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4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41.“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为此知识分子宣传的思想是()A.师夷长技B.中体西用C.五权分立D.民主与科学2.“自秦变法而败亡,后世人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伏诛,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后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令败亡灭绝而不悔。”李鸿章这段话的主旨是()A.反对变革B.主张革新C.希望进步D.要求守法3.在中国近代,五四时代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当时的中国政府推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D.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放松4.郑观应曾作出了这样的论述,“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其论述()A.指出了学习西方的重要性B.揭示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C.触及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D.反映了知识阶层改造传统思想的迫切愿望5.“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材料反映的主要思想是()A.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B.发展实业挽回国家利益C.创办实业解决民生疾苦D.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6.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7.李大钊在指出“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一方面又指出,“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为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材料表明李大钊()A.彻底否定孔子学说的历史地位B.李大钊评价孔子前后矛盾C.认为儒家学说不适应现实D.认为孔教始终代表时代之道德8.“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A.五四运动爆发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兴9.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以下观点与梁启超的认识相符的是()A.辛亥革命取得了彻底成功B.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革命成功的前提C.近代化的决定因素是人格的觉醒D.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10.下列与右图思想主张相一致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科学与人权并重D.世道必进,后胜于今11.下列现象与新文化运动中“赛先生”的主张基本一致的是()A.小学生不读不写不学旧体诗B.中学生散发反对复辟的传单C.进步青年传阅《庶民的胜利》D.大学生爱听严复宣传进化论12.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13.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G·Byron作品,主要是因为它()A.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B.充满了理性主义的革命激情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精神14.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请问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于什么时期()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15.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仁就是世界的本体。这反映出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B.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D.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16.蔡元培在1918年撰文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之崇实论与理想派;经济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并列其中,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此处蔡元培所说“大学之所以为大”的主要意义是()A.学风开放,思想自由B.重文轻理,倡新抑旧C.学科齐全,综合性强D.规模宏大,名师众多17.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以“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为主题的翠亨论坛于2011年9月7日在孙中山先生故乡举行。有学者提出要用现代化史观评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是因为辛亥革命()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B.暴力推翻了清朝的统治C.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D.实现了中国社会的转型18.右图漫画(注:图中文字为:“猿猴倒行逆施凡我国民群起而攻之”)表现出来的政治立场是()A.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B.反对君主制度,主张共和制度C.反对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D.反对暴力革命,欣赏渐进改良19.中西文化论战中,观点异彩纷呈。以后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证明,以下论点中相对客观的是()A.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B.李大钊:“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长,济吾静止文明之穷。”C.《新青年》:“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D.陈独秀:“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20.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C.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1.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材料一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一一《中西文化交流史》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一一《剑桥中国晚清史》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学”(中国文化)时的侧重点。这对他们的什么政治主张产生了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知识界关注“西学”的重点有何变化?如何理解“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1.D【解析】从题干材料信息“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说明主张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故属于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的主张,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主张,D项符合题意。2.B【解析】李鸿章认为中国自古至近代都是保存制度而不变革,而近代世界各国都纷纷变革而富强,表明李鸿章主张革新,故答案为B项。3.A【解析】辛亥革命的失败,引发人们对中国未来和中国革命道路更深的思索;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用什么方案拯救中国,各派政治力量主张各不相同,形成了五四时代思想多元的局面,A项符合题意。4.C【解析】郑观应认为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实际是批评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只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制度,揭示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5.B【解析】“通州之设纱厂”“为中国利源计”可以出其办厂的主要动机为实业救国,故其主要思想是发展实业挽回国家利益。6.B【解析】近代马克思主传入中国,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人认为中国资本主义的路走不通,可以走社会主义的路。反映出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7.C【解析】材料一方面指出孔子是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同时也指出孔子的思想是适应那个时代的思想,但不适用新时代的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8.B【解析】“民国七年”指1918年,从信息“一线红……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说明了十月革命的影响,故B项符合题意。9.D【解析】从梁启超的意思看,要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必须从社会思想文化诸多方面进行变革,新制度是实施必须有新的思想文化做基础,故D项最符合。10.D【解析】《天演论》,赫胥黎运用达尔文进化论,指出了社会发展演进,后胜于今,故D项符合题意。11.D【解析】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英文的意思民主就是德先生,科学就是赛先生;达尔文进化论属于科学理论,故答案为D项。12.D【解析】“粤匪”即太平天国运动兴起,面对内忧,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其失败根本原因在于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说明这个“药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答案为D。13.D【解析】20世纪初,可以判断当时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倡导民主自由和思想解放。14.B【解析】诗句是用白话文写作的,所以这首诗最早创作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故B项为答案。15.D【解析】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仁学》一书,既受西方科学家关于宇宙物质论思想的影响,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影响,本质上说明了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具有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的特点。答案为D。16.A【解析】学术思想、诸多流派都存在,说明当时学风开放,思想自由,故答案为A。17.C解析: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是洋务运动,排除A项;辛亥革命暴力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符合革命史观的内涵,且辛亥革命最终是失败了的,并未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排除B、D两项。中国的近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辛亥革命成立中华民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故符合现代化史观的含义,答案为C。18.B【解析】说明了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引发了国民的反对,说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表现出反对君主制度,主张维护民主共和的政治立场,答案为B。19.B【解析】A项盲目自大,认为中国的文明优于西方文明,排除;B项主张取西方文明之长,弥补中国文明之不足,说法相对客观,符合题意。C项全面肯定西方文明,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片面性,排除;D项认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是截然相反而不相容的,故排除。20.C【解析】陈独秀主张学习欧美政治文明,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并超过欧美诸国,说明对中国社会的未来作了深刻的思考与探索,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从材料中反映不出来;D项与材料不符。21.【答案】(1)侧重点:从儒家思想本身、或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的结合;影响:成为他们作为批判专制王权,主张开明政治等主张的重要依据。(2)变化重点:重视西方科学技术——重视西方政治制度;重视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关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理解:有观点,结合史实。观点——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史实——戊戌变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