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中国历史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题第一章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第一节先秦时期社会概况第二节中国文化的起源课型新授课课时二节目的要求了解先秦时期的社会概况和中国文化的起源练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先秦时期的概况,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内容分析(重点、难点)重点: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2.原始陶器艺术,甲骨文难点: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2.图腾崇拜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先秦:指我国自有人类居住直到秦统一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讲授新课第一节先秦时期社会概况一.我国的原始社会1.早期人类问:什么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元谋人)原始社会我国境内主要的人群:元谋人(一百七八十万年前、最早的远古居民)、北京人(70-20万年前、最为世界闻名、头盖骨、原始石器、使用原始的石制工具、使用火、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2.氏族公社山顶洞人(三万年前、体型、氏族公社)氏族公社——母系氏族(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磨制石器、原始农业、畜物业、手工业;固定的房屋;父系氏族(大汶口文化)、晚期开始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3.神话和传说——黄帝、尧舜禹、禅让、大禹治水二.夏、商、周奴隶王朝(1600多年)禹建夏(公元前2070年、——汤灭夏)商(汤BC1600年—BC1046年迁都武王伐纣)周(西周、东周)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春秋时期奴隶制的瓦解东周(春秋、战国)春秋五霸、初税亩;四.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战国1.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利事业:都江堰、郑国渠2.各国的变法——重点商鞅变法3.战国七雄2第二节中国文化的起源在原始人群阶段的旧石器遗址这中,迄今还未发现可能称之为艺术品的东西。中国最早的艺术品,现有的考古成果告诉我们,开始创作于已经进入了氏族公社的山顶洞人时期。一.原始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1.山顶洞人的装饰艺术——中国文化的起源2、原始陶器艺术*河姆渡陶纹,半坡彩陶,红山陶塑,卡诺陶绘等分别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状况。3、原始玉器艺术4、原始音乐5、图腾崇拜图腾:是英文Totem的译音,原为北美印弟安人的语言,意为某一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图腾崇拜的原因6.占卜二.我国的文字的起源1.文字的起源2、甲骨文*3、金文;4、小篆三.黄帝的传说与中华文明1、黄帝的传说2、中华文明总结本课知识重点布置作业1、做好复习和预习,整理好笔记;2、用生动简洁的语言复述先秦时期的概况及文化。3课题第一章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第三节科学技术第四节哲学和教育课型新授课课时二节目的要求了解先秦时期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内容分析(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天文历法和金属技术2.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百家争鸣难点:1.诸子思想理论,尤其哲学观点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复习:文字的演变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已经学习中华文明象征之一的文字演变历史和中华文明始祖黄帝的传说。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中华文明勃兴时期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讲授新课第三节科学技术一.我国早期历法和天文、数学成就1.历法:夏历和殷历相传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有了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根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的规律,确定一年为12个月,还出现了历书:《夏时》和《夏小正》。殷历在夏历的基础上,已趋于完备。它以月亮之圆缺一次为一月,有闰月和大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以太阳温凉寒暑的演变为一年。战国时期人们测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2.天文:天象观测和天文著作看资料推断资料一:夏朝的某一天,天突然黑下来,百姓吓得四处躲藏,官吏乘做马车没命的狂奔世界上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资料二:“(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据你猜测,这是什么现象呢?“天再旦”是何意?中国学者借助本世纪最后一次实地观测机会,破解“天再旦”之谜,将中国历史的准确纪年上推至公元前899年4月21日.说明我国古代丰富的天象记录是宝贵的科学资料。春秋时的鲁国天文学家有许多关于恒星的观测记录,还观测到37次日食的现象。最可贵的4是公元前613,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战国时期,齐国的甘德和魏国的石申记录了121颗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3.数学:勾股定理和九九乘法口诀《周髀算经》成书于西汉时期,是我国最古的一部科技著作。书中记载了西周初年周公和著名数学家商高关于直角三角形性质的对话,提到了勾股定理的内容。春秋时期,数学更有发展,出现了现今通行的“九九乘法口诀”总结:恩格斯说过:天文学只有藉助于数学才能发展。天文历法要准确、可靠,必须建立在数学的精确测量、计算基础之上。二.医药学的发展医药学是在古代先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医和用草药治病。原始社会,神农尝百草—商朝,针灸—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四诊法—战国的《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三.金属冶炼技术和工艺青铜器:夏朝时,青铜农具普遍使用商朝的青铜器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司母戊鼎西周春秋时期,品种繁多,应用普遍。莲鹤方壶。三星堆出土的商朝文物、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冶炼技术的发展:西周时出现铁器春秋后期,发明了生铁铸造技术,铁器得到广泛使用。春秋战国之交,铸铁柔化技术,比欧美早两千年。铁器的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以上史实证明,中华民族在先秦时代就取得了多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具有伟大的创造力。第四节哲学和教育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是一个称霸争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图强的时代。这一社会现实付诸于意识形态领域,使得这一时期又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发展的黄金时代!一.著名的古代哲学家老子。老子生平: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人。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道家创始人政治主张:进步性,赋税太多,社会不均消极性,“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回到古代氏族社会,认为社会达“邻5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才是理想境地。反映了春秋大变革时代没落阶级的无奈和消极情绪。哲学思想、朴素的辨证法: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反相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而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讨论“塞翁失马”的故事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孔子三岁丧父,幼年生活贫困。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和乘田(放牧牛羊)这样的小官。由于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三十岁后便开始开办私学,广收门徒,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卓有政绩。后先后任小司空,大司寇。54岁时因鲁君不听朝政,便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他带着弟子到过7个国家,但未能得到任用。14年后回到鲁国,专心从事古代文献的整理与传播工作。5年后逝世,终年73岁。孔子的政治思想:“仁政”和“德治”“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伤害别人。“苛政猛于虎”,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行德政,省刑罚,反对暴政虐民。重视礼,“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学“问”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此外,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讨论“颜回输冠”三.百家争鸣1.墨子生平: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创始人。思想:兼爱(“兼相爱,交相利”)、提倡有力者用力助人,有财者以财分人尚贤,不管分富贵贱,选举贤能的人做天子等非攻,反对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相互攻打。节用、节葬,强调节俭简介墨子和公输班的故事公输班为楚国造云梯准备攻宋。墨子赶到楚国,希望说服公输班和楚王不要以大国欺侮小国,6墨子与公输班在楚王面前设置沙盘,演习攻防。公输班用九种方法攻击,墨翟用九种方法防御。公输班不能取胜,最后,公输班说,“我还有最后的一着,但我不说出来。”墨翟说:“我知道你还有最后的一着,但我也不说出来。”楚王听不懂他们的哑谜,墨翟说:“公输班不过以为杀了我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我的三百余门徒已进入宋国,登城协防,等待作战。”楚王于是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2.孟子的生平: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曾游历数国,阐述其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思想:“仁政”——“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赋税”、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荀子:名况,赵国人。在多年的游历中,他接触到各种学派的人物,研究了各派的学说思想,总结了各派学说的成就,吸收其中的积极因素,成为儒学大师和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斗转星移、暑往秋来都是自然现象,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还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4.庄子:名周,宋国人,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归隐。著有《庄子》一书。思想: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但更加消极。(无为、无己、绝圣弃智)《庄子》中的寓言故事,朝三暮四、庖丁解牛、望洋兴叹、贻笑大方、邯郸学步5.韩非子是战国后期韩国人思想:1、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世异事异,事异备变“、”不期修古,不法常可)2、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理论,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只有实行严刑重罚,统治才能巩固6.孙武:春秋晚期人,被吴王阖闾任命为将,率军攻破楚国。代表作《孙子兵法》孙膑:孙武后代,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代表作《孙膑兵法》总结本课知识重点布置作业1、做好复习和预习,整理好笔记;2、收集关于孔子的小故事。7课题第一章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第五节文学、艺术和史学第二章秦汉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第一节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概况课型新授课课时二节目的要求了解《诗经》,屈原和《离骚》;《尚书》《春秋》和《左传》以及先秦青铜雕塑、绘画和音乐练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先秦时期的概况,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内容分析(重点、难点)重点:《诗经》和屈原难点:《诗经》和《离骚》的艺术特点重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难点:秦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西汉前期社会空前繁荣与强盛的原因。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讲授新课第五节文学、艺术和史学一.《诗经》1.来源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春秋末年,又经过孔子亲手整理,编订成书,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我国从西周早期到春秋末年的305篇诗作。反映了西周春秋时代社会风貌和各阶层的生活。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多为宴饮所作,小雅多为个人抒怀。“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本是祭祀时颂神或颂祖先的乐歌,但鲁颂四篇,全是颂美活着的鲁僖公,商颂中也有阿谀时君的诗。风篇:1.《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反映了这个劳动人民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2.《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译:那些不稼不穑、不狩猎的剥削者们,有什么理由获取大量的粮食和猎物呢?表现了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者愤怒的反抗情绪。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译: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文静美丽的好姑娘,让我时刻放心上。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