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材料材料一: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一提法是首次出现在五年规划之中。材料二:2005年6月24日~25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议题都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各种浪费而导致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问题。材料三:2005年6月27日,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强调,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们要继续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同时,要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材料四:2005年7月6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和今明两年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热点解读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绿色GDP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发展、统筹发展观一直是高考命题所关注的长效热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节约型社会建设,成为当前中国乃至全世界共同热议的话题,也必将成为2006年高考关注的热点。同学们在复习中应注意从政治、地理和历史学科角度分别把握,并特别强调其中具有学科交叉特点的相关事实材料。考点角度透视1.与经济常识的结合点(1)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的弱点。人们为了眼前利益,掠夺性地使用资源,破坏环境,造成浪费,要求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厉行节约,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3)消费者应坚持科学、理性、绿色消费。(4)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加快,各国经济是相互联系的,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也要靠各国共同努力。2.与哲学常识的结合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依据我国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作出的正确选择。这一战略的实施,能促使我国经济和社会更快发展。(2)坚持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要坚持人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一分为二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既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又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3)要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国家的方针政策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4)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原理。建设节约型社会过程中每人都能“节约一点”,将对整个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5)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提出这一战略是人类反思历史发展进程和对社会经济行为的总结,是认识飞跃和理论创新的结果,又必将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节约型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最终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要依靠全体人民,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3.与政治常识的结合点(1)节约型社会目标的提出,有利于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又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原则。(2)国家重视解决能源、资源问题,体现了经济职能。为了解决能源、资源问题,国家加强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体现了搞好公共服务的职能。(3)坚持公民权利义务相统一。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公民应自觉厉行节约。(4)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领导核心作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要求我们在维护各国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承担节约的义务。例题精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一粒米、一块煤……如果人人都把节约资源意识渗透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13亿人将会创造惊人的数字。据此回答1—2题。1.材料体现的哲理有①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被发现和利用②量变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③事物总是对立统一的,要全面地看问题④意识都能促进事物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由废变宝、由小变大,体现了矛盾双方对立又统一、人们认识和利用了事物之间的联系、量变到质变。④观点错误,意识具有二重性,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题应选A。答案A【方法点拨】考查“哲理”或“哲学道理”时,既包含原理,也包含方法论。如果单独考查原理,则不选方法论。从哲学上考查体现什么哲学道理,对于“体现”类的题目,可从正面分析,从材料本身切入,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将其与教材基本知识进行对应,一般都可以做到准确判断。2.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适度、理性、绿色消费③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同时,强化宏观调控④加强对公民勤俭节约方面的思想教育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市场经济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故①观点错误。②③④项分别从消费者和国家角度揭示了所能采取的措施,本题应选C。答案C【误点警示】组合型选择题是高考常见的题型,要注意总结组合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本题中排除错误选项能提高解题效率。目前我国人均GDP在400——1000美元时,已出现了发达国家人均GDP在3000——10000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工业污染。回答3—4题。3.右图漫画说明A.保护环境并不重要,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B.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环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C.要加快经济的增长,以弥补环境污染的损失D.应先治理好环境,再促进工业化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A、C、D对二者的关系的认识都是不科学的,应从长远可持续发展角度理解二者关系,故应选B。答案B【解题指导】以漫画为载体的试题,是近几年高考的常见题型。漫画题的特点是表面化的信息量较少而寓意深刻,学生往往觉得较难把握,要求学生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尤其是注意准确把握和领会漫画的深刻寓意,这是进行正确选择的前提,同时还要学会抓住漫画中最具有提示性作用的文字材料。4.绿色GDP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概念。其核心就是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发展决不能“一条腿短,一条腿长”,决不能“满了口袋,空了脑袋”,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材料体现了①做工作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③要善于全面地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处理好“两条腿”、“脑袋”和“口袋”的关系体现了①②③,而②与材料无关。答案A【知识链接】从GDP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看不出这背后的问题(指自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而提出了“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即绿色GDP,也就是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本”的消耗而得到经过调整的GDP,使其反映资源、环境的损失。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我国的资源、环境也出现了相当严重的问题。从近年来部分地区频繁发生的“电荒”、“油荒”中,人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这是“十一五”时期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必然要求。(1)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体现了什么辩证法道理?(2)根据经济学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析:第(1)问中,“战略重点”是抓主要矛盾的体现。第(2)问从解决途径角度设问,应结合教材内容并紧密联系当前实际组织答案。答案(1)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会抓重点。(2)①关键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有利于经济集约型增长的机制和政策环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②发展规模经济,推进结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③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促进自主创新,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④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强化闯关2005年6月30日,温家宝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指出,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保持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据此回答1—2题。1.上述材料体现的政治常识道理有①国家实施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②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③建立节约型社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建立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2.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我国正在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这表明A.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B.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前提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D.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几代中国人,从小学开始就接受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教育。然而,我国目前形势不容乐观。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循环经济道路已经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据此回答3—5题。3.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应做到①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与节约意识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③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④提高资源的利用率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4.针对当前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国务院要求,2004—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从经济常识角度看,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原因是①资源具有稀缺性、有限性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③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④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5.在循环经济要求下,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从政治常识角度看,要做好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A.政府应加强立法B.党要更好地行使经济职能C.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D.企业应把节约作为生产目的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全面厉行节约,是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两条重要措施。这两条措施看似矛盾,在经济学上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据此回答6—9题。6.“这两条措施看似矛盾,在经济学上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揭示的认识论道理是A.现象与本质紧密相连B.现象是主观的,本质是客观的C.必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D.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7.两条措施在经济学上的内在统一性体现在①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但又必须节俭适度②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③共同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与有效利用④都强调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8.在生活中,一件衣服可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种观念A.体现了传统的节俭美德B.是应该彻底抛弃的旧观念C.与过去落后的经济状况相适应,当今时代不再需要了D.应该全面继承并发扬光大9.然而,现代经济学却告诉我们:“过去的美德可以成为现代的罪恶。”一味奉劝人们勒紧裤带进行储蓄,积累的却可能是失业与贫困。这说明了①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储蓄就是积累④传统美德也要与时俱进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004年电荒席卷了国内21个省、市,2005年一季度全国共有24个省、市拉闸限电。据此回答10—12题。10.如果多些节电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