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减负增效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课题名称专题性课堂观察的实践研究学科分类语文课题负责人朱丽芬负责人所在单位常州市北环路小学填表日期2009.12拟结题时间____2012.12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制2填表说明1、申报人不需填写“编号”和“课题类别”。2、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一式四份。3、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4、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办公地址:常州市劳动中路9号邮政编码:213001联系电话:86696812电子邮件:jyspl@czedu.gov.cn网址:http://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主持人姓名朱丽芬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68.11行政职务教导主任专业技术职称小学中学高级研究专长语文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工作单位常州市北环路小学联系电话13813662052通讯地址常州市新堂路1号邮政编码213017电子信箱czzhlifen@yeah.net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含主持人)姓名专业技术职称工作单位研究专长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朱丽芬小学中学高级常州市北环路小学语文方案制定、量表设计结题报告撰写、日常组织龚琰小学高级教师常州市北环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材料收缴谢红英小学高级教师常州市北环路小学语文计划执行、理论学习黄春梅小学高级教师常州市北环路小学语文组织级部量表分析史文新小学高级教师常州市北环路小学语文组织级部量表分析汤路小学高级教师常州市北环路小学语文组织级部量表分析谢红仙小学高级教师常州市北环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董瑞倩小学高级教师常州市北环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宋子吉小学高级教师常州市北环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包晓琦小学高级教师常州市北环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4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课题级别课题名称批准时间在课题中的分工完成情况市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04.6组长已结题省级利用网络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创新潜能01.6中心组成员已结题市级尊重教育在小学的行动研究05.6中心组成员已结题国家级小学阅读活动体系建构的研究06.12中心组成员已结题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论文或著作名称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日期《提高知的效率、促进学生发展》中央教科所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研究课题论文评比一等奖2000.8《自辅教学运用合作学习的意义与策略》中央教科所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研究课题论文评比二等奖2001.8《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能力》中央教科所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研究课题论文评比二等奖2002.8、《自学辅导教材中旁批使用的思考》中央教科所语文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研究课题论文评比二等奖2000.8《反省学习过程培养学习策略》《江苏教育》1998.8《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思考》江苏省电教论文评比三等奖2002年5二、课题设计论证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4、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2500字内,可附页)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崔允漷教授主编的《课堂观察》一书,对课堂观察的理论与实践操作进行了论述,并且以浙江余杭高级中学、济南育英中学课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实践依据。浙江余杭实验小学数学组也对课堂观察的量表设计的纬度进行研究,形成了课堂观察框架。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郭敬璋领衔的《新课改理念下新城区中学语文“说、听、评”校本教研实践研究》课题已于2008.12结题,课题中课堂观察的具体操作流程可以作为借鉴。形成了更规范的、具有中学语文学科特点的“说、听、评”校本教研实践模式,建立了可行的、具有中学语文学科特点的新城区中学“说、听、评”三环一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开展课堂观察要建立一种基于四元素的专业合作共同体(即合作体)。这种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构建这样一个课堂观察框架。这样一个四维框架的形成,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依据。理论依据主要是对课堂构成要素的认识,即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四者既各有所指,又相互关联。2009年9月,我校语文组进行“主题性课堂观察的实践研究”,是基于提高语文教研的实效性,形成新型的语文教研模式;基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形成科研型的有教学特色的语文教师队伍,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为目标的校本教研,其最终指向是学生。教师参与的专题性的课堂观察,其重要的意义是: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对提高听评课实效,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参与课堂观察更深一层的意义是:不仅影响教师自身与学校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关注、研究与促进学生的学习,因为学生学习是课堂的重要组织部分,教和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管是观察教师,还是学生,最终都是指向学生的学习,由学生的输出结果来检验,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就是为了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因此,教师参与课堂观察所产生的意义是面向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其价值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师参与的专题性课堂观察是方法与行动的结合体。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教师探究课堂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开展课堂观察首先就要研究被观察的同行及其课堂,提出清晰的观察目的,制作观察量表,还要充分考虑适合自己的观察与记录方式;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是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活动。教师在实践中参与课堂观察要经历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环节,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课堂观察活动;第二、专题性课堂观察的意义最终指向学生的学习,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课题的界定:“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它是教师日常专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专题性课堂观察”,就是将语文教学中过程中所遇到的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问题提炼为学科教研组教学研究的专题,并围绕研究的专题设计课堂观察的工具——观察量表,在教研活动时聚焦问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专题性课堂观察的专题从学生的学习中产生,从教学的教学中产生。专题具有针对性、集中性、序列性、持续性,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6的问题。“专题性课堂观察这种校本教研”,改变了传统教研活动的方式,创建现代教研活动的新方式。强调课堂观察是为了改进课堂学习,提高教师素养,在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思维高速旋转,而后我们提供交流的平台,围绕专题进行评课,进行平等对话、思想碰撞,探讨课堂学习等专业问题研究的目标:1、促使教师教研行为自主化。通过课题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个性化教学。教师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研究”变为“主动研究”,学校教研氛围日渐浓厚。2、提高学校常规教研实效。以新课程为导向,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开展研究,探索出校本教研模式,提高常规教研实效,3、促使教研、科研一体化。我们认为,教研、科研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而服务,为了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最大发展而服务。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学校教研、科研有效整合的途径。4、促使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形成不同风格的有特色的教师队伍。通过一个个专题的观察研究,教师的教学取向、教学方式、教材运用、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师的导引和提问技巧、教师的观察力和调控能力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针对不同教师的特点,开出改进的处方,形成有特色的教师队伍。5、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观察者进入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么样,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行为上的改变。研究内容:1、减负背景下,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和理性思考,从教与学的角度梳理出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理性分析,确立研究专题。2、语文组“专题性课堂观察”方案的研究。“专题性课堂观察”方案是指学校对语文组校本教研活动的“整体规划,包括教研活动理念、教研活动目标、教研活动操作模式、公开课教学计划、教研活动的评价机制等。本方案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经语文组老师讨论通过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和修正。3、“专题性课堂观察”操作流程的研究。确立“校本教研七步走”的研究模式,即“发现课堂问题——确定研究话题——课前制定研究量表——课堂围绕重点观察——课后量表专项分析——找出问题症结——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调研后确立课堂观察专题,根据不同的课堂观察专题,分析研究各方面的要素,设计不同的科学合理的观察量表。教师实际课堂观察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怎样合理安排。4、专题性课堂观察框架的研究。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否则将使观察陷入随意、散乱。专题性观察的专题主要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构建四方面确立课堂观察框架。5、校本教研制度的规范化建设。通过这种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帮助广大的语文教师实现从职初教师、经验教师、专家教师的跨越式发展,我们认为,在校本教研中,制度建设是关键,教师反思是起点,行动研究是途径,教师发展是根本,共同发展是目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完善“说、听、评”的评价体系等系列制度文档,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建设。6、继续研究和完善“专题性课堂观察”常规教研操作模式。通过继续研究和完善“专题性课堂观察”常规教研操作模式,使常规教研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理论依据1、有效教学的需要。7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课堂教学效益。●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对每节课自己进行反思或者通过别人帮助反思。(课后评课)●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注重说课)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教研活动模式,为了增强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走科研兴教之路,特提出本研究课题。2、校本研究理论的指导。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着眼于帮助广大语文教师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广大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植根于学校、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研究。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即研究者,将教师的日常教学、教学研究、在职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校本教研强调团队精神和同伴互助,为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会谈和专题研究提供了有效平台,从而为学校培植一种学术探讨与学术批评的文化;为此,我校提出“专题性课堂观察”实践研究,就是要为我校语文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把对话、交流、互动的机制引入教研。可能的创新之处:1、形成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于一体的教师发展模式,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1)通过本课题研究,建立校本教研平台,促进和改革常规教研工作,改革传统的教师培训和学习方式,提供更多层面上的教学支援、同伴互助、师生研讨和专业引领,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帮助教师更新观念、自我反省和自主学习,主动追求进步。利用结对帮扶、案例剖析和问题会诊等,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积极作用