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也要开展通识教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职学校也要开展通识教育涂三明;郑华飞福建省建阳农业工程学校354200摘要:在高等院校大力实施通识教育的背景下,本文提出在中等专业学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倡议,分析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就课程的通识教育提出了课程专题化设置的建议。关健词:通识教育;中职;课程;专题当前,我国的中职教育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同。但我们也注意到,中职教育越来越局限于职业培训甚至是工种培训,而忽略其作为社会人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之外的其它方面。麦可思公司《2008届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报告》指出“企业要求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是:积极学习、有效口头沟通、理解他人、心理健康等专业能力之外的核心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具备的通用能力”;报告还指出“学生在毕业半年后普遍认为自己不能适应实际工作,更不能满足岗位变更的需求”。当前,我们在看到中职生首次就业率较高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他们的就业质量低、稳定性差、发展空间小。因此,为提高学生做人做事的深厚功底,增强就业竞争力,中职教育在加强技能培训为学生首次就业服务的同时,还应向其提供一个通识教育的广阔空间,提高其基本素质和核心能力,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近年来,,通识教育在普通高校大力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内普遍接受的通识教育观认为:通识教育是所有学生都应接受的广泛的、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公民。笔者对通识教育观内涵的理解,包含三层意思:(1)通识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2)通识教育的内容是非专业的;(3)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体完满生活做准备的。中职学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展通识教育是中职学校体现教育功能的需要中职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具有教育功能,而教育是“使人成为人,而非制成器”。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一次就业率并不是教育的全部,我们不能因为中职学校培养的是技能型的劳动者而将其变成生产“工具人”的工厂。通识教育应该成为中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彰显教育的个体功能。中职教育作为一个面向社会基层的零门槛教育,面对的多是教育层次较低、家境贫困的学生,如何让他们既获得谋生的手段,又具备发展的后劲;学校又如何真正体现“中职教育既要为首次就业服务,更要为中职生转岗、晋升服务”的服务宗旨,这是职教界的同仁们急需探索的新课题。开展通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学习热情,有效遏制中职学生厌学、失学的势头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仍占主流(尤其是一年纪),且许多课堂教学还停留在以前的模式和滞后的手段上,再加上近年来受功利主义影响,开设太多的专业理论课,内容单调而深奥。这让部分“坐不下来,听不进去”的学生难以忍受。据学校教务部门统计,一年纪新生由于厌学而导致失学率高达20%,且有漫延之势。这个问题不容忽视,笔者认为,大胆转变基础教学模式,大力开展中职特色的通识教育,可有效遏制这种势头。现代教育观认为,学习的内驱力可以来自信念(如升学),也可来自兴趣、需求。由于通识教育钍对的是不同专业(领域)、面向社会生活、立足个体服务的常识性教育,学生有这方面的兴趣、需求,而且这些常识性的知识大都网络资源丰富(有案例、有图片、有视频),可以整理成精品课件,便于多媒体教学。而符合认知特点和兴趣需求的素材才会引起学生更多的关注与参与。我们只有想尽办法让学生每节课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有所获,课堂才能真正吸引并留住他们。从这个意义讲,无升学压力只靠兴趣、需求驱动的课堂教学对中职基础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开展通识教育有助于转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稳定性根据学校的年度就业调查统计,学生的就业稳定率仅有60%左右。调查还显示,由于其自身定位模糊、急功近利、承受不起挫折、适应不了社会等因素是造成就业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我们不能否定这是知识结构单一,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引起的。通识教育表面看似乎与就业无直接关联,但在生活中,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因此,教育出来的人应既能拥有谋生的能力,又能满足社会的发展,个人和社会都应是教育的收益者。通识教育主张所有学生都应掌握应有的共同基础,倡导“职业人”和“社会人”的有机融合,注重交往资质的培养,显然,这些都是中职学生面向社会所必需的。学生只有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作为一个开放的个体在更丰富的领域发挥出应有的活力,择业的心态才会保持一定平衡,从而抵制就业环境中的各种不利诱惑和悲观情绪,作出合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学科中的通识教育中职特色的通识教育中职学校开展通识教育还是近两三年的事,可以说中职特色的通识教育还处在摸索阶段。中职学校基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因素的制约,开展通识教育不应也不可能仿效普通大学的做法,应存在规模、程度和模式上的较大差异。中职特色的通识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面向职业、立足个体与社会发展的常识性教育。应以社会需求、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导向,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不追求知识的系统、精深,可根据学生需求在相对宽泛的范围内来扩大涉猎。我校通识教育启步于2010年的特色课,当时教务部门要求每个老师把自已的专长写成特色课教案,并送教务处。教务处在有些班级无老师上课时会通知其他老师到该班上特色课(有些教师常因承担较多的非教学任务而不能及时到班上课)。这本来是教务部门管理学生的一项举措,不料学生在接触不同专业老师和不同领域知识后积极反应,甚至称“最有意义的课程”。很快,教务部门把这种模式推广。目前,我校的每个专业,每个班级都独立安排一门通识课(综合课),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职业需求。通识教育背景下课程专题化设置应该说,通识教育是一个多元体系,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课程教学,而课程的关健是专题化,这也是教师可不受条件制约就能完成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课程进行专题化设置,利用网络资源(建议用百度文库)做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精品课件,供教务相关部门根据专业通识教育的需要有针对、灵活地选用。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心得,对中专物理课程进行专题化设置,如下表所示。要做好这项工作须注意以下几点:1.专题通识化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基础学科专题化设置应以社会需求,学生接受能力为导向,以教学有效性为目的,同时体现专业目标要求。专题面可以广,但不要深;分析多定性,少定量。我们参考教材但不照搬教材,学科的重点并非通识教育的重点。例如,物理课程中的“运动和力”“电场和磁场”是重点,但不宜作为中职学生通识教育的专题。为了追求课程完整性、严谨性而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做法是行不通的。2.专题独立化各个专题内容应相对独立,且一个专题一次课(最多不要超过二次课),这样学生每次课都可以轻装上课,目标明确,学有所获;更为重要的是,专题独立化适应了通识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时代性的要求,有助于学校通识教育的展开。3.课件简约化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贴近社会,是通识教育的主要方式。考虑到多数学生注意力有限及思维形象化的特点,课件制作要做到结构清晰、主题突出,内容表述采用“图片加标注”的方式,语句要精练,以减小课件容量。这样学生可以快速获取知识。另外,视频要裁剪加工,控制在20分钟内。实践成效学校开展通识教育的一段时间来,教师们努力用丰富的专题知识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用优秀的专题文化去浸润学生的心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学生上课的稳定性增强,厌学、失学势头得到遏制;学生敬业、乐业的素质得到提升,就业稳定性得以增强。附表:通识教育背景下中专物理课程专题化设置课题名称课件与视频主要知识点适用对象课时专题一: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PPT①测量工具②特殊的测量方法工科2长度测量工具.FLV专题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PPT①二个作用效果②相互性③实际应用通用2力的作用效果.FLV专题三:改变摩擦的方法改变摩擦的方法.PPT①影响要素②改变摩擦方法③实际应用通用2摩擦在我们身边.FLV专题四:物体的惯性物体的惯性.PPT①何谓“物体的惯性”②惯性的利用与防制通用2惯性应用.FLV专题五:万有引力与航天万有引力.PPT①浩瀚宇宙②万有引力③人类航天通用2万有引力与天.FLV专题六:热现象热现象及应用.PPT①分子动理论②解释热现象③热机通用4内能.FLV专题七:能量转化和守恒能量及能量转化.PPT①能量形式②相互转化③能量转化的规律性通用2能源与环境.FLV专题八:能源家族能源家族.PPT①能源分类②能源危机③新型能源通用2太阳能及应用.FLV专题九:电阻及变阻器电阻及变阻器.PPT①影响要素②改变方法③常用变阻器工科2电阻元件.FLV专题十:用电器的额定值用电器的额值.PPT①电功率②常用电器额定值③额定值与实际值通用2小家电.FLV专题十一:家庭电路家庭电路.PPT①电源进户②保护装置③组成与安装通用2初级维修电工.FLV专题十二:安全用电常识安全用电常识.PPT①电流对人体的伤害②触电方式③安全用电通用2安全用电.FLV专题十三:磁现象及应用磁现象及应用.PPT①生活中的磁现象②电流的磁场③性质通用2磁记录.FLV专题十四:光现象光现象及应用.PPT①光的规律性②常见的光现象及解释通用4物体的颜色.FLV专题十五:电磁波家族电磁波家族.PPT①电磁波谱②产生机理③电磁波的应用通用2身边的电磁波.FLV专题十六:传感器传感器原理.PPT①传感器概述②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工科2汽车传感器.FLV专题十七:初识半导体半导体器件.PPT①半导体材料及性质②半导体元件工科2半导体.FLV参考文献:[1]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彭振宇.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实现途径[J].职教论坛,2010.[3]吴红.中职学生厌学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J].华东师范大学,2006.[4]张弛.多媒体物理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J].物理教学探讨,2004.[5]丁汀;张云仙.新形式下的中职课程设置[J].科教文汇,2007.联系方式:作者名字:涂三明;发稿信箱(作者本人的):tu043ngx@qq.com;邮政编码:354200电话:0599-5833043手机:15159484418福建省建阳市水东区工业路97号+建阳农业工程学校教务科收件人:涂三明本人要求:尽快发表!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