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概念和规律教学新课程理念下概念和规律教学序主讲人内容提纲概念和规律教学中的问题1.钟春光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学提供给人们了关于物质结构、物质运动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认识。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物理的概念和规律本身,还应让学生体会探索这些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思想和方法,同时应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在本专题中,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做好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分以下两个部分来讨论,首先是了解当前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是讨论如何进行概念和规律教学。2.林立灿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一直是我们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我们先一起来看看高三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看法。3.采访视频(李明哲采访)主要问题:1.学物理就像学一堆公式解许多物理题(对应应试)2.初学物理感觉很有用,但是学到后好象只能用来解题、计算,好象没有什么用(物理研究思想、方法教育缺乏)3.物理很难学、很抽象,课堂物理与生活好像联系不怎么紧密,想象中物理应该非常有用,但是……。(缺乏STS的联系)4.开始学物理有兴趣,越学越难,越不喜欢物理了,甚至害怕物理(态度价值观)老师是否经常与你讨论问题。4.李明哲在对学生的采访过程中,我体会到当前的物理教学的中存在几个问题,如物理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缺乏过程的体验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5.钟春光刚才我们看的是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感受,那么教师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先看一段教学视频。6.教学视频“自由落体”(重庆,女)关于下落快慢的讨论点评:没有通过学生讨论认识伽利略研究轻重物体下落快慢的思辩过程,对于实验的研究学生只记住最终结论,而没有对实验研究的方法有更多的理解。7.林立灿从前面老师的视频,学生的访谈,我想这里面存在几个问题:学生学习物理感觉就是只有公式和计算,教师只关心学生能否应用公式得到最后的结果。注重题海训练的物理教学,使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并产生了畏惧。(思想、方法教育)8.李明哲案例分析(06高考题AB卷的答题情况)9.陈峰先讨论PPT13-14内容首先是应试的学科教学,影响了学生终身发展基本素质的养成。10.李明哲其次,教师教学方式选择不当,不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调查教师对学生课堂提问情况的调查学生课堂发表意见情况的调查11.陈峰第三,教学内容与学生经验脱节教学内容与学生经验的关系调查12.李明哲第四,没有充分反映物理学对科技、社会发展的作用以磁场为例,比较过去与现在的教学内容13.陈峰第五,教学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的体现不足根据PPT说明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如何进行概念和规律教学14.钟春光根据前面大家的分析,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如何开展概念和规律教学。首先我们先思考第一个问题,概念和规律教学中学生要学的内容是什么?15.陈峰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确定了三维教学目标,其中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强调,需要学习概念、定律、模型以及实验技能,学生不仅要正确掌握概念、规律,而且要理解他们的内涵,掌握实验技能。此外,这里我们应该重视物理学与自然、社会、科学技术的相互关系的内容的教学,同时注意将概念和规律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到教学中。我们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应试教育为目的,没有充分反映物理学与自然的联系、物理学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反映物理学对科技、社会发展的作用,学生不能了解物理知识的真实价值,不知道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这种教育的结果,不仅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妨碍了对学生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的培养,而且必然造成知识与生产技术和社会实践脱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16.林立灿首先,物理学与自然规律有紧密的联系。大自然充满了奥秘。无垠的天空中群星闪烁,广袤的大地上万物繁荣。在天地之间,各种形态的物质展示着惊人的多样和复杂。而在这如此多样和复杂的大自然背后,却隐藏着统一与和谐的规律!满天星斗循环往复、东起西落,是什么力量使目月星辰有着这样的运动规律呢?从高处自由下落的苹果、梨或石头,都会竖直掉到地面,而不飞向天空;我们向前抛出的石头和跳水运动员都可以在空中“划出”一条美丽的抛物线后回到地面。看似毫不相干的现象,却隐藏着大自然的秘密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在这一自然定律的制约下,天体运行有了规律,人类有了跳高极限……电闪雷鸣、梳子吸纸屑等现象,蕴藏着大自然的又一个秘密——静电,体现了自然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物理学是探索物质结构和物质基本运动规律的科学,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图景的描绘方式和领悟。物理学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展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17.李明哲其实,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也有紧密的联系。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7世纪初,伽利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成为人们探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17世纪,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这是现代意义上的物理学开端。牛顿力学不仅能帮助我们解释周围的宏观世界,而且还让人类实现了登月梦想。18世纪到19世纪蒸汽机的发明,直接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电磁技术的应用,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是物理学史上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玻尔等物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为量子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使人们认识到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差异。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揭示了质量和能量的关系。从此,人类制造了原子弹、氢弹,建造了原子能发电站。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推动了社会发展。从上面这些方面,我们不难看出,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也有紧密的联系。18.林立灿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物理教学史的内容,使学生认识物理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在教学中适当渗透一些本学科发展史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科学进步与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的关系加以理解。其次,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现代物理技术上的最新成果或研究动态,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对物理与社会、科学技术相互关系的认识。19.李明哲是的,我认为教师还可通过课后开展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构建开放的物理教育的空间。(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图片)科技活动是物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课本知识的扩展和加深。物理学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开展科技活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科学素质。20.陈峰我认为,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还要体现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物理思想的教育。21.陈峰从整个物理学科的发展看,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提供给人们的是对物质结构和物质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的最基本的认识。这些认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文字和公式表现出来的关于物质结构和物质运动形式的基本定理和定律。二是这些定理和定律中的关于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观念和理解,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图景的描绘方式和领悟,而在每一种描绘和领悟背后往往有着一种深刻的物理学思想和物理学方法。因此,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教育,在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22.林立灿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例子。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研究过程23.陈峰林立灿谈到伽利略必然要谈到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实际上是亚里士多德的一个追崇者……《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亚里士多德原来认为的……伽利略本身做了一个实验……伽利略大胆的提出:如果是自由落体运动的话应该属于匀变速运动……因为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时间太快了……根本无法去精确的测量时间……那么怎么办呢?……伽利略非常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24.李明哲万有引力常量的测定库仑定律的发现与万有引力的发现(卡文迪许实验精确地测量出了引力常量,使得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将直接测量量转化为间接测量量,卡文迪许实验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5.陈峰库仑定律的发现扭秤实验——引力常量的测定(在库仑之前,普里斯特利就曾将静电力与万有引力进行类比,猜想静电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库仑的研究电力和磁力是把它们与万有引力类比,建立起平方反比的概念。如果不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先发现,单靠实验具体数据的积累,不知要到何年才能得到严格的库仑定律的表达式。)26.林立灿赫兹实验27.陈峰地磁场的发现(物理模型)28.陈峰及物理学本身包含的科学思想、方法介绍的总结物理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物理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性的从教材的内容中去提取史学中所包含的那些活生生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向学生展现、启迪学生的思考和领悟,逐步使我们的学生对科学思想和方法有着更好的认识。29.钟春光本专题,本节总结(正确理解掌握概念规律本身,重视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实验能力的形成,关注STS的联系,注重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30.第二讲31.林钦在前面的讨论中,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同时还讨论了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的内容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我们应该具体怎么教呢?32.陈峰首先,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该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33.陈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把独立发现的道路让学生自己去走,要把独立解决问题作为学生脑力劳动的基本形式,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指导学生在知识的“交集点”上去寻找“可疑点”,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让智力的积极性“起飞”。34.陈峰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回顾我们通常是如何进行教学的,这里面就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体验。35.《超重失重》的视频(徐海燕)。如何注意让学生观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正面的例子。从两个例子,36.林杰林立灿陈峰视频讨论体会如何重视体验,激发学生的思维。视频一、超重与失重(徐海燕)_体验.mpeg。注重观察,发现视频二,超重与失重(徐海燕)_a-f.mpeg。分析过程包办代替,怎样设置更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体验37.林杰林立灿陈峰超重与失重a-f徐海燕在这段教学片断中,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超重和失重。在思考过程中,教师提供了过多的背景信息和线索,将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琐碎的、思考量小的问题,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分析问题的过程几乎被教师包办代替,学生被动地被教师牵着走,失去了自主发现的机会,没能获得真正的思维体验。因此,教师应考虑怎样设置更好的问题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的过程。回顾本节课,在用Dislab画出超、失重图像时教师的引导就应有所改变,面对画出的图像,教师一定要提出能引起学生思维体验的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学生主动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释材料的意义,让学生自己指出:①图像中存在着超重、失重;②哪段对应超重、哪段对应失重;③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超重失重;④为什么会发生超重、失重;⑤究竟什么因素决定是超重还是失重,是由速度方向决定还是由加速度方向决定。在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一定要谨慎,一定要考虑何时介入、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真正必要的。有效引导的时机应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出现困难和矛盾,自己感到无法解决时再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才是真正有效的引导,学生才能真正获得思维体验。38.林杰林立灿陈峰超重与失重引入部分徐海燕为了解决在什么情况下超重,什么情况下失重,教师为学生提供器材,学生通过接触具体的事物,在亲身体验中去感知。教师的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充分体现出教师重视了具体经验在学生获得科学概念中的核心地位。在活动中,能让学生观察到不同现象,由此产生新的问题、引入数字化信息系统,体现出教师懂得通过活动、利用学生间的差异来产生进一步的问题。但在学生出现不同观点时,教师没有把可疑点充分揭示出来,直接说明是仪器的原因。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来解决活动中产生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