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名称时间发动国家原因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英根本: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直接:虎门销烟1.《南京条约》;2.五口通商;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鸦片战争后,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英法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2.中国市场被进一步打开;3.俄国侵占大片领土;4.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5.清政府与列强勾结共同镇压人民的反抗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日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急需抢占海外市场1.《马关条约》;2.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重庆、沙市的开放);3.在华资本输出兴起(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4.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5.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6.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英、法、美、俄、德、意、奥、日根本: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直接:义和团运动1.《辛丑条约》;2.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政治上: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等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3.思想上:鸦片战争后,各阶层开始放眼世界,寻求救国之道,萌发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4.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太平天国运动1.爆发的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的激化2.新特征:①任务:反封建反侵略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和治国方案,但最后都没有成功的推行。根本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在于其落后性和空想性;《资政新篇》在于其没有社会基础。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资政新篇(1859年)背景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全盛时期天京变乱(1856)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主要内容目的: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建立理想天国原则:绝对平均内容: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上交国库目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内容:学习西方,以法治国,民选官吏发展工商业开设新式学堂评价1.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2.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3.违背社会规律,严重脱离实际,具有落后性和空想性,根本无法实现1.是太平天国的治国方案2.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3.由于该设想超越了当时的社会条件,因而具有空想性,加上迫于当时的形势,未能实行辛亥革命性质:资产阶级革命背景:(经济)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松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②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①新式学堂的兴起,留学教育的发展,加速了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②上海和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组织)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②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同盟会(纲领、《民报》)(军事)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结果:①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目的:巩固共和政体,防止袁世凯专权▲内容: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各民族平等;国民享有自由和权利;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③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意义:①政治上: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②经济上:民国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社会的移风易俗和社会观念的转变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1.爱国官兵:海龄(鸦片战争,镇江);邓世昌(中日甲午战争)2.人民群众:三元里人民抗英(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反割台斗争(甲午战后);义和团运动3.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革命派的辛亥革命题组五1.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2.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3.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4.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士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5.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6.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7.“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材料反映出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8.日本强迫清政府开重庆为商埠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①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②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③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④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10.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话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11.“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抗日战争12.右为《天朝田亩制度》书摘,从“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银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语,可知太平天国的理想境地是A.共产与民主B.共产与平等C.平等与自由D.民主与科学13.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4.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右图),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15.160年前的南方民谣唱到:“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天。”这说明①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②太平天国矛头直指清政府③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④斩龙除妖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④16.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价值标准可以归结为四条: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若按这四条标准来评价下列历史事件,最有可能得到完全肯定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维新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17.“无洋不反,凡外皆仇”(郭廷以:《近代西洋文化之输入及其认识》)。这一评价最有可能针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文化大革命”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18.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写到:《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已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了”。《辛丑条约》中,最符合马士这一论述的是A.赔款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B.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C.允许外国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工厂D.准许外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19.图5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0.“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21.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D.民贵君轻2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A.总统制B.联邦制C.君主立宪制D.责任内阁制23.“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24.N.佩弗《远东》一书认为:“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对“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理解最准确的是A.没有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辛亥革命成果落到了袁世凯的手里C.没有摧毁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D.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挽救中国的道路25.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