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十六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3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学案专题十四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必修一-7)会考要求: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知识结构: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美苏“冷战”(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冷战”的表现P.S.:1.杜鲁门主义:反苏、反共;“冷战”开始的标志。2.马歇尔计划:又称为“欧洲复兴计划”;目的:援助西欧,控制西欧,遏制苏联。3.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4.美苏“冷战”第一次高潮——柏林危机。2、美苏“冷战”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②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消极影响:①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世界分为两部分②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③破坏了世界的和平,爆发了局部的“热战”——在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二、世界多极化趋势(20C60-70年代)(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967年)影响:①对西欧:经济实力增强,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②对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调整对欧政策。③对国际格局:推动多极化趋势。(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20C70s)影响:①经济: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②外交: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④国际格局:冲击了美国霸权和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961年)目的摆脱美苏控制;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原则、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不结盟的含义积极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杜鲁门主义(1947)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1947)经济马歇尔计划(1948)经互会(1949)军事北约(1949)华约(1955)2013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学案影响1.标志:第三世界国家独立登上国际政治舞台。2.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四)、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0C90S—今)(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1991年)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二)、缓和与动荡并存1.时代主流:和平与发展2.世界局面:缓和与动荡并存3.产生动荡的因素: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三、多极化趋势加强当前世界格局特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会考真题:1.二战后昔日的反法西斯盟友逐渐走向对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为A.英国和苏联B.法国和中国C.美国和苏联D.美国和英国2.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冷战终结于20世纪A.50年代末B.60年代末C.70年代末80年代初D.80年代末90年代初3.斯大林逝世后,首先在苏联改革的领导人是A.列宁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4.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5.苏联解体是一系列政治经济因素影响的结果。与苏联解体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不结盟运动B.日本的崛起C.欧共体的建立D.八一九事件6.1933年,美国完全失业人口达1700万,半失业者不计其数。针对这一问题,罗斯福采取的社会保障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B.输出劳动力C.以工代赈D.调整工业生产7戈尔巴乔夫改革对苏联历史影响巨大,它发生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8.二战后区域集团化趋势逐渐加强,欧洲共同体诞生于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80年代D.21世纪初9.下示材料表明美国政府将采取的行动是“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希腊之生存已受恐怖分子威胁,由共产党领导之数千武装人员在许多地区,尤以北部边界各处,违抗政府之命令……欲使希腊成为自足、自给、自尊之民主国家,政府必须获得援助。而美国必须予以援助。”——杜鲁门,1947年A.援助希腊反政府武装B.与英国在希腊展开争夺C.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D.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战略2013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学案10.法国总统戴高乐在20世纪60年代抱怨美国拥有“过分的特权”,即只有它一家可以印制美元,用来进行对外战争,收购法国和其它国家的企业。导致美国拥有“过分的特权”的原因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D.美苏冷战的爆发11.1967年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建立了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欧洲共同体C.欧洲联盟D.联合国1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剧变的实质是A.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完善C.政权性质的根本变化D.最高领导人的频繁更换13.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中的一项措施是A.征收粮食税B.实行余粮收集制C.实行集体化D.增加农庄的自主性14.关于苏联赫鲁晓夫改革,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B.导致了苏联的解体C.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已从传统的资本主义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A.取消了社会保障体系B.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C.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D.大规模经济危机基本消失16.2006年俄罗斯学者撰写的《俄罗斯历史》中写道:“斯大林时代就类似太空中突然喷发出的一颗超新星,然后逐渐熄灭,但在它的光辉照耀下把我们向前推进了差不多4年。”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斯大林模式A.给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只有灾难B.在俄国的历史上仅仅存在了40年C.对俄国的贡献只有发达的航天工业D.曾经对俄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双选)1.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出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美国与日本则提出了北京和台北都拥有联合国席位的提案。结果美日提案被否决,23国提案以压倒多数获得通过。这反映了当时A.日本与美国矛盾尖锐B.美国不能再肆意操纵联合国C.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D.美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2.1961年9月,有25个国家首脑参加的会议发表宣言:“当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构成对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碍。只要排除掉对其他人民的统治和对他们的内部发展进行干涉的尝试”;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无意组成一个新的集团而且也不能成为一个集团”。材料表明与会各国提倡A.建立社会主义阵营B.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C.维护国家的独立D.结成联盟反对霸权主义3.2006年戈尔巴乔夫75岁生日时,有人问他:“如果不搞改革,您现在在干什么?”戈尔巴乔夫回答说:“当苏共中央总书记。在我执政的时候,体制也还是足够稳固的。”由此可知,在戈尔巴乔夫看来,他的改革A.从政治改革开始B.导致了苏联的解体C.使苏共丧失了执政地位D.使苏联的政治体制更加巩固4.2006年戈尔巴乔夫75岁生日时,有人问他:“如果不搞改革,您现在在干什么?”戈尔巴乔夫回答说:“当苏共中央总书记。在我执政的时候,体制也还是足够稳固的。”由此可知,在2013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学案戈尔巴乔夫看来A.苏联根本没有必要进行改革B.苏联解体并不是必然的C.苏共丧失执政地位与他的改革有关D.他的改革稳固了苏联的政治体制专题十六:战后各国经济调整及创新(必修二-3)及全球化趋势(必修二-5)会考要求:1、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3)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知识总结: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线索: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14、17课)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15、16课)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罗斯福新政(1933年)→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14、17课)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列宁)1、背景:内忧外患2、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贸易:取消商品贸易;分配: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实物配给制。3、影响: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但许多措施超出战时需要的限度,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规律。(直接过渡)二、新经济政策(1921年,列宁)1、原因:战争对经济破坏严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2、内容:农业: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贸易:自由贸易。3.、实质: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商品经济)(“新”在哪里?)4.作用: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政权。这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三、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0年代中)1、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行五年计划经济2、表现: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④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2013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学案3、评价:积极:①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工业化;②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消极: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②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影响农民积极性;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④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五六十年代)1.改革内容:农业、工业、批判个人崇拜。2.评价:取得一定的成效,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最终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弊端。二、勃烈日涅夫改革(六七十年代)1.改革内容:工业、农业、与美国军备竞争2.评价: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最终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的弊端。三、戈尔巴乔夫改革(八十年代)1.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苏联解体(1991年)2.失败原因: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却没有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15、16课)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原因:产销、供需矛盾;政策原因:自由放任政策;直接原因(标志):股市崩溃2.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4.影响:破坏生产力;恶化国际关系;引发政治危机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国家干预经济)1.内容:①整顿财政金融;(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②调整工业生产;(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缓和阶级矛盾)③调节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保障农民的利益)④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提供就业机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秩序)2.评价(影响):①对美国: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恢复了社会生产力;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巩固统治。②对世界: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其他国家所借鉴,对战后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促进作用。③局限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