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地区地质的形成大自然力量的神奇伟大,在中国这片神州大地上历经多年的地质演变形成了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三峡是大自然留下的一幅秀丽的丹青画卷,那么这幅秀丽的画卷是如何绘画出来的呢?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由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两大部分构成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地壳的出现,相应的就出现了海洋和陆地,这时,在地球表面保存了大量的地质记录,,于是有了地球的地质年代。国际地质学界根据地层顺序和古生物发展的阶段,把相应的地质年代划分为六个阶段:即远太古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而我们的长江三峡地质的演变历史也就是从元古代开始。在距今八亿年前的元古代时期,由于几次大的构造运动的发生,在我国东部出现了具有原始稳定地核的大片古陆,如华北古陆,淮阳古陆等。于此同时,在南方辽阔的海洋中,亦出现了“扬子古陆”于是,三峡地区就在这种南海北陆的原始景观中,随着“扬子古陆”第一次露出海面。其后,南方也发生了一次较强的晋宁运动,晋宁运动发生的褶皱,变质,使大量酸性岩浆侵入到陆相碎岩层中,形成了侵入岩。这不仅使长江流域的地壳基本固结,为后来的地质构造发展奠定基础,而且,还为我们今天建造巨型三峡大坝提供了优良的坝基条件。在距今6亿年左右的古生代早期,经历了最古老的大冰期——震旦记冰期后,地球上发生了普遍的海侵,扬子古陆又重新沦为浅海,成为所谓的“上扬子海”,三峡地区亦随着扬子古陆而沉入上扬子海中。直到4亿年前的古生代志留纪末期,加里东构造运动使三峡地区的大部分随“上扬子古陆”再次露出海面,而其他部分继续浸泡在海水之中。到了古生代二叠纪时期,又一次以大规模海水浸泡为特征的“海西运动”再次将这片上扬子古陆变为内海“上扬子黔桂海”。整个三峡地区在早二叠纪时期已是再次随上扬子古陆全部沉入海中。三峡地区在古生代前后两次沉入海底,在距今约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的“印支运动”使海槽全部褶皱隆起,同时使华南地盘上升,海水退出,基本结束了南海北陆的局面。三峡地区亦随之再次升出海面。中三叠纪时,三峡地区周边古陆扩大,使海盆封闭更趋完善,发育了蒸发式建造。而自三叠纪晚期开始,由于印支运动的影响,秦岭地槽上升,海水完全退出,秦岭南北形成了两个大盆地——陕西盆地和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没有在受到海水的浸没,成为了一个内陆湖盆。在炎热的而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四川盆地及渝东三峡地区,由于周边隆起日盛,已逐渐变成了局限盐化的海盆。三峡地区腹心地带的万县——云阳盐盆作为四川盆地中第二个大型盐盆是上天对三峡地区腹心人民的慷慨赠于。燕山运动在三峡地区的升降运动,使该地区原有老地层包括形成于三叠纪的岩层盐发生了褶皱。在三叠纪之后的侏罗纪、白垩纪这一地质历史阶段,此时四川盆地和三峡地区总的地理环境而言,是河流——洪泛盆地环境,并就地堆积了灰质砾岩、含砾砂岩,且含植物茎干和龙骨碎块,具有交错的板状层理。喜马拉雅运动第二幕则是从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初期,是形成目前我国地势差异的最重要的因素,它造成的断裂活动却几乎遍及全国。三峡地区现代地貌的基本骨架——渝东鄂西褶皱带、盆边中山地以及鄂西山地,就是在喜马拉雅运动中完成的。当今所见之连绵起伏的铁凤山山脉、方斗山山脉、七曜山山脉、巫山山脉以及黄陵庙背斜山脉等的原始锥形,及至更新世初期都是矮小的丘陵地貌直到新生代才逐步隆起。在我国西部不断升高的过程中,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古长江河源水系,顺着早在印支——燕山运动中形成的原始低凹地带向东流去,猛烈的冲刷七曜山、巫山、黄陵庙三大背斜山地。又由于这三大背斜山地主要由坚硬致密、抵蚀力强的石灰岩构成,因而汇集全川流水的长江只好顺着背斜山地较发育的垂直裂隙向下侵蚀切割,随着河床逐渐加深,致使两岸谷坡岩层失去支撑而崩塌,从而形成了幽深险峻、峭壁临江的三峡大峡谷。在长江剧烈的下切过程中,使河床两岸高悬,岩层的横压力减小而失去了支持,于是便沿着垂直发育的节理,成块体崩塌,造成陡峭的崖壁,奇异的峰峦。经过数千年的洗礼,才有现在我们眼中举世无双的长江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