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州大学侨兴轻工学院教学大纲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学校:福州大学学制:四年培养模式:3+1,“3”:前三年一课堂理论教学为主;“1”:最后一年以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环节为主。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专业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育、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内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素质、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以从事食品工业生产、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同时也为研究生教育输送合格人才。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微生物学、食品技术原理。毕业最低要求必修课:公共基础课:学分数不低于72。学科基础课:学分数不低于27。专业课:学分数不低于10。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学分数不低于13。跨院(系)、跨学科选修课:学分数不低于8。其中实践教学环节:59周,学分数:55。考核方式:1为考试,2为考察。2二必修课程(一)公共基础课无机与定量分析化学课程代码:Hx13205考核方式:1,学分:4.0,总学时:72(其中实验24)目的与任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在本科第一学期开设。它是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续食品、生物及化学类课程的基础。它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优化组合成一新体系,贯彻“结构、平衡、性质、应用”的思想,通过学习本课程,理解并掌握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化学分析的基本知识,培养运用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理论去解决一般无机及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主要章节:绪论,滴定分析,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重量分析法,电位分析法,吸光光度法。教学科:分析化学,第四版,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成都科技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有机化学(二)课程代码:Hx13209考核方式:1,学分:4.0,总学时:72(其中实验30)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表达方式;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物理性质及重要的化学性质;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掌握构造、构型、构象等概念;熟悉常见的各种类型的异构现象;了解反应的基本规律和有机化学研究方法。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着重从有机物结构和反应机理出发引出性质和反应。并着重考虑如何从有机分子的结构、性质为基础拓展到生物大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同时,与食品科学联系紧密,为学生学习3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从事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建立牢固的有机化学基础。主要章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烷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红外光谱,指环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立体化学,卤代烃,醇和醚,酚和醌,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元素有机化合物。教科书: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物理化学(二)课程代码:Hx13215考核方式:1,学分:5.0,总学时:90目的与任务:物理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本课程应用数学方法和物理实验技术,通过化学变化过程及相关的物理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学习,系统的掌握物理化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激发学生自觉、自主地探索新知识的意识,通过独立思考系统完整地掌握物理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及其研究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知识创新能力。系统掌握物理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熟练掌握有关化学热力学,相平衡,电化学,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定律,并能进行正确应用和准确计算。主要章节:第一学期:气体的PVT关系(4学时);热力学第一定律(12学时);热力学第二定律(12学时);多组分系统热力学(8学时);化学平衡(8学时)和相平衡(12学时)。第二学期:电化学(14学时);表面现象(8学时);化学动力基础(8学时);胶体化学(4学时)。教科书: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参考书:物理化学(上、下册),第四版,南京大学物理教研室编。(二)学科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二)课程代码:@@02109考核方式:1,学分:3.5,总学时:604目的与任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它为学习专业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机械设计还是作为设备管理、运行工作,课程都提供了常用机构、通用零部件及其传动的原理,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及设备的故障分析等方面所必要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可以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设计普通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为日后创造性的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章节:绪论,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其他常用机构,组合机构,齿轮传动,联接,轴和联轴器,滑动轴承,滚动轴承。教科书:机械原理教程,申永胜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生物化学课程代码:Qg@@201考核方式:1,学分:4,总学时:72(实验22)目的与任务:生物化学是生物工程和食品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部分,是研究微生物、植物、动物及人体等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的一门科学。它是从化学角度来研究生命和生命体,并将认识的层面从细胞深入到分子,从而更深入的揭示生命的共性和本质。本课程为《食品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加工与保藏》、《药学》、《生物制药》、《生物化工工艺概论》等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静态生化和动态生化两方面内容,学生要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课程结构:绪论(1学时):生物化学的定义、发展史;糖(4学时):糖的定义、分类和生物学功能,单糖、寡糖、多糖和结合糖的介绍;脂类(4学时):油脂的结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意义,磷酸甘油酯、固醇类和萜类的介绍;蛋白质(6学时):氨基酸的性质、分离和鉴定、肽和蛋白质的结构、功能性质、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酶(4学时):酶的性质、酶的分类和命名、作用机制、反应动力学和酶活力的测定;核算(4学时);维生素的结构和功能(2学时);抗生素(3学时);激素(2学时);生物膜的组成和结构及物质运送(2学时);糖代谢(5学时);脂类作用(3学时);蛋白质降解,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3学时);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2学时);DNA和RNA的生物合成(3学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3学时);DNA重组和基因工程(3学时);实验教学。教科书:生物化学,第三版上,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生物化学,第二版下,沈同王镜岩,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参考书:生物化学教程,张洪渊,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Biochemistry,StryerLubert1988。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代码:Qg@@202考核方式:1学分:4.0总学时:72(实验26)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生物工程和食品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开设此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并能应用与生产实践。《微生物学》不仅为后续生化和食品工艺课程打下基础,而且是实验技能训练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四大类微生物和病毒的形态特征、细胞结构特征和繁殖方式;掌握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类型、功能、吸收方式,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掌握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理化因素。通过实验教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研究微生物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主要章节:绪论(3学时):微生物的研究对象、发展概况;微生物的形态结构(20学时):四大类微生物和病毒的形态特征、细胞结构特征、群体特征、繁殖方式、生活史和分类鉴定;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5学时),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8学时),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5学时),微生物生态(5学时);实验教学;教学参考书: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参考书:微生物学,沈萍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食品微生物学,无锡、天津轻工院合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微生物实验,范秀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化工原理(三)课程代码:Hx04105Hx04106课程总学时:90学时,其中化工原理(三)A,课程代码:Hx04105,45学时,化工原理(三)B,课程代码:Hx0410645学时。考核方式:16课程性质:《化工原理》课程是轻工学院生物化学工程、食品科学工程、食品包装工程学生的一门主干课,是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高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算法语言》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也是学生学习《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等课程的前续课程。《化工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研究和探讨轻化工生产中大规模改变物质物理性质的工程技术学科,是以轻化工生产中的物理加工工程为背景,按其操作原理的共性归纳成的“若干单元操作”。目的和基本要求:《化工原理》属于工科科学,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流体力学(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主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工艺计算和典型设备的机构设计,掌握本课程的主要研究方法,如数学模型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根据各单元操作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特点,进行“单元过程和设备”选择的能力、过程的计算和设备设计的能力,具备进行单元过程的操作和调节以适应不同生产要求的能力,具备单元过程在操作中发生故障时如何寻找故障的原因并加以解决的能力,具备应用计算机进行单元操作辅助计算的能力,具备通过自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具备以下两方面的良好素质,一是针对现有生产过程单元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善于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二是针对现有单元操作技术上不合理的地方,能够发现并提出改进措施,达到节能、降耗、提高效率的目的。主要章节:绪论(2学时);流体流动(18学时);流体输送机械(8学时);传热及传热设备(17学时);机械分离(10学时);蒸发(8学时);蒸馏(12学时);干燥(11学时)。教科书:化工原理(上下册),谭天恩、麦本熙、丁惠华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参考书:化工原理,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化工原理,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化工原理例题与习题,姚玉英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仪器分析课程代码:Qg@@204考核方式:1,学分:2.0,总学时:36(实验10)目的与任务:《仪器分析》是通过分析仪器将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信息转化为分析信号,然后采集、传送、处理和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信息,对其解释、研究和应用。因此必须具备现代化学、物理学、数学、信息学和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仪器分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离)分析和其他分析。7主要章节:绪论,电位分析法,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色谱分析法导论,气象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教学参考书:仪器分析,方惠群、于俊生、史坚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2仪器分析,孙凤霞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新编仪器分析,第二版,高向阳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三)专业课食品化学课程代码:Qg@@315考核方式:1,学分:2.0,总学时:36(实验6)目的与任务:食品化学是食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是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烟酒食品(包括食品原料)的组成、特性及其产生的化学变化的科学。它是学习食品加工与保藏、食品分析、食品卫生学、食品营养学、食品毒理学等并进和后续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学生要了解食品组成的化学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们这些组分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的变化。通过实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