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教学反思沿河职校:夏光华随着近几年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中职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学,创新各种教学模式,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德育教师的整体水平。但是德育课的教学目前仍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状况。首先,学生不是很尊敬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师。在校外学生遇见给自己代课的德育教师犹如陌生人一般,不闻不问,很少向德育教师打招呼。在校内的课堂上,上课现状是:有的睡觉,有的玩手机,有的看小说,总之都做些与课堂无关的事,认真听课的人很少。课后,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的上缴率不超过80%,教师要跟在学生后面要作业,即便如此,仍达不到全员上交。其次,学生从思想上不重视德育课的学习。学生受“学习无用论”的影响普遍认为:学习德育课没有用,学校开设德育课没必要,学德育课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中职生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德育课在自己一生成长中的重要性,相反他们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有“一技之长”就行了。至于考试吗,只要按照一个好学生的标准来回答,考试都能及格,能何况大小考之前教师都是要划考试题给学生的。再次,课堂教学有效性低的。教师的课堂精力大多被用在了管理学生方面,真正用在教学上的时间不多,学生要么是课堂上说话声不断,要么就趴在桌子上睡大觉。记得网路上曾经有个笑话说,中间的学生说话声小一点,不要吵到前面看小说,后面睡觉的同学。当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时,他们是一脸的不愿意,站没个站相,坐没个坐相。最后一点是:德育课教师学习进修及培训机会少。近几年来虽然国家出资培训教师的频率较高,但是多集中在对专业课教师的培训上,给德育老师的机会不多。从中职学校的稳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针对上述德育课教师的尴尬处境,我认为:需要对当前德育课教学改革进行重新审视,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相信学生,关爱学生学生不尊敬德育课教师,不理解支持教师工作,师生关系不和谐。这里有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学生方面的问题。我们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处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的,虽说我们也提倡素质教育,但事实上从教师、学校到社会我们都是以考试之“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智商之高低,教师之优秀,学校办学之好坏。于是教师们以“分数”论“英雄”,认为分数高,上高中的就是优秀生、成功者;分数低,读职中或者不上学,那就是失败者。中职生们自身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具有自卑的心理。而这种情况下,让中职生再学习具有一定难度的德育课,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些不能接受。加之有的中职学校也实行的是统一阅卷、统一评比、考分排名,这对他们来说无疑上学环境是没有多大变化。加之中职德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中职生会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德育课程,特别是德育教师上的《哲学与人生》,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上“天书”,教师在上面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在底下睡的是一塌糊涂。这就愈发导致了师生关系的逆转。其实,中职学生和其它高中生一样都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与否。多数中职生对德育课的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他们还没有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所以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还有一定的困难,缺乏自信和学习兴趣。但是他们也拥有自己的梦想和愿望,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学习方式及方法,有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形象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难得的创造力及较强的实践能力。相信通过一定的教育训练和培养,他们同样可以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中职生心理正处于从童年期幼稚性向成人期成熟性过渡的阶段,他们非常需要别人的理解、尊重与帮助。他们不尊重教师,师生关系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由于德育课教师忽视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与需求所造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爱心是教育的润滑剂。在关心型师生关系中,尊重与热爱学生能使中职生认识到自身价值,产生愉快乐观、自信等肯定的情绪体验,并由此迸发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故此,德育课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树立真确的学生观、人才观、主动与学生搞好关系。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并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潜在才能,以真诚的爱之行动来帮助学生,教育学生,做好学生的各项教育工作,耐心指导学生学习学习,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主动找学生谈心,为学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作为一名德育教师如果能够以上述标准来要求自己,定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理解,那么他的教学工作也会得到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二、找准德育课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亲其道,信其师”。在我看来,中职生不重视德育课的学习,并非德育课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作用,而是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还没有找对德育课的功能定位,没有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过分夸大了德育课中学习的认知性作用。新课改要求教学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项目标统一起来。中职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最主要的是要学生学会做人做做事。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具有基础性、人文性、内在长效性等性质特点,它能够支持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其功能主要在教学生如何做人方面。而专业课则具有实践性、技术性、外显性等特点,其功用主要在做事上面。做事先做人。中职学校应努力为社会和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德育课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更加完善的调整,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从实际出发,确立德育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及使当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凸显人文情怀,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主、合作学习。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要改变自问自答、有问无答、学生被动、教师尴尬等状况,教师必须注意: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职教育阶段是中职生选择职业并做好职业规划、确立人生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余国良教授的研究表明:中职生存在较为明显的自卑情结,自尊心强,学习动力不足,已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迷茫。因此,中职德育课应结合学科自身的教育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真确的职业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其次:德育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合作探讨学习。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素质。而现实中,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不少教师仍以普通中学的教学方式为主,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德育课的教学方式:(一)教师将所学的知识要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历或现有的生活现状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学习情感的体验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探讨。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传统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课一下,书一合,学生全忘掉的弊端。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会给学生一定的提示、例证或给出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们通过小组或集体探讨,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并得出结论,然后将结论记录下来,或者进行下一步的实验以验明结论的正确性。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将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取得一定的提高。因此,中职德育课教学应大力提倡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讨学习。当然了,有些学习内容还是得由教师直接传授,学生接受,但是如果能把教师的传授和教师的接受能够灵活的结合起来那就效果会更好。(二)把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中职的德育教育仍存在重书本知识学习,轻实践活动。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真正确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多数中职生的智能优势并不在语言、数理逻辑方面,而在空间想象、情感、运动、人际交往等方面。他们以动作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因此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中来,充分使用启发式教学式、讨论式、活动式教学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运教学方法。四、坚持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教师劳动是复杂的创造性劳动。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是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过程、寻找不足、采取措施、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职业教育新一轮的课改中,对德育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课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专业上,不断学习所教专业的理论知识,使它更系统化,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非专业方面,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及其它有利于教学方面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便能对教学中的各种突发事件予以沉着应对。第二:做好本专业的教学研究。要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将问题的解决作为自己的课题。同时要主动加强同事之间对于教学问题的相互交流,以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第三: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坚持写教学后记,善于发现问题,寻找不足,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让自己的德育课越来越受学生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