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控要点福建省周宁县植保植检站阙朝田(355400)水稻在栽后20天左右基本就能封行,搭起丰产苗架,渐而转入拔节长穗和抽穗结实两个重要时期,也是中稻主要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这是夺取水稻高产优质的关健,需要科学管理。1拔节长穗期的田间管理拔节长穗期,稻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地上部的生长中心转向茎和穗,根的生长量大,并向纵深发展,从产量形成来看,是壮秆大穗的关健时期。这一时期的管理要求:一是要有强大的根系和较高的根系活力。二是要壮秆大穗和防止颖花退化。管理措施:1.1苗够晒田水稻封行后(分蘖后期到幼穗分化初期),全田总茎蘖数达到了预定的有效穗数,即可晒田。晒田作用:晒田能控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降低田间湿度,提高稻株抗性,减轻病虫为害程度。晒田使幼小分蘖脱水死亡,在死亡过程中养分回流到主茎和大分蘖,能巩固有效分蘖。晒田具有控和促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土壤内有效氮、磷含量暂时降低,稻株对钾的吸收增加,有利壮杆。根系对养分和水的吸收量减少从而控制地上部的生长,使叶色退淡,促进碳水化合物在茎鞘中积累;另一方面更新土壤环境,氧化有毒物质,加速有机物分解,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晒田时期:在水稻分蘖后期到幼穗分化初期进行。晒田程度:要根据苗情、土壤和天气等情况而定。苗数足、叶色浓、有徒长现象的田块,泥脚深的田块,遇到阴雨天,要早晒、重晒,晒至白根翻上,叶色退淡;反之应迟晒、轻晒或落干晾脚。晒后水管:在颖花开始分化时,应立即复水,复水后浅水勤灌,使水气协协调,有利颖花发育和防止颖花退化。1.2施好壮秆拔节穗肥穗肥的目的:一是巩固穗数和增加每穗颖花数;二是防止枝梗和颖花退化,增大颖壳为提高粒重奠定基础。穗肥施用时期:早的在幼穗开始分化,迟的在穗粒形成期。一般田块在穗分化开始10-15天施一次保花肥,亩施尿素3-5公斤;缺肥田块要重施穗肥,可在穗分化开始和穗粒形成期分别施一次促花肥和保花肥。防止施肥过量,导致稻株基部节间拉长,以免叶片徒长倒伏。结合穗肥可喷钾素,有利壮秆防倒。1.3病虫害防控拔节长穗期主要病虫害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易发危害,应及时进行防治。选用甲基托布津、井冈霉素、百菌清等防治纹枯病;选用杀虫单、三唑磷、杀虫双、晶体敌百虫、乙酰甲胺磷、阿维菌素、阿维·毒死蜱、辛硫磷等防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选用吡虫啉、噻嗪酮、叶蝉散、速灭威、马拉硫磷、阿克泰等防治稻飞虱。1.3.1纹枯病2田间诊断水稻秧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以抽穗前后最盛。该病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病斑最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初为椭圆形,水渍状,后呈灰绿色或淡褐色逐渐向植株上部扩展,病斑常相互合并为不规则形状,病斑边缘灰褐色,中央灰白色。肉眼常可见叶表气生菌丝纠成的菌核。发病规律稻纹枯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残体上越冬。该病菌寄主范围很广,生活力强,菌源地广泛。土壤中菌核第二年漂浮水面,萌发侵入稻株,形成病斑,再长出菌丝向四周蔓延。菌核有多次萌发特征,随水漂流,造成多次侵染。适温(25~32℃)高湿条件,氮肥使用偏迟、过量,田水过深,保持时间长等对该病发生有利。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肥料应注意稳施氮、磷,增施钾、锌肥。以施足基肥、保证穗肥为原则,水稻生长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1)选用抗病品种。(2)种子清洗。防止菌核和病残体混杂在种子间,应通过风选或机选,将病菌(菌核)淘汰出去,如用清水选。(3)打捞菌核:第二年插秧前,在整平土地以后,尽量打捞混杂在“浪渣”内,被风吹到田边或田角的菌核和病残体,可用打捞工具打捞“浪渣”,并带出田外深埋或晾干后烧掉。防止机械、人工以及灌水的传播,减少菌核数量。药剂防治以保护稻株最后3~4片叶为主,施药不宜过早(拔节期以前)、过迟(抽穗期以后)。药剂选择: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14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加水喷雾;5%井冈霉素水剂,每亩100~150毫升,加水喷雾;75%百菌清可湿性剂100~150克,加水喷雾。对于中病型田块,第一次喷药可挑治,喷药部位为中下部叶鞘。第二次喷药应全田喷药。对于重病型田块,第一次喷药就应全田喷药,根据病情再喷2~3次。1.3.2二化螟水稻二化螟俗称钻心虫,主要为害水稻,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发生时间长、防治难度大、产量损失重,是水稻丰收的主要障碍。发生危害规律:二化螟在稻桩、稻草和其它田间禾本科等作物残体内越冬,5月上旬开始陆续羽化。它以幼虫蛀茎危害,侵害水稻时,初孵幼虫首先群集在水稻叶鞘内取食,破坏叶片的输导组织,造成枯鞘,然后,随着虫龄的增大,幼虫开始蛀食心叶和茎秆,并由群集危害变为分散转移危害。一般情况下,在水稻生长前期,被害水稻形成枯心苗,水稻生长后期则形成枯孕穗、白穗(俗称白鞘)和虫伤株。枯心苗和白穗对水稻的产量损失主要是减少每亩有效穗数,虫伤株对水稻的危害则是明显降低千粒重和增加空瘪粒,受二化螟危害后的水稻还易引起倒伏,造成减产。一般年景一代成虫从5月上旬到7月下旬,二代从8月中旬开始到9月中旬,因此,每一代别一次防治很难控制其危害。①一代发生在秧田和水稻生长前期,此时用药,由于水稻群体较小,药剂很容易喷到水稻全株,到了二代,水稻已进入生长后期,群体较大,喷药的质量很难保证。3②一代防治容易掌握适期,只要看到田间枯鞘开始增多时就可用药防治,并且防治效果十分明显,因此,二化螟的防治必须抓住7月上旬一代发生的有利时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③二化螟的发生危害程度还与水稻播栽期和后期氮肥的使用量等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水稻播栽时间过早,有效虫源增加,发生就重;后期氮肥使用量过高,水稻植株嫩绿,能诱集二化螟多产卵,并且还能使二化螟虫体增重,提高繁殖能力。因此,适当推迟水稻播栽期和减少后期氮肥使用量有利于控制二化螟的危害程度。防治措施农业防治:①消除越冬虫源,减少虫口基数:冬季或早春铲除田边杂草,妥善处理稻草、稻桩等越冬寄住;一般绿肥田及时翻耕灌水,绿肥留种田在螟虫化蛹阶段灌水3-4天;对螟虫多的稻田稻草,要提前在螟蛾羽化前用光。②利用二化螟具有趋嫩绿和趋茂密的习性,科学处理水、肥、栽培密度与二化螟的关系,推广水稻稀播稀植技术,提倡水稻氮、磷、钾配施技术。药剂防治:施药时期掌握在7月10~24日。90%杀虫单原粉每亩40克,或20%三唑磷乳油每亩100毫升,或18%杀虫双水剂200-250毫升,或90%晶体敌百虫加90%乙酰甲胺磷可溶性原粉各75克,任选其一喷雾或泼浇。1.3.3稻纵卷叶螟以幼虫缀丝纵卷水稻叶片成虫苞,幼虫匿居其中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致水稻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造成减产。发生危害特性:该虫有远距离迁飞习性,每年春季,成虫随季风由南向北而来,随气流下沉和雨水拖带降落下来,成为非越冬地区的初始虫源。每年5—7月成虫从南方大量迁来成为主要虫源,稻田内发生4—5代,幼虫共5龄,一龄幼虫不结苞;二龄爬至叶尖处,吐丝缀卷叶尖或近叶尖的叶缘,即“卷尖期”;三龄幼虫纵卷叶片,形成明显的束腰状虫苞,即“束叶期”;3龄后食量增加,虫苞膨大,进入4—5龄频繁转苞为害,被害虫苞呈枯白色,整个稻田白叶累累。6—9月雨日多,湿度大有利其发生,田间若灌水过深,施氮肥偏多,引起水稻徒长,为害加重。防治方法:(1)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水稻生长健壮,以减轻受害。(2)掌握在幼虫1龄盛期或百丛有新束叶苞15个以上时,每亩5%阿维菌素(爱维丁)200毫升或15%阿维·毒死蜱(卷叶杀)200毫升,或40%辛硫磷100—150克,或30%乙酰甲胺磷150-225毫升对水30—50公斤喷雾。1.3.4稻飞虱稻飞虱属昆虫纲,同翅目,飞虱科害虫。俗称火蠓虫。以刺吸植株汁液危害水稻,造成塌圈、倒伏、死亡。发生危害规律稻飞虱长翅型均能远距离迁飞,具趋光性。中稻生长中后期主要以褐飞虱为害为主,白背飞虱次之。成虫和若虫均群集在稻丛下部茎秆上刺吸汁液,遇惊扰即跳落水面或逃离;喜欢荫蔽、潮湿的环境,成、若虫一般群集在稻丛下部活动,在稻株茎基部刺吸汁液,同时排出大量蜜露,使稻丛基部变黑,叶片发黄干枯,有带毒的稻飞虱还传染病毒病;稻株被刺伤处常呈褐色条斑,严重时稻株基部茎秆腐烂,植株枯死,形成一团一团的“黄塘”、“落窝”现象,常造成大片水稻枯黄4倒伏,对产量影响极大,轻者减产20%~3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甚至造成颗粒无收。防治方法: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①选育抗虫品种;②栽培管理上实行同品种连片种植,对不同品种或作物合理布局,避免稻飞虱辗转为害;加强肥水管理,适时适量施肥露田,避免长期浸水;③保护天敌;④药剂防治,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wp),杀丑双杀卵,强势(25%吡虫啉噻嗪酮+保密助剂,破口前一次,破口后一次),叶蝉散、速灭威、马拉硫磷等。2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从抽穗到成熟,约需30-40天左右,是决定每穗粒数和粒重,最后形成产量的时期。这一时期要养根保叶,使稻株有较多的功能叶,保持最大的光合效率,促进灌浆结实,减少空秕粒。管理措施:2.1有水抽穗,保湿灌浆,适时断水抽穗扬花时,田间要保持水层,调节水温,减轻高温热害,提高空气湿度,促进抽穗,有利开花受精;灌浆结实期,采用以湿为主,干湿交替,以水保叶,以气促根,有利于灌浆结实和防止早衰。如果长期关水,土壤还原性增强,会引起黑根早衰;如果受旱或断水过早(尤其大穗型杂交稻,需要两段灌浆),不利于灌浆结实,会增多空秕粒。适宜断水期,应在黄熟的初、中期,根据田土和气象而定,一般收获前5-7天断水,泥脚深的田块,遇到持阴雨天时,应早断水,断水过早的田块应及时灌水湿润,达到既不影响产量和品质,又有利收割和后季整田。2.2酌施粒肥酌施粒肥能增强光合能力,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改善品质。粒肥要早施,以抽穗前2-3天到始穗时为宜。可用1%左右尿素,混加富万钾每亩50ml或0.15%-0.2%的磷酸二氢钾对叶片正反两面喷施,在晴天下午傍晚喷施效果较好。叶色浓,生长旺的稻株不需加喷尿素。2.3破口抽穗期主要病虫防控破口抽穗期是保穗保产的关键期,重点抓好稻穗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卷叶螟等“三病三虫”的防治。2.3.1稻穗瘟稻穗瘟是破口抽穗期重点防治对象,因其流行性和灾害性常造成惨重的损失,甚至颗粒无收。对前期已发生叶瘟的田块、种植感病品种的田块、老病区、偏施氮肥田块、优质稻种植集中的区域,破口抽穗期间遇台风雨和阵雨、雷阵雨多时,特别要注意做好穗瘟的防控工作。防治措施:针对该病的防治以选用高产抗病良种为根本,以高产栽培技术、加强肥水管理、提高稻株抗病能力为关键,消灭病源为中心,并辅以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穗颈瘟的预防抓住水稻关键生育期(破口抽穗5%和齐穗期两次预防)。每亩可选用75%三环唑可湿粉剂25克,或40%稻瘟灵乳油85-100毫升,或40%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在破口抽穗5%和齐穗期各喷一次。重病田隔7—10天再喷一次。52.3.2稻曲病稻曲病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青粉病,俗称“丰产果”,由真菌引起。孢子借助气流传播散落,在水稻破口期侵害花器和幼器,造成谷粒发病。抽穗扬花期若遇多雨天气,发病较重,山区雾大露重湿度高特别要注意预防。防治要点:水稻在破口抽穗期结合穗颈瘟的预防加5%井岗霉素水剂预防可兼治之。在抽穗前7—10天亩用18%多菌酮粉剂150—200克,或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60—75克;在孕穗末期亩用稻丰灵200克,或5%井冈霉素水剂400—500毫升,兑水45千克喷洒或喷雾。2.3.3纹枯病纹枯病是水稻的常发性病害,田间菌源充足,且大多稻区主栽品种多不抗病。水稻后期主要危害叶鞘及叶片,也能危害稻穗,影响水稻灌浆,籽粒不饱满。严重时引起茎基腐烂,植株枯萎倒伏。该病喜高温高湿,一般在水稻分蘖期开始发生,孕穗前后为发病高峰。防治要点:纹枯病的防治可结合稻曲病及穗瘟病进行。在水稻圆秆后孕穗前,病丛率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