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文工具书应用绪论一、工具书的概念工具书——是将汇辑编著或译述的材料,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供释疑解难时查考之用的图书。如:百科全书、词典、年鉴、手册、指南、索引等二、工具书的特点1.注重知识的诠释性;2.注重内容的完整性;3.注重资料的参考性;4.注重编排的易检性;5.注重目的的查考性。三.工具书的作用1、解决疑难问题2、指引读书门径3、提供文献线索和参考资料《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全国报刊索引》《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4、了解学术前沿信息,把握学科发展动态《中国学术年鉴》《中国文学年鉴》四、工具书的结构1.序、跋(前言)2.凡例(排检方法、著录规则、注意事项等)3.目录4.正文5.辅助索引6.附录五.工具书的类型1、书目、索引、文摘书目即图书目录,是记录书刊名称、作者、出版处、出版年月等情况,并按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工具书。如《全国新书目》、《中国丛书综录》《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索引是将书刊资料中的各种事物名称(如字、词、句、人名、地名、篇名、书名和主题等)分别摘录,按一定的检索方法编排起来,并注明出处的工具书。又有“引得”(index)、“通检”、“备检”、“韵编”等名称分类:按所检索的文献类型分为:书籍索引和报刊索引;多种书刊索引和一种书刊索引按照检索的内容或项目分为:篇目索引——《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甲、乙编)2字句索引——《毛诗引得》、《尚书通检》、《水浒全传语汇索引》、《十三经索引》主题索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主题索引》、《十通索引》专名索引——《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三国志地名索引》、《同书异名通检》文摘文摘是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对文献主要内容进行摘述,并汇编在一起供研究者检阅选取的书刊形式有期刊式、书籍式、卡片式目的在于报道新的科学著作、传播文献情报2、字典、词典(Dictionary)字词典是汇集各种语言中的字词及短语,分别给予拼写、发音和词义解释等项信息,并按字顺组织起来方便读者随时查检特定词语信息的语言工具书。3、百科全书、类书、政书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是汇集人类已有知识、加以整理和概述,并提供学习和检索的工具书。“工具书之王”“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特点:全面、精练、快捷百科全书的分类:☆按收录范围:综合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专科性百科全书——《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按读者对象:成人学术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科学百科全书》青少年通俗性百科全书——《少年百科全书》类书类书是采辑古籍中的片段或整篇资料,按类别或韵目加以编排,以供寻检、征引古代文献之用的工具书。最早的是三国《皇览》现存最早的是隋末唐初虞世南所编《北堂书钞》。最大的是明解缙等编的《永乐大典》。现存最大的是清陈梦雷等编的《古今图书集成》。政书政书是辑录文献中的典章制度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编排和叙述,以便查考的工具书。唐杜佑《通典》——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政书中最有价值之作4、年鉴、手册、名录年鉴(Yearbooks/AnnualsandAlmanacs)是一种全面记述事业的年度发展,系统汇集年度重要时事文献信息,逐年编辑、连续出版的资料工具书。组成:一般有重要文献、概况、专题论述、大事记、统计资料和附录六部分。特点:以年为限,连续出版;以记事为主、,新颖、系统、准确分类:按编写方式可分为记述体年鉴和统计年鉴;按内容范围分为综合性年鉴和专科年鉴。3手册(Handbook/Manuals)以简明、缩写方式提供专门领域内基本的既定知识和实用资料的工具书。它有日常生活用的手册和专业性的手册。前者如《生活科学手册》,后者如《保险精算师手册》等。名录介绍各种人、地或专业机构概况的工具书。如《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企事业名录大全》《中国高等学校大全》《全国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名册》《全国研究生专业介绍》《中国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总览》《中国企事业名录大全》5、表谱、图录表谱是汇集某一方面的资料,用简单的文字或准确的数据,以表格、谱系或其他形式,按年代记录史实和时间的工具书。如年表、历表、大事记、年谱等。万国鼎《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华书局《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苏轼年谱》图录:图录是以图画、照片等手段形象地表现事物的工具书,也称为图谱。包括地图、历史图谱、文物图录、人物图录、艺术图录、科技图录谱等。如《中国地图》、《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代名人图鉴》第一章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方法按其性质大体分类一是依据汉字的特点——字顺法或查字法二是按内容按内容性质一、形序法又称形序排检法,是按汉字形体结构的某些共同特点进行排检汉字的方法,包括部首法、笔画法、笔形法等。1、部首法2、笔画法、笔顺法二、音序排检法1、韵部排检法2、注音字母排检法3、汉语拼音字母排检法三、号码查字法1、四角号码法分别以不同代码代表汉字四个角的笔形并联成为四位数的号码,再依号码大小为序排列汉字即成为四角号码查字法。优点:不论部首、不数笔画,不知读音也能见字知码和按号查字缺点:取号规则繁琐,笔形辨认不准取号则颇费周折四角号码最初由王云五提出,称为“四角号码检字法”,1928年编成《四角号码学生4字典》。1964年做了修改,改称“四角号码查字法”,亦称为“新四角号码法”。将汉字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角的笔形,分别用0到9的数字作为代码,组成四位数,再按这四位数字的顺序排列先后。口诀横1竖23点捺叉4插5方框67角8八9是小点下有横变0头取角的方法:〈1〉能取复笔时尽量取复笔。如“言”〈2〉一笔取过一次,第二次作“0”。如“十”〈3〉字的上部或下部,只有一笔或一复笔时,无论在何位置,均取为左角,右角为0,如:宣直首冬军;虽是一笔但上下构成两种笔形,分上下取角。如“火”。下部笔形偏向一旁,无笔形角作“0”。如“户”〈4〉平行之笔取左右不取上下。如“非”〈5〉交叉之笔取上下不取左右,如“中”〈6〉“问”、“因”等字上面两角取外,下面两角取里,如“问”〈7〉上盖下托之体取最高和最低之笔如“宗”“石”附角取法:同号的字太多时,取右下角上方最近之笔作第五角,即附角号码一般取右下角上方最贴近而露锋芒的一笔形为附角。如该笔形用过,则附角作“0”。如:越、畜、是、经2、中国字庋撷法以“中国字庋撷”代表汉字的五种形体结构,并用Ⅰ—Ⅴ为代码;再拆“庋撷”二字的笔形分为10种,用0—9作为代码。取号原理:“庋”字的笔画笔形分拆为“、—/十又”5种笔形,分别用“0、1、2、3、4”作为代码;把“撷”字的笔画笔形分拆为“才、纟、厂、目、八”5种笔形,分别用“5、6、7、8、9”作为代码四、分类排检法1、按事物性质分类排检法《尔雅》开创了按事物性质分类编排的先河→古代类书、政书→现代的手册、年鉴等2、四部分类法我国古代书目分类体系之一,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第二章字词的查检一、查字义和词义的解释(一)、释义方法:(二)、查常用字、词5查常用字可以利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四角号码新字典》《同音字典》常用词的检索《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辞海》《现代汉语分类词典》(三)、查古文字、词查古文字、词可以利用——《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词典》、《经籍籑诂》(四)、特殊词语的检索1检索虚词、联绵词可利用——《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词诠》《助字辨略》清代刘淇著,1711年出版,共收虚字476个。《经传释词》清代王引之著,1819年出版,收录虚字160个。《词诠》近人杨树达编著,1928年出版。《文言虚字》吕淑湘著。讲解细致、深透,举例较多,附有习题,便于初学《现代汉语词例释》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编,商务印书馆,1982。《辞通》朱起凤编,开明书店193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重印。2、方言、俗语的检索《方言》西汉末年扬雄著。第一个搜集研究南北方言俗语写成的专著《新方言》章炳麟著撰,《汉语方言大词典》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中华书局,1998是一部出版时间较近、规模较大、古今并蓄的方言大词典,收词20万余条。《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李荣主编,目前规模最大的现代汉语方言词典,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9年初全部出齐。3、谚语、歇后语的检索《古谣谚》清·杜文澜辑,收先秦至明代古书中的谣谚收谣谚3300多条,编为100卷对于查找古代谚语、研究古代文学,可参考,但查找检索极不方便《中国谚语资料》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资料室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出版,全书分上中下三册,收录古今谚语45800多条,另附歇后语3800多条。《歇后语大辞典》王陶宇编著,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上中下三编,冷僻、低级趣味的不收,收贬褒中性歇后语16000条《歇后语大全》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资料室、北大中文系资料室编,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共四册,收录歇后语6万余条。另有《歇后语词典》温端政等编,北京出版社1984年出版。后修订编成《中国歇后语大词典》;《中国歇后语大辞典》,欧阳若修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收录歇后语12500多条。《歇后语大全》李兴望,闵彦文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6第三章查检人物资料一、人名词典所谓人名词典,是以人名为条目,按词典形式编写的人物介绍。内容:一般来说,人名词典只介绍一个人的梗概,包括人名、字号、籍贯、年代、主要行状和著作等。分类:人名词典有综合性的,各行各业的人物都收,如《中国人名大辞典》等。也有专科性的,只收某一类或某一专业的人物,如《中国音乐舞蹈戏曲人名辞典》、《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等。I、中国(一)综合性的人名词典1、古今兼收的综合人名词典《中国人名大词典》,廖盖隆、罗竹风、范源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分三卷出版:2、古代人名词典《中国人名大辞典》臧励和等编,1921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1981年上海书店翻印。收录自远古至清末的历代帝王将相以及下层人物。《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吴海林、李延沛编,1983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二十五史人名大辞典》,黄惠贤主编,1997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分上下两册。《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张撝之等主编,19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古今同姓名大辞典》彭作桢辑著,1936年北京印行。收录上古至1936年同姓名的人物。3、近现代人名词典《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李盛平主编,1989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收录1840—1988年9月故去的人名。《中国近现代名人辞典》,马洪武等主编,1993年档案出版社出版。选录1840年至1911年间已经去世的人物。《民国人物大辞典》,徐友春主编,1991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时间从1912年1月1日至1949年10月1日。《中国专家大辞典》,江涛等主编,1998年第1卷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从第2卷起,改由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现已出至11卷。(二)专科人名词典1、语言文学家词典《中国语文学家辞典》,陈高春著,1986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从先秦至明清的传统语文学家。《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全二册)谭正璧编,光明书局出版,有上海书店1981年复印本《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七卷本《中国文学家辞典》北京语言学院中国文学家辞典编委会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分为古代、近代、现代,每个时代又分为若干分册。《中国古代文论家手册》7张连第等编著,1985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选录从先秦到近代207位在文学理论批评上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人物。II、世界人名词典(一)、综合性的《近代现代世界人名辞典》(上、下)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196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时名为《近代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人名资料汇编》,1980年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印本改作今名。《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本的中国学家》,严绍璗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