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人民版必修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及特点,了解西方饮食的传入及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居室建筑的演进及影响,了解近代以来习俗风尚的表现及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的教育。探究指导历史宫殿【基础知识解析】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中国服饰文化的特点近现代以来,服饰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2、近代中国男子服饰⑴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西装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⑵西装的传入和流行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山装就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3、近代中国女子服饰⑴清代普通女子的着装,遮盖了女性的曲线。⑵接触西式服装之后,人们的审美观发生重大变化,女性服装开始向称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旗袍是这方面的典范。4、现代中国的男女服饰⑴20世纪下半叶,男女服饰发生了巨大变化。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⑵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得到根本改善,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例题1:下列关于近代以来中国服饰变化的表述,错误的是()A、中山装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B、民国成立后,西装在中国流行开来C、近代中国服饰变化的地域性差别不大D、中国服饰的变化受政治生活的影响较大思路与技巧:近代中国服饰变化的地域性差别巨大,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服装样式丰富多彩,广大贫困地区则谈不上服饰的演变。解答:C说明:本题是一个否定式选择题,在做这样的题目时,同学们应该首先跳出原来的定势思维,然后对每一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出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那个选项。例题2: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①旗袍②中山装③京剧④里弄住宅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思路与技巧:考查近代中国受西方的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与习俗发生的巨大变化。结合图片可以知道旗袍本是东北满洲人的衣饰,受“断发易服”的影响,开始与西装结合,成为一种流行的服饰,①符合要求;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了新派人士的欢迎这个是近代中国服装的典型,②符合要求;古代中国农村居住条件差,以村庄和庄园为主,受西方影响才出现里弄住宅,④也符合要求。只有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可以③。所以选①②④正确。解答:C温馨提示: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随着洋布的涌人,百姓穿洋衣洋袜的逐渐多了担来.女性服装开始向称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旗袍是这方面的典范。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家,其中以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影响最大,统称为四大菜系。这四大菜系的长足发展和最终形成,是近代百年的事情。2、西方饮食的传入从19世纪40年代起,西方人大批来华,西餐也随之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无论是烹饪方式、食品种类,还是就餐环境、礼节要求,中西餐都存在明显区别。3、西方饮食文化传入的影响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一批专门生产糕点糖果、调味品、罐头等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始出现,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例题3:下列关于近代以来中国饮食文化的表述,错误的是()A、中国俗称的四大菜系指鲁菜、粤菜、川菜和淮扬菜B、中西餐在烹调方式、礼节要求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C、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业活动的活跃是饮食习俗变迁的重要原因D、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食欲思路与技巧:中西餐无论是烹饪方式、食品种类,还是就餐环境、礼节要求,都存在明显区别。解答:B说明:本题是一个否定式选择题,在做这样的题目时,同学们应该首先跳出原来的定势思维,然后对每一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出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那个选项例题4: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信教称作“吃洋教”;30年度,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词汇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炼和语法的准确B.“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D.“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思路与技巧:从题目给出的信息来看,从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吃字的演变,是一种文化,可以看出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解答:D三居室建筑的演进1、居室建筑的演进特点居民住房在城乡之间、贫富之间有着明显差异。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2、西式住房的传入外国人来华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大量出现。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3、西式居住文化的扩展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富贵人家所修建的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西式的家具陈设如沙发、茶几、写字台、穿衣镜、座钟等,开始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例题5:下列下列关于近代以来中国居室建筑演进的表述,错误的是()A、近代中国居民住房在城乡之间、贫富之间差别不大B、近代以来中国居室文化体现出中西合璧的特征C、石库门兼具中西建筑的特点D、西式住房首先出现于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思路与技巧:近代中国乡村居室因落后而变迁缓慢,城市受到外来居住文化影响变化显著。解答:A说明:找错误的选项,可以逐个认证正确的选项。B、C、D三个选项都是正确的。这三个选项体现了中国建筑受西方的影响,例题6:客家民居是中国四大民居建筑之一,是研究民族、民俗、社会人文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以下是建于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几种客家民居,从中可得出的历史信息是①聚族而居③小农经济的基地③有一定的防御功能④近代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客家嗣龙屋客家椭圆楼城堡闸楼东西合鉴式围楼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⑧思路与技巧:围龙屋、闸楼之类的是小农经济的体现,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解答:C四习俗风尚的变革1、习俗风尚变革的特点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以婚丧习俗的变迁最明显。2、婚姻风俗的变迁⑴在古代社会,缔结婚约凭借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⑵近代以后,尤其是清末民初,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⑶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3、丧葬礼俗的变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了带有强烈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不过,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村中实行更多的仍是传统葬礼。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4、社会生活中其他风俗的变迁⑴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⑵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⑶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⑷民众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变化,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⑸女子在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也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例题7:下列关于近代以来中国习俗风尚变革的说法,错误的是()A、近代以来婚姻习俗的变迁不大B、进入21世纪后,各种各样的特色婚仪爱到青睐C、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带有强烈西方色彩的新式婚礼D、社会风俗在转化过程中,表现出新旧并存的特点思路与技巧:近代以来习俗风尚的变革很大,尤其以婚丧习俗的变迁最为明显。解答:A说明:本题是一个否定式选择题,在做这样的题目时,同学们应该首先跳出原来的定势思维,然后对每一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出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那个选项。【重点难点解析】1、关于近代社会生活演变的原因、特点和影响⑴原因:①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②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中国的政府也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些改革,使中国的社会生活进一步发生变化。③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⑵特点:①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②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③社会生活的变化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④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⑶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变化的影响,当然它的变化也会对政治、经济、思想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积极影响,促进了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如中国风俗礼仪的变化,是受到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而随着风俗礼仪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会了解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并对这种思想的先进性产生认同感,这就促进了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中国社会反封建的斗争,从而促进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2、有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几个具体问题⑴近代服饰和中国传统并行不悖,西方服饰并未取代传统的服饰,而是促成了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服饰。⑵近代饮食变迁的原因西风东渐,西方饮食文化作为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也传入了中国,从而不可避免地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产生影响。并且,随着中国的国门在近代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西方大量商品进入中国,食品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近代饮食变迁的另一重要原因。⑶影响洋房和里弄住宅建筑的发展西风东渐,西方建筑艺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传入了中国,从而不可避免地促进了洋房里弄住宅建筑的发展;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出现了大量的租界地区,列强在租界中兴建起大量的洋房。洋房和里弄住宅在设计上科学合理,因此能为当地居民和富商所接受。探究体验【案例】阅读下列材料: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请求朝廷下令“断发易服”。他把“断发易服”提高到强国的高度,说:“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探究】请回答⑴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社会问题?⑵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近代我国的风俗习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请简要概括近代我国风俗习惯发生的变化。⑶请说明中国近代风俗习惯发生变化的原因。【思路与答案】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近代以来风俗习惯发生的变化及原因。对于风俗习惯发生的变化,教材中有明确的叙述,可以总结归纳,言简意赅地说明;对于近代中国风俗习惯发生变化的原因,要注意全面总结,才能做出正确答案。答案:⑴落后的社会风俗不仅阻碍社会正常的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而且也阻碍了中国工业文明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潮流相悖,所以剪掉辫子、脱去长袍、与世界接轨的主张,无疑是进步的。⑵变化:①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变传统的婚姻制度。②民国政府成立后,颁布“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的法令,大力推行剪辫和放足。③在大城市里新一代知识分子,特别是走向社会的女青年,改变了传统婚姻习俗,倡导婚姻自由。④社交礼仪、称呼也发生了变化。⑤辛亥革命以后,“改正朔,用阳历”,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⑶变化的原因:①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西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也传入我国,并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社会生产、社会生活。②中国以抵抗派林则徐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通过鸦片战争认识到中国的落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和主张,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③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中,先后向西方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文化,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进一步传入我国。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