地方曲调,“雅”是朝廷调乐曲,“颂”是宗庙乐曲。《国风》收集的就是国家的地区分成十五个地方的乐歌。“雅”是一类符合朝廷礼仪规范的乐曲的名称。“雅”的原产地在西周王室的所在地镐京(今陕西西安西)一带。《雅》分大、小,有两个可能。一是大、小《雅》之分可能根据“雅”乐歌曲的长、短。《大雅》中的诗一般较长,《小雅》中的诗一般较短。二是大、小《雅》之分可能基于乐辞的来源。《小雅》收有不少民间诗,这些诗大概从民间采集上来的镐京“土风”,故归之于《小雅》。《大雅》收的都是文人诗,是朝廷士大夫写作的“献诗”,乐曲由王室乐官谱写,是写纯粹的“朝廷之音”,故归之于《大雅》。“颂”是一类专门用于王室祭祀的“宗庙之音”。这类音乐往往合以舞蹈。《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不但说出了“颂”诗的表现内容及其功用是在王室祭祀场合为君王歌功颂德,并且触及了“颂”诗的表演形式是载歌载舞的“形容”。《颂》分为三,《周颂》、《鲁颂》、《商颂》,是有特殊原因的。“颂”乐是周代的礼乐制度中规格最高的诗乐,是天子祭祀的专用乐,一般诸侯不能擅自制作使用。周代经天子特许,可以享有本国“颂”乐的只有两个邦国,即鲁国和宋国。鲁国是周公旦儿子伯禽的封国,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是周成王的辅弼重臣,声名卓著、事功显赫。周王朝为此特别准许鲁国公室祭神祭祖,制作使用庙堂“颂”歌,因此有《鲁颂》。宋国是商代王室后裔的封国,周王朝出于笼络的需要,也特别准许宋国公室制作使用本民族的“颂”歌,因此有《商颂》。而周王室自己的“颂”歌就称之为《周颂》。8.《诗经》中的“史诗”指哪几篇作品?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指《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緜》三篇作品。《生民》是献给周氏族“第一个男人”后稷的颂歌。全诗八章。第一、二章写姜嫄踩了上帝的大脚印而怀孕,生下了后稷。第三章写后稷出生后逢凶化吉,经受各种危难。第四章写后稷天姿聪颖,仅仅是幼儿便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第五章写后稷长大后精通稼穑,使谷物丰茂,并迁居有邰(今陕西武功地区),成家立业。第六、七章写后稷教子孙耕种百谷、祭祀鬼神并祈求丰年。第八章写上帝享祀,后稷开创的祭祀使后代得到福佑。《生民》是一部浸透着神话的传奇,也是一段神话包裏的历史。它所记载的姜嫄履迹怀孕、无夫生子的奇迹,隐含着母系氏族社会婚姻杂交、原始野合、知其母不知其父以及图腾崇拜的史实。它所记载的后稷初生即履险不惊、大难不死的神异,隐含着原始氏族使用巫术考验儿童的史实。它所记载的周人始祖后稷是一个天生的“庄稼汉”的形象,符合考古发现的周氏族本是农业氏族。后稷其实就是周氏族的、由母系氏族进入父系氏族时,率领族人定居有邰,经营农业的最初几代男性的化身。答案9.论述题:《诗经》是怎么编定成书的?答:《诗经》之所以能够收集到上下数百年、方圆数千里的诗歌,与周代朝廷对诗歌的重视并建立采诗、献诗制度有关。关于采诗制度,据《汉书•食货志》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又,《汉书•艺文志》载:“《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言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关于献诗,据《国语•周语》载:“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晋语》也载:“古之王者,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周朝有献诗的制度,规定公卿大夫在特定场合给天子献诗,以便了解下情和考察政治得失。《诗经》中除了“颂诗”可能是专门制作的外,风诗和雅诗则是通过“采诗”和“献诗”集中起来的。“采诗”是《诗经》民歌的来源,“献诗”主要是《诗经》贵族诗歌的来源。可以说,《诗经》这部书,当是周王朝经过诸侯各国的协助,朝廷采集、献诗,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成的。10.论述题:《诗经》对后世产生过那些重要影响?答:(1)《诗经》为我国文学开创了一条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奠定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直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的是“感于哀乐,缘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