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考纲要求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服务业等)及作用。(2)交通运输和通信主要运输方式及特点。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和港口。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现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网络的作用。(3)商业贸易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商业网点的布局。中国主要商业中心,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当代金融、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重点难点分析一、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飞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用管道运输货物(主要是原油和成品油、天然气、煤浆以及其他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很大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说明:(1)在交通运输生产布局中,无论是交通运输线网的布局,还是运输任务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间的合理分配,都必须全面考察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及其功能。国民经济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是综合的、全面的。首先,要求运载量大、成本低、投资少,以便节省用于运输方面的开支;其次,要求货物到达快,以便缩短运输时间,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再次,要求尽可能保证持续不断地、安全地运输。不同运输方式对上述经济指标的满足程度不同。下表是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的比较(按数序由小到大,表示优劣的大体次序)。运输方基建投资劳动式线路运具运载量运价速度连续性灵活性生产率铁路河运海运公路航空5314213245231453214535421154233451232154二、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1)交通运输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最基本条件,不同的交通运输线,有不同的区位因素。影响铁路区位的决定性因素是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如南昆铁路。在具体选择线路的走向时,经济因素仍然起主导作用。一般而言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经济效益最好。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建设投资,以及建成后的运输成本和运营费用支出,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2)交通运输网中的点是客货流的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环节。建设港口时,要考虑其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以及腹地、城市等社会经济条件,如上海港。航空港和车站的区位也要受到自然、社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航空港的机场占地面积很大,对自然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地形、地质、气候、鸟类等),航空港与城市的距离取决于城市用地、交通联系、环境等综合因素;公路汽车、长途客运站的区位,要能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要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交通方式有方便、直接的联系。可以在市中心边缘设站。在大城市中,可以在市中心边缘不同方向设置两个以上的长途客运站。(3)交通枢纽是若干条交通干线在重要的客货流集散地衔接,形成各种交通运输设施的综合体,是交通运输网的中枢点。分单一交通枢纽和综合交通枢纽两种类型。交通枢纽的区位选择,主要受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经济因素和城市建设等条件和因素的长期影响。对枢纽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是地理位置和地形;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利用有利条件提供了可能性,尤其表现在水利枢纽方面;经济因素是枢纽形成和发展的最直接因素,因为在国家和区际主要联系方向上会形成强大的客流与货流,如我国的主要交通枢纽均分布在南北和东西向的交通干线上;交通枢纽一般与城市共生,城市是区域内政治、经济等的中心,枢纽设置在城市中的位置,会影响城市的对外交通,工商活动,以及城市人民的生活。因此交通枢纽的布局应与城市布局密切配合。三、掌握中国的铁路线的位置及特征干线名称跨越的省市区经过的城市经过的地形区重要意义京沪线京—津—冀—鲁—苏—皖—沪北京—天津—德州—济南—徐州—蚌埠—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沟通了华北与华东,是东部沿海的交通大动脉五京九线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港北京—霸州—衡水—商丘—潢川—麻城—九江—南昌—赣州—龙川—深圳—九龙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鄱阳湖平原—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缓解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老区脱贫致富,维护港澳的稳定繁荣纵京广线京—冀—豫—鄂—湘—粤北京—石家庄—邯郸—新乡—郑州—武汉—长沙—株洲—衡阳—韶关—广州华北平原—洞庭湖平原—江南丘陵—南岭—珠江三角洲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我国铁路网的中轴,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焦柳线豫—鄂—湘—桂焦作—洛阳—襄樊—枝城—怀化—柳州豫西山地—江汉平原—湘西山地—两广丘陵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能力,分流京广线运量宝成—成昆线陕—甘—川—滇宝鸡—成都—攀枝花—昆明秦巴山地—成都平原—云贵高原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加强民族团结京包—包兰线京—冀—晋—内蒙古—宁—甘北京—大同—集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中卫—兰州冀北山地—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促进华北与西北联系,分担陇海线运量,建设民族地区,巩固边防三横陇海—兰新线苏—皖—豫—陕—甘—新连云港—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黄淮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沟通东部和西北,促进西北发展,巩固边防,横贯亚欧的第二条大陆桥,加速沿线工业的发展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沪—浙—赣—湘—黔—滇上海—杭州—鹰潭—萍乡—株洲—怀化—贵阳—六盘水—昆明长江三角洲—江南丘陵—云贵高原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加强华东、中南、西南的联系,与长江航线相辅相成2007届高考地理复习·第二轮专题专题3陆地环境一、考情深度解读2.命题趋向本部分内容高考命题主要侧重于能力的考查,命题形式以现实问题为背景的各种图表、材料分析呈现。1.以承压水、潜水等知识为载体,考察三类径流、水体污染、水循环;2.以等高线图为载体,考察地形、地貌对自然植被、生产生活的影响;3.以区域地理问题为载体考察地质、地形特点以及自然灾害等问题;4.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既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反映了区域间的差异,与区域地理结合进行命题。5.围绕人地关系的协调与发展这一主题展开命题,综合考查考生的知识回放、对接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如地质构造与采矿、工程建设、开采地下水、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各类自然灾害(如地质灾害、洪涝与干旱、沙尘暴等)和生态灾害的形成与危害。二、主干知识整合一、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二、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三、河流水文特征分析径流总量: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大小、流经气候区(多雨、少雨)蒸发量的多少(与温度高低有关)。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主要补给来源的水量变化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0℃)。冬季较寒冷地区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易发生凌汛。含沙量: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的覆盖率,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航运价值: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稳,河道深且宽阔,无瀑布急流,通航价值大(一般在河流下游)。水能资源: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一般在河流上中游)。峡谷地段适于筑坝。中国、俄罗斯、巴西等丰富。人类活动:河流两岸一般人口密集,引水、筑坝、改变地面状况、污染、航运等都会影响河流水文和生态。四、河流水的补给来源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而以某种补给为主。三、重点热点探究探究点一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找矿、找水的应用:石油、天然气一般储存在背斜构造中,向斜构造盆地中有利于储存地下水。2.工程建设的应用: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背斜部位,水库选址和其他工程建筑地基避免建在断层带上。探究点二地下水潜水位等值线的判读1.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根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2.河流流向判读。潜水水位往往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值线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3.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往低处流。4.确定引水工程: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并与等水位线平行。5.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二者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6.潜水流速的大小:取决于于潜水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7.潜水与河水补给关系判读。作一垂直于河流的辅助线与等潜水线相交,比较同一水平线上,地下水和河水水位的高低,从而确定补给关系。潜水位高则地下水补给河水,反之则相反。探究点三河流径流过程曲线的判读河流径流量过程线图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河流的径流总量的大小。如河水补给的水量一般较大,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小;但同样是河流补给,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大小有很大差别。(2)河流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大,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小。(3)汛期出现的时间。如冰川补给汛期在夏季;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同样是降水补给,夏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冬季,年雨型的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则多无明显的汛期。(4)有无断流。一般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5)注意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6)有的过程线图中附加其他内容,如降水量、气温等,可以辅助判断。探究点四关于雪线高度问题影响雪线高度分布的主要因素1.温度。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全球雪线高度分布的总趋势是两极最低,向低纬度逐渐升高。同一山体,一般阳坡,日照强,气温高,雪线高于阴坡。2.降水量。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成反相关。3.地表起伏影响。平坦的缓坡,积雪易遭风吹蚀,而使雪线抬高;陡峻的山坡,往往发生雪崩,而使雪线下降。探究点五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影响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布类型(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纬度、山地的海拔高度和坡向等因素有关。规律技巧提炼一、地形特征的描述及分析1.地形特征的描述。(1)地形类型(海拔、相对高度);(2)地势及起伏状况;(3)主要地形区分布;(4)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2.地形相关分析。(1)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与板块运动来解释;(2)地形影响分析——既要分析地形对所在区域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又要分析地形对人类活动(农业、交通线、水利工程、城市区位)的影响。二、河流特征的描述与分析陆地与海洋考纲要求陆地(1)陆地的组成要素主要造岩矿物。三大类岩石。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自然界水循环及其意义。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海洋(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洋。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3)海洋环境保护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重点难点分析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循环通过理清概念了解地球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